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電視台 |新聞聯播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頻道列表 |【中央六台2017年9月2日】

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簡稱央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電視媒體。

該組織成立於1958年5月1日,正式開始播放節目是1958年9月2日。

現在,他們擁有49個電視頻道,這是世界上多電視頻道之一。

該組織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一部分。

1953年,該組織派遣一些人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學習電視技術。

1955年,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示,中央廣播事業局開始籌備組建電視台。

1957年夏,中國大陸第一台電視試驗機研製;同年8月17日,北京電視台實驗台籌備處成立。

1958年3月12日,一家位於北京廣播器材廠調試了一套電視圖像發射機和伴音發射機。

1998年6月1日,央視換上了透明CCTV台標。

測試,設備運作並且通過北京廣播大廈進行了一次測試廣播。

1958年5月1日19:00,央視前身“北京電視台”[註 6]成立並開始試播,是中國大陸第一家電視台及全世界第一個全中文廣播電視頻道[註 7]。

北京電視台於9月2日正式啓播。

北京電視台每週北京地區播放3次30分鐘節目。

最初,台內有30多名職工,這些職工主要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3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八頻道開始試播了彩色電視節目。

隨後,8月7日起,彩色電視節目開始透過京津、京滬微波線路向外地傳播。

北京電視台於10月1日宣佈開始播出彩色電視節目,並且內容主要教育節目主。

這是1975年實現全彩色節目播出一步。

到了1976年底,北京電視台彩色電視節目傳送到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

1978年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原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全稱改為“中國中央電視台”,英文縮寫定為CCTV。

1978年6月,中央電視台首次通過衞星轉播第十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實況。

1979年12月,中央電視台開始經營廣告業務。

1985年,央視所有節目全面實行欄目化播出。

1988年3月15日,央視總部廣播大廈院內遷至彩電中心。

1991年起,中央電視台開始利用俄羅斯ST-14和亞洲一號衛星海外轉播首個節目。

1996年,央視提升副部級事業單位。

同時,央視播出了諸多兼具收視社會影響記錄片。

央視1999年提出了一項戰略,旨在實現“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目標。

實踐這一戰略,他們2000年開始進行頻道專業化改革,並一、二、三、四套節目進行了改版。

2001年7月9日,央視正式換了雙線CCTV勺形台標。

請注意,我們重視版權和抄襲問題。

您提供內容,我嘗試改寫文章,確保引用原文中任何內容或資訊。

以下是我改寫內容:

中央電視台總編室近期推出了一支宣傳片,旨在統一所有頻道形象。

該宣傳片統一方式介紹了中央電視台各個頻道,觀眾宣告“您正在收看是中央電視台××頻道”。

然而,部分頻道並沒有使用這一統一宣傳片,而是自行製作了版本,比如電視劇頻道。

希望這樣改寫滿足了您需求。

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幫助,請告訴我。

2004年,央視推出了數字付費頻道。

2009年,央視進行了內部體制改革,原來的製作中心負責制轉變頻道負責制。

2018年3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進行了整合,並恢復了中心制。

1999年,中央電視台高清試驗頻道啓播,面向北京地區試播,並高清播出了國慶50週年閲兵式,這是央視首次對大型活動進行高清直播。

2006年,央視第一條高清付費頻道——中央電視台清影視頻道開播,2008年轉型中央電視台高清綜合頻道,並奧運會賽事進行高清直播。

2009年,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高清信號開始在台內試播,並同年9月28日中國第一批衞視高清頻道上星開播。

2012年9月28日,央視推出了綜藝、體育和電視劇三個高清頻道。

同年12月12日,央視推出了電影高清頻道。

延伸閱讀…

新聞聯播

中國中央電視台

而2014年1月1日,央視新增了財經、軍事農業、紀錄、科教、社會法和少兒六個高清頻道。

中文國際頻道高清頻道於次年4月15日正式開播。

央視外語頻道於2016年9月1日開始進行高清信號播出。

此外,央視計劃2017年推出數字付費頻道高清播出,同時籌備中央視戲曲、新聞和音樂進行高清化播出。

2018年9月1日,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和音樂頻道中星6A上星播放。

2018年10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台開一個4K超高清直播頻道。

2023年11月26日0點,全球媒體平台高清直播頻道透過進衛星技術,全球范圍內播放。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原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併,組建新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歸口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

原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建制撤銷,但內保留原呼號,外統一呼號“中國聲”[12]。

