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工潮到國際節日 |婦女節的前世今生 |國際婦女節 |【2018年3.8婦女節】

國際婦女節(英語:International Women’s Day),華語圈通稱為「三八」國際婦女節或國際勞動婦女節[2],是紀念婦女權利運動,設每年3月8日國際性節日[3]。

這個紀念日很多國家是法定假期。

各地社會國際婦女節慶祝婦女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做出貢獻。

第一個婦女節於1909年2月28日紐約美國社會黨組織舉行[4]。

1909年3月8日,一群來自芝加哥女性工人舉行了一場街頭示威遊行。

她們呼籲縮短工時、增加工資以及爭取選舉權。

同時,她們高喊著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品質口號「麵包加玫瑰」。

1917年3月8日,俄羅斯帝國彼得格勒(聖彼得堡)紡織女工舉行罷工及遊行,遍及整個城市,致使俄羅斯革命開始[6];七日後,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臨時政府確保婦女擁有投票權[4]。

1917年,蘇俄3月8日國定假期。

這一天之前,慶祝國際婦女節主要地區是社會主義國家。

國際婦女節構想誕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處於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

工作條件和工資使得各種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

1908年,有15000名婦女走上美國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品質「麵包加玫瑰」口號。

首次慶祝婦女節是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後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

這樣每年慶祝活動持續到1913年。

有人聲稱婦女節是紀念1857年3月8日紐約女製衣工人抗議,但研究人員聲稱這是一個傳説,旨在國際婦女節其社會主義起源分開。

[7][8]
1910年,第二國際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

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共產主義者克拉拉·蔡特金倡議設定一天國際婦女節,得到會代表積極響應。

次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國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六天後3月25日,紐約發生了一場悲劇性火災,導致超過140名製衣女工失去了生命,其中許多是意大利和猶太移民。

這場火災主要原因認為是工作條件。

這起事件美國勞工產生了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法令第270號,婦女節(3月8日)列為部分公民放假節日和紀念日,因此婦女們這一天可以享受半天放假時間。

她们采取了和平集会形式,表达战争抗议。

選擇這個日子是紀念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婦女工人反對梯爾軍隊偷襲蒙馬地國民衞軍大炮陣地而舉行武裝起義。

紀念國際婦女節活動後來證明是俄國革命前奏。

1917年3月8日(俄曆2月23日),彼得格勒(聖彼得堡)女性工人发起了一次罢工,她们呼吁获得”基本生活需求和和平”。

这次罢工迅速蔓延整个城市工人,标志着二月革命爆发。

四天后,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1919-1921年,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节选了3月5日。

这是纪念1918年遇害德国共产党领袖罗莎·卢森堡诞辰。

1921年9月9日15日,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蘇聯莫斯科召開,保加利亞代表建議紀念俄國女工二月革命中英勇鬥爭,3月8國際勞動婦女節。

1922年開始,每年三八節成國際勞動婦女節日。

蘇聯時期,每年會這天紀念「英雄婦女工作者」。

不過民眾中,節日政治色彩減弱而演變成類西方母親節和情人節類女性表達尊敬和機會。

,這天是俄羅斯法定假日,男性會贈送禮物婦女祝賀她們節日。

國際婦女節是一個西方國家舉行紀念活動。

它起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但一段時間後中斷了。

直到1960年代,女權運動興起使得國際婦女節恢復了活力。

1975年起,聯合國開始舉辦國際婦女年,並於每年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以下國家國際婦女節列法定假期: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布基納法索,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只限女性),古巴,格魯吉亞,幾內亞比紹,厄立特里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老撾,馬其頓(只限女性),馬達加斯加(只限女性),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幹達,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越南及贊比亞。

以下是改寫後內容:
許多國家,像是喀麥隆、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以及智利,國際婦女節設定公眾假期,儘管如此,這些國家該節日給予了重視。

這一天,男性會在生活中女性身上送上花和禮物,例如朋友、母親、妻子、女兒、同事。

一些國家,這一天視為母親節同日,孩子們會送禮物他們母親和祖母。

1924年3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一篇社论,题为《庆祝国际妇女日》。

文章引述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示,即”三八节是国际妇女日”。

,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发布了一份公告,明确表示”三月八日是国际妇女日”。

这一事件标志着三八节中国起源。

民國十三年廣州市豐寧路西瓜園廣場何香凝主持了以「廣東各界婦女聯合會」名義召開國際婦女節紀念會大巡行。

1926年3月6日,廣州河南各界婦女聯歡大會上,何香凝提到:「三月八日,全世界女子們求解放日子了。

今年這個『三八』節,我們應該鼓勵大規模行動,呼籲政