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玉露澆水頻率的問題,畢竟這種透亮可愛的多肉植物,澆水太多會爛根,太少又會乾癟,真的很讓人頭痛啊!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養玉露這幾年的心得,特別是針對台灣這種潮濕又悶熱的氣候該怎麼調整。

首先要知道玉露是屬於比較耐旱的多肉,它的葉片肥厚就是為了儲存水分。我發現很多人常犯的錯誤就是看到土表乾了就急著澆水,其實玉露的根部更需要「乾濕交替」的環境。建議可以用手指插入土中約2-3公分,如果摸起來完全乾燥再澆水就好。不同季節的澆水間隔可以參考這個表格:

季節 澆水間隔 注意事項
7-10天 生長旺季可稍增加
10-14天 避免正午澆水
10-12天 轉涼後減少水量
14-21天 保持盆土微乾

特別要注意的是,台灣的梅雨季和颱風季節空氣濕度超高,這時候就算表土乾了也別急著澆,因為玉露會從空氣中吸收水分。我有幾次就是太勤快澆水,結果玉露的根部就開始發黑爛掉了,真的超心疼的!建議可以準備一個小風扇,在連續陰雨天的時候開著讓空氣流通。

另外澆水的方式也很重要,我都是用尖嘴壺直接對準盆土澆,避免水積在葉心上。水量要澆到盆底孔開始滴水就停,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根系都有喝到水。如果發現玉露的葉片開始變軟或皺皺的,可能是缺水信號,但記得要先確認是不是根部出問題喔!

玉露澆水頻率

玉露到底多久澆一次水才對?新手必看澆水指南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玉露到底多久澆一次水才對?」其實這個問題真的要看情況啦!玉露這種多肉植物雖然好照顧,但澆水頻率拿捏不好很容易讓它爛根或乾枯。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養玉露三年的實戰經驗,讓你輕鬆掌握澆水節奏。

首先最重要的是觀察介質乾濕度,千萬不要死記「幾天澆一次」這種公式。我通常會用手指戳進土裡約2-3公分,如果感覺到完全乾燥才澆水。夏天大概5-7天一次,冬天可以拉長到10-14天,但這只是參考值喔!因為還要考慮你的環境通風程度、盆器材質和日照時間。像我用紅陶盆種的玉露,水分蒸發快,澆水頻率就比塑膠盆要高一些。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情況的澆水建議,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種植環境參考:

季節 日照情況 盆器材質 建議澆水間隔
夏季 半日照(遮陰) 塑膠盆 7-10天
夏季 明亮散射光 紅陶盆 5-7天
冬季 室內窗台 塑膠盆 12-14天
冬季 戶外遮雨處 紅陶盆 8-10天

澆水的時候記得要「澆透」,看到水從盆底流出來才夠。很多人會犯的錯誤就是只澆表面,這樣根系底部根本吸不到水。我習慣早上澆水,這樣白天溫度高可以幫助水分蒸發,避免夜晚積水導致爛根。如果發現玉露葉片開始變軟皺皺的,就是缺水警訊啦!但千萬別急著猛灌水,先移到陰涼處觀察幾天再決定要不要補水。

另外要特別注意梅雨季節和颱風天,這種濕度高的時候更要拉長澆水間隔。我有次就是連續陰雨還照常澆水,結果整株玉露直接爛掉,超心痛的!現在我都會準備一個小風扇,在潮濕的天氣幫它們增加通風,效果很不錯。記住寧可讓玉露稍微渴一點,也不要讓它泡在水裡,這可是養多肉的不二法門喔!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我的玉露總是養不好?原來是澆水頻率搞錯了!」其實玉露這種多肉植物真的很怕水多,但很多人以為它跟一般盆栽一樣需要常常澆水,結果反而讓根部爛掉。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澆水的小技巧,讓你的玉露可以越長越漂亮。

首先要知道玉露是屬於「寧乾勿濕」的植物,它的厚厚葉片本來就是用來儲水的,所以真的不用太常澆水。我自己的經驗是,春秋季節大概10-14天澆一次就夠了,夏天可以縮短到7-10天,冬天更要拉長到15-20天。重點是要看土壤完全乾透再澆,千萬不要覺得「好像該澆水了」就隨便澆下去。

這裡整理一個簡單的澆水頻率表給大家參考:

季節 澆水頻率 注意事項
春天 10-14天一次 觀察葉片是否稍微皺皺的
夏天 7-10天一次 避開正午高溫時段澆水
秋天 10-14天一次 開始減少澆水量準備過冬
冬天 15-20天一次 保持土壤幾乎完全乾燥

另外澆水的方式也很重要,很多人習慣從上面淋水,但這樣容易讓葉心積水導致腐爛。建議用「浸盆法」,就是把整盆放進水裡讓土壤從底部吸水,大概浸個10-15分鐘就夠了。記得澆完水後要把盆底多餘的水倒掉,千萬不能讓它泡在水裡。如果發現葉片開始變透明或軟爛,那就是澆太多水的警訊,要趕快停止澆水並讓土壤通風乾燥。

還有一個小秘訣是觀察玉露的葉片狀態,當它缺水時葉片會稍微皺皺的,這時候就是最好的澆水時機。如果葉片飽滿硬挺就不用急著澆水,很多新手就是太勤勞反而害了植物。記住玉露寧願讓它渴一點,也不要讓它泡在水裡,這樣才能養出晶瑩剔透的健康植株。

玉露澆水頻率

夏天vs冬天 玉露澆水頻率大不同!季節調整技巧對於種植玉露的朋友來說超級重要。這款多肉植物看起來可愛,但其實對水分超級敏感,一個不小心就會爛根給你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這幾年養玉露的心得,特別是在不同季節該怎麼調整澆水方式,才能讓你的玉露保持晶瑩剔透的模樣。

首先要知道,玉露的原生地是南非,那邊的氣候跟台灣差很多。夏天高溫潮濕的時候,玉露會進入半休眠狀態,這時候澆水太頻繁反而會害了它。我自己的做法是等到盆土完全乾透,再等個2-3天才澆,而且澆水量要減少,大概讓土壤微濕就好。記得要選在傍晚澆水,避免中午太陽太大時水分蒸發太快造成根部燙傷。

冬天雖然溫度低,但其實是玉露的生長期喔!這時候可以稍微增加澆水頻率,不過還是要注意排水。台灣北部冬天常常陰雨綿綿,空氣濕度高,這時候澆水間隔要拉更長。我通常會用手指戳進土裡2-3公分,感覺完全乾燥了才澆水。南部冬天比較乾燥,就可以稍微多給一點水。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澆水頻率參考表:

季節 澆水頻率 注意事項
夏季 2-3週一次 傍晚澆水,澆透後立即倒掉托盤積水
冬季 1-2週一次 觀察植株狀態,陽光充足時可稍增加
梅雨季 3-4週一次 幾乎不用澆水,靠空氣濕度就夠
乾燥季 1週一次 可搭配噴霧增加空氣濕度

除了澆水頻率,介質的選擇也很關鍵。我發現用顆粒土混合少量泥炭土的效果最好,排水性夠又不會完全不留水分。盆器最好選透氣的紅陶盆,塑膠盆雖然便宜但容易積水,新手很容易不小心就讓玉露泡在水裡爛掉。記得每年春天要換一次土,把舊土抖掉檢查根部狀況,這樣才能長久養好玉露。

觀察植株狀態是最準確的判斷方式。健康的玉露葉片會飽滿有光澤,如果發現葉片開始皺皺的,可能是缺水;若是底部葉片變透明或發黑,那就是水分太多要趕緊處理。我習慣在盆邊插一根竹籤,要澆水前拔出來看,如果竹籤完全乾燥沒有濕氣,就是可以澆水的時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