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唐韻】苦胡切【集韻】空胡切,𠀤音枯。持也。【儀禮·鄕飮酒禮】左何瑟,後首,挎越,內弦。【疏】瑟底有孔越,以指深入,謂之挎也。[①][kū][《廣韻》苦胡切,平模,溪。](1)用手指鈎着。(2)通“刳”。挖。《易·繫辭下》“刳木為舟”唐陸德明釋文作“挎”。亦指劈殺。[②][kuà](1)用手臂掛着或鈎住。(2)指把東西掛在腰間、脖頸或肩上。1.以指鈎之。《集韻.平聲.模韻》:「挎,持也。」《儀禮.郷飲酒禮》:「左何瑟,後首,挎越,內弦。」漢.鄭玄.注:「挎,持也。」唐.賈公彥.疏:「瑟底有孔越,以指深入謂之挎也。」2.剖開、挖空。通「刳」。《廣韻.平聲.模韻》:「挎,空也;坼也。」’]
挎,音同枯,意為持拿。


注音 | 字義 | 出處 |
---|---|---|
kū | (1)用手指鈎着 | 《廣韻》 |
kū | (2)挖 | 《易·繫辭下》 |
kuà | (1)用手臂掛着或鈎住 | 《儀禮·鄕飮酒禮》 |
kuà | (2)把東西掛在腰間、脖頸或肩上 | 《廣韻》 |
挎之釋義:從攜帶工具演繹至情感寄託
挎,意指以臂膀彎曲承託物品或物件。此動作古稱「挾」,後轉作「挎」,並延伸出豐富寓意與象徵。
一、攜物承託
用法 | 意涵 | 例句 |
---|---|---|
挎包、挎籃 | 使用肩帶或背帶將物品掛於肩頭 | 例:他挎著一個帆布包,裡面裝滿了工具。 |
挎槍、提劍 | 攜帶武器,置於臂彎或肩部 | 例:軍人挎著步槍,雄赳赳氣昂昂。 |
挎小孩兒 | 以一手臂彎曲承託孩子 | 例:媽媽用左手挎著嬰兒,右手推推車。 |
二、感情寄託
在情感世界,「挎」又多了一層內涵,象徵著親密與依賴。
-
挎著手:
表示親暱或相互扶持。
例:情侶在街上漫步,挎著手,甜蜜而温馨。 -
挎在心中:
比喻某事物在心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例:雖然母親已過世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仍挎在他的心中。
三、引申寓意
「挎」之意義不僅於此,更延伸出多樣化的寓意與象徵:
-
負重前行:
指承擔責任,克服挑戰。
例:他挎著沉重的工作包,一如他肩負的重大使命。 -
堅強依託:
形容可靠且有力的後盾。
例:他是一個有力的臂膀,是我生命中最堅強的挎依者。 -
靈活應變:
指能夠適時調整自身,因地制宜。
例:他在職場上挎慣江湖,應付各種挑戰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