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夜晚抬頭就能看見的北鬥七星 星座,真的是台灣人從小最熟悉的星群之一。每次在晴朗的夜晚,只要往北方天空看,那個像大勺子一樣的形狀總是特別顯眼。其實這七顆亮星屬於大熊座,但因為形狀太有特色,反而比整個星座更容易辨認。老一輩的人常說「北鬥七星轉三轉,天下就要大亂」,雖然是民間傳說,但也顯示出這個星群在我們文化中的重要性。

北鬥七星不只是好看,它還有很多實用功能。像是用勺口那兩顆星延伸五倍距離,就能找到北極星,這在野外求生時超級有用。而且不同季節看,它的位置也會改變,春天時勺柄朝東,秋天就變成朝西,根本就是天然的季節指示器。記得小時候跟家人去合歡山露營,阿公就是靠這個教我們辨認方向的,到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溫暖。

星名(中文) 星名(英文) 亮度等級 距離(光年)
天樞 Dubhe 1.79 123
天璇 Merak 2.37 79
天璣 Phecda 2.44 84
天權 Megrez 3.32 81
玉衡 Alioth 1.77 81
開陽 Mizar 2.23 78
搖光 Alkaid 1.85 101

現在都市光害嚴重,要看到完整的北鬥七星其實不太容易。建議大家可以趁暑假去阿里山或是墾丁這些光害少的地方,躺在草地上慢慢找,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我去年去澎湖七美夜遊,導遊還特別帶我們看北斗七星映在海面上的倒影,那個畫面美到讓人起雞皮疙瘩。其實每個星星都有自己的故事,像開陽旁邊還有顆小伴星,要用望遠鏡才看得到,古人還用這個來測試視力呢。

現代人雖然有手機導航很方便,但偶爾抬頭看看這些陪伴我們幾千年的星星,還是會覺得很神奇。特別是帶小朋友認識北鬥七星的時候,他們那種發現新大陸的驚喜表情,真的會讓人想起自己小時候第一次找到它的感動。下次晚上散步時不妨抬頭找找看,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喔!

北鬥七星 星座

北鬥七星到底是哪七顆星?一次搞懂星座組成

每次抬頭看星星,最容易被認出來的就是北鬥七星啦!不過你知道這七顆星星各自叫什麼名字嗎?其實它們都是大熊座的一部分,而且每顆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介紹一下,讓下次看星星的時候可以跟朋友炫耀一下!

北鬥七星的排列就像一個大勺子,從勺子的末端開始數,分別是:

編號 星名 亮度等級 特色
1 天樞 (Dubhe) 1.8 北斗第一星,也是雙星系統
2 天璇 (Merak) 2.4 用來尋找北極星的指標星
3 天璣 (Phecda) 2.4 位置接近大熊座的心臟部位
4 天權 (Megrez) 3.3 七顆星中最暗的一顆
5 玉衡 (Alioth) 1.8 北斗最亮的星,會自己旋轉
6 開陽 (Mizar) 2.2 有名的雙星,旁邊還有輔星
7 搖光 (Alkaid) 1.9 北斗柄端,離其他六星最遠

這些星星不只是隨便排在一起喔!它們其實都是大熊座的重要成員,而且每顆星的距離都不一樣,只是剛好從地球看過去排成勺子的形狀。天璇和天樞這兩顆星特別重要,把它們連起來往天樞方向延伸五倍距離,就能找到北極星了,這可是野外辨認方向的小技巧呢!

開陽星旁邊那顆小輔星叫做”輔”,在古代是用來測試視力的,能看清楚這顆小星星就代表視力很好。而玉衡星會自己旋轉,速度超快,每小時能轉150公里!這些星星雖然看起來小小的,但每顆都超級特別,下次晚上抬頭看星星的時候,不妨試試能不能把這七顆星都認出來。

為什麼台灣這麼適合看北鬥七星?最佳觀星地點推薦,其實跟我們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有很大關係。台灣位處北緯22-25度之間,這個緯度帶剛好讓北鬥七星在夜空中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觀測起來特別舒服。加上台灣高山多,光害相對較少的地方也不少,只要選對時間和地點,抬頭就能看到清晰的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閃耀,真的超適合觀星愛好者的啦!

說到觀星地點,台灣從北到南都有不少私房景點。像是合歡山武嶺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海拔高達3275公尺,空氣乾淨到不行,北鬥七星看起來特別明亮。另外像阿里山、玉山塔塔加這些地方也都是觀星聖地,不僅能看到北斗七星,連銀河都清晰可見。不過要記得避開農曆十五前後月光太強的時候,還有夏季颱風季也要多注意天氣預報喔!

下面整理幾個熱門觀星地點的資訊給大家參考:

地點名稱 海拔高度 最佳觀星季節 特色說明
合歡山武嶺 3275m 秋冬 全台最高公路點,光害極少
阿里山 2200m 全年 交通方便,有觀星平台
玉山塔塔加 2610m 春冬 視野開闊,星空一覽無遺
墾丁龍磐公園 50m 秋冬 低海拔但光害少,適合南部朋友
東部三仙台 海平面 夏秋 結合海景與星空的特殊體驗

觀星除了地點重要,裝備也不能馬虎。建議帶件保暖外套,山區夜晚真的很冷,還有紅光手電筒才不會影響夜視能力。如果想拍星空的話,記得帶腳架和能長時間曝光的相機,手機現在很多也有專業模式可以試試看。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有時候雲層太厚就要多等等,但看到滿天星斗的瞬間真的會覺得一切都值得啦!

北鬥七星 星座

北鬥七星在天空的哪個位置?新手觀星指南

最近天氣轉涼,晚上抬頭看星星特別舒服對吧?很多剛開始觀星的朋友都會問「北鬥七星到底在哪裡?」其實找北鬥七星不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下次露營或頂樓乘涼時就能輕鬆找到它啦!北鬥七星正式名稱叫「大熊座」,是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勺子形狀,在台灣的天空中全年都能看到,只是位置會隨季節變化。

先教大家最簡單的找法:面向北方天空,找到像大勺子一樣的七顆星就對啦!勺子最亮的兩顆星「天樞」和「天璇」連線向外延伸約五倍距離,就是北極星的位置。夏天時北鬥七星會掛在頭頂偏西北方,冬天則會降到比較低的位置。記得避開光害嚴重的地方,像是都市中心就不太容易看到喔!

季節 出現時間 天空位置 辨識技巧
春季 晚間8-12點 東北方高空 勺柄朝東,像要舀湯的姿勢
夏季 整夜可見 天頂附近 倒扣的勺子,柄朝南
秋季 傍晚至凌晨 西北方中低空 勺口朝下,像要倒水
冬季 傍晚至午夜 北方低空 幾乎平躺在地平線上

如果想更準確找到位置,可以下載一些觀星APP幫忙定位。推薦幾個台灣觀星的好去處:合歡山、墾丁龍磐公園、阿里山,這些地方光害少,看到的星星特別清楚。記得帶件外套,晚上山上會比較冷。觀星時眼睛要適應黑暗約15-20分鐘,這段時間盡量不要看手機,不然又要重新適應喔!

北鬥七星旁邊還有個「小北斗」,是仙后座的一部分,形狀像個小勺子。有時候天氣特別好,還能看到銀河從兩組北斗之間流過,那畫面真的超震撼!建議可以帶個簡易星圖或星座盤對照著看,會更容易理解星星之間的相對位置。剛開始可能覺得星星都長很像,但多看幾次就會發現每個星座都有自己獨特的模樣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