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基督徒金錢觀:從聖經看理財與奉獻
基督徒金錢觀其實跟一般人的理財方式很不一樣,不是只在乎賺多少、存多少,而是更看重「錢怎麼用才有永恆價值」。聖經裡有超過2,300節經文提到錢財管理,比講天堂地獄的還多,可見上帝真的很在意我們怎麼看待金錢。
錢財是工具不是主人
很多基督徒常搞混「擁有錢財」和「被錢財擁有」的差別。耶穌說過:「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財利)」(馬太福音6:24)。這不是叫我們都不要賺錢,而是提醒錢應該要像手機一樣——是我們使用它,不是被它控制。我認識一位開早餐店的老闆,他堅持週日不營業去教會,雖然少賺很多,但他說:「錢夠用就好,時間留給神更重要。」
奉獻與理財的平衡
觀念 | 世俗做法 | 基督徒做法 |
---|---|---|
收入分配 | 先滿足自己需求 | 十一奉獻優先 |
投資目的 | 追求最大報酬 | 兼顧倫理與收益 |
負債觀念 | 能借就借槓桿操作 | 避免不必要負債 |
財富意義 | 個人成就象徵 | 神託管的資源 |
其實聖經沒禁止我們存錢或投資,箴言21:20就說:「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隨耗盡。」關鍵是要有「管家心態」——知道這些錢最終是神的,我們只是暫時管理。像有位姊妹每次領薪水,會先把10%轉到奉獻帳戶,再規劃儲蓄和開銷,她說這樣反而更清楚錢該花在哪。
消費背後的價值選擇
每次刷卡購物前,基督徒應該多問自己:「這消費能榮耀神嗎?」不是不能買東西,而是要避免衝動消費和虛榮心作祟。有位年輕傳道人分享,他買手機都選中階款,把省下的錢支持宣教,雖然手機不是最新款,但想到能幫助更多人認識福音,心裡反而更滿足。這種價值觀的轉變,正是基督徒金錢觀最特別的地方。
基督徒該如何管理日常開支?5個實用理財技巧
作為基督徒,我們都知道金錢是神所託付的資源,如何智慧地管理日常開支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理財方法,讓你在生活中既能榮耀神,又能把錢用在刀口上!
首先,養成記帳習慣絕對是基本功。不要覺得麻煩,現在手機APP這麼方便,隨手記一下就能掌握每筆開支。建議可以把支出分成「必要」、「需要」和「想要」三大類,這樣月底檢視時就能清楚知道錢都花到哪裡去了。我自己是用這個簡單的分類表格:
支出類型 | 舉例說明 | 建議佔比 |
---|---|---|
必要支出 | 房租、水電、伙食費 | 50%-60% |
需要支出 | 醫療、教育、奉獻 | 20%-30% |
想要支出 | 娛樂、旅遊、非必要購物 | 10%-20% |
再來就是要學習「延遲滿足」的功課。看到想買的東西先別急著下手,給自己3天的冷靜期。很多時候過幾天就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需要,這樣不知不覺就能省下不少衝動消費的錢。我自己在手機備忘錄設了個「慾望清單」,把想買的東西先記下來,過一周再回頭看,通常有一半以上都會刪掉。
另外,建立緊急預備金超級重要!聖經也教導我們要像螞蟻預備冬糧一樣有智慧。建議至少存3-6個月的生活費放在容易變現的地方,這樣遇到突發狀況時才不會手忙腳亂。可以設定每月自動轉帳到專用戶頭,慢慢累積這筆「平安基金」。
為什麼基督徒要學習十一奉獻?聖經教導大解析
最近好多弟兄姊妹都在問:「到底十一奉獻係咩嚟?點解聖經咁強調呢件事?」其實十一奉獻唔單止係金錢上嘅操練,更係基督徒生命成長好重要嘅一部分。聖經入面有好多關於十一奉獻嘅教導,等我哋一齊嚟睇睇。
首先,十一奉獻係舊約時代就已經存在嘅傳統。創世記14章記載亞伯拉罕將戰利品嘅十分之一獻俾麥基洗德,而瑪拉基書3章10節更直接講明:「萬軍之耶和華話:『你們要將當納嘅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呢啲經文都顯示,十一奉獻係神對子民嘅基本要求,亦係表達對神主權嘅承認。
聖經章節 | 十一奉獻教導重點 |
---|---|
瑪拉基書3:10 | 檢驗神嘅應許,看祂是否敞開天窗賜福 |
哥林多後書9:7 | 甘心樂意嘅奉獻,神所喜愛 |
申命記14:22-23 | 學習敬畏神,將神擺在首位 |
其實十一奉獻嘅意義遠超過金錢本身。當我哋願意將收入嘅十分之一獻上時,係在操練信心,承認一切財物都係屬於神。好多弟兄姊妹分享,當開始實踐十一奉獻後,生命真係經歷到神嘅信實同供應。唔少人發現,雖然奉獻後收入看似減少,但神總係用各種方式補足,有時係意想不到嘅祝福,有時係開源節流嘅智慧。
新約時代雖然冇硬性規定十一奉獻嘅比例,但主耶穌提醒我哋「你們嘅財寶在哪裡,你們嘅心也在那裡」。奉獻成為檢視我哋內心嘅一面鏡子,幫助我哋脫離對金錢嘅依賴同捆綁。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提到「少種嘅少收,多種嘅多收」,奉獻唔係損失,而係投資在天國嘅永恆事業。
教會小組何時該討論金錢議題?分享屬靈理財觀
最近有姊妹在群組裡問:「小組聚會能不能聊理財啊?」其實金錢議題在教會裡常常被避開,但聖經明明有超過2000節經文提到錢財管理!屬靈理財不是只講十一奉獻,而是幫助弟兄姊妹用信仰的眼光看待整個金錢觀。小組討論時機很重要,太刻意反而讓人壓力大,最好是在分享生活見證時自然帶入,比如有人提到房貸壓力、投資困惑,就是很好的切入點。
我們整理了幾種適合小組討論的時機和方式:
情境 | 討論重點 | 適合經文 |
---|---|---|
見證分享時 | 如何經歷神在財務上的供應 | 腓立比書4:19 |
年度規劃季 | 新年度財務目標與奉獻計畫 | 瑪拉基書3:10 |
遇到財務危機 | 在困難中學習信靠神 | 馬太福音6:25-34 |
婚前輔導 | 夫妻理財觀念溝通 | 傳道書4:9-12 |
記得上次小組聚會,阿明分享他被公司裁員後,原本很焦慮存款見底,但堅持繼續十一奉獻,結果意外接到自由案源,收入比以前還穩定。這種真實經歷比講道理更有說服力!帶領討論時要避免變成投資教學,重點是幫助大家思考:我的金錢觀是否符合聖經原則?有沒有把神放在財務決策的第一位?
屬靈理財最怕走極端,有人覺得談錢很俗氣,也有人過度追求財富。小組可以一起查考箴言30:8-9,學習「不貧窮也不富足」的平衡智慧。建議每次討論後留時間禱告,求神幫助我們在財務上成為忠心的管家。聚會前不妨先發幾節相關經文讓大家預習,討論會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