【日本 金木水火土日】揭秘日本金木水火土日的由來,瞭解其在星期中的含意!

日文中的星期日稱為「日曜日」,是太陽神的日子;星期一稱為「月曜日」,是月亮神的日子;星期二稱為「火曜日」,是火星神的日子;星期三稱為「水曜日」,是水星神的日子;星期四稱為「木曜日」,是木星神的日子;星期五稱為「金曜日」,是金星神(維納斯)的日子;星期六稱為「土曜日」,是土星神的日子。

這些名稱和順序源自於蘇美爾人對神靈的崇拜,他們認為七位星神輪流值勤,守護著每一天。在蘇美爾之後,由古巴比倫人繼承了星期制,爾後由猶太人傳播到歐洲,最終在日本融合在地文化,形成現在的七曜日。

日本 金木水火土日 Play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分別對應著 Sun、Moon、Mars、Mercury、Jupiter、Venus、Saturn,是太陽系內七顆主要的天體。

日本 金木水火土日

中國古代也有「七曜」的概念,但其與西方的七曜日不同,指的是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七顆星體。

日本的金木水火土日

日本文化中,一週有七天,分別為:日、月、火、水、木、金、土。這七天的名稱源自於天上的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曜星,並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金木水火土日的由來

中國在春秋時代開始用「七曜」稱呼這七顆星體,並賦予他們各自的特性:

天體 特性
太陽 陽光、熱情
月亮 陰柔、冷清
火星 侵略、暴躁
水星 冷靜、智慧
金星 愛情、享受
木星 仁義、寬宏
土星 沉重、悲傷

日本飛鳥時代(592-710年)引進「七曜」的概念,並將其作為時間計數的依據。在奈良時代(710-794年),「日、月、火、水、木、金、土」的七曜名稱正式被使用。

金木水火土日的使用

「金木水火土日」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例如:

  • 日曆:七曜會印在日曆上,方便民眾查看星期。
  • 約會:日本人在相約時,會習慣使用「週一下午」或「週末」等説法。
  • 節慶:一些傳統節日與特定星期有關,例如「土用の醜」在土用醜の日(毎年7月中旬左右)。

七曜與其他文化

「七曜」的概念不僅在東亞文化中流行,在歐洲也同樣受到重視。在歐洲語言中,星期名稱同樣源自於天體名稱,如:

  • 英語:Sunday(太陽日),Monday(月亮日),Tuesday(火曜日)……
  • 德語:Sonntag(太陽日),Montag(月亮日),Dienstag(火曜日)……
  • 法語:Dimanche(太陽日),Lundi(月亮日),Mardi(火曜日)……

總結

「日、月、火、水、木、金、土」是日本時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反映了日本與中國文化的緊密聯繫,也見證了人類文明中共通的天體觀念。

延伸閲讀…

在日本金木水火土日月代表什麼?他們在日本在週一至

【日文學習】日本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的説法、記憶法、典故總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