免費頻道外[註 8],中國中央電視台有17個數字電視付費頻道。

這些頻道電視指南頻道可以免費觀看外,其餘頻道原則上需付費方能收看。

[註 9]
作為中國最主要電視台,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史上具有不可或缺地位。

其黃金時段播出《新聞聯播》節目認為是“中國政壇風向標”。

以下是改寫後內容:

隨後,《天氣預報》和《焦點訪談》節目開始央視新聞時段播出。

與此同時,《朝聞天下》和《東方時空》新聞節目佔據了主要新聞時段。

此外,央視製作《春節聯歡晚會》、《六一晚會》、《中秋晚會》、《開學第一課》綜藝晚會節目具有收視。

而《百家講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文化類節目譽是“綜藝清流”。

同時,央視播出了諸多兼具收視社會影響記錄片。

延伸閱讀…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頻道列表

習近平在福建(二十二):“近平書記是台商台胞的貼心人”

《故宮》、《絲綢之路》、《説江》、《大國崛起》、《香港十年》、《大三峽》、《舌尖上中國》、《百年潮中國夢》、《東方主戰場》、《記住鄉愁》、《輝煌中國》、《強軍》、《大國外交》、《法治中國》、《航拍中國》、《我們一起走過》、《四十年四十個第一》、《我們走路上》、《亞洲文明光》、《同心戰“疫”》、《英雄兒女》、《擺脱》、《敢教日月換新天》等紀錄片引起了影響。

電視劇方面,中央電視台於1990年代末以前製作四大名著系列電視劇《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享譽海內外,奉為經典。

中國電視劇史上,《大宅門》、《情深深雨濛濛》、《走向共和》、《亮劍》電視劇具有影響力。

此外,中央電視台適時播出了《血疑》、《實習醫生格蕾》、《東京塔》外購劇集。

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前,中國中央電視台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屬副部級事業單位。

中央電視台本部設辦公室、總編室、新聞中心、大型節目中心、海外傳播中心、人力資源管理中心、財務管理中心、技術管理中心、技術製作中心、播出傳送中心、資產管理中心、發展研究中心、機關黨委設機構[16]。

此外,綜合頻道、財經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電視劇頻道、科教頻道、社會法頻道、戲曲和音樂頻道、少兒頻道設頻道建制[16]。

中國中央電視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官方電視台,中國大陸具有影響力和重要性。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地方衛視2000年後崛起,給中央電視台領地位帶來了一些挑戰。

儘管如此,CCTV-1頻道收視率方面保持著領先地位。

居於香港中國內地邊界地區居民可以利用魚骨天線接收內地訊號。

然而,2010年亞洲運動會開幕時,深圳梧桐山發射站和珠海船底山發射站訊號有所增強。

因此,市區內維多利亞港兩岸、港島南區和山頂地區,居民可以依靠魚骨天線自行接收訊號。

然而
澳門迴歸17週年之際,綜合頻道正式面向澳門無線數字電視用户播出,與香港播放版本其標信號,並2017年3月25日起澳視高清台(現澳門綜藝頻道)開闢部分時段購買央視綜藝頻道一些綜藝節目播出。

澳門回歸20週年之際,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開始澳門基本電視頻道用户(公共天線用户)播放高清信號。

1993年,台灣有線電視台開始轉播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

1994年,台灣有線電視開始播出央視四個頻道。

當時,台灣本地有線電視頻道多,因此有些境外頻道引入,填補頻道數目情況。

央視這四個頻道之外,當時台灣有線電視用户可以收看大陸電視頻道有貴州電視台、雲南電視台、新疆電視台、北京電視台。

縣(市)台灣有線電視用户能看到同一個大陸電視頻道。

自2013年6月17日起,所有公共類頻道電影頻道外,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華路辦公區(原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全面播放。

而電影播控2012年12月9日起中央電視台切換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自行獨立負責,這導致了2020年4月4日節全國哀悼日期間該只能轉播CCTV-1節目[2],並存在CCTV-6和CCTV-1台標重疊現象,而不能像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舟曲泥石流全國哀悼日期間直接並機央視內部信號[3]。

中國中央電視台提供17個付費頻道,免費觀看電視指南頻道外,其他頻道原則上需要付費才能收看。

以下是改寫後內容:

有一些頻道電視指南上是免費觀看,而其他頻道需要支付費用才能收看。

以下這些頻道,是付費頻道,但要注意是,這並代表有線電視運營商或者IPTV運營商提供這些頻道時候全部收費,部分省份IPTV這些頻道完全免費(如吉林聯通IPT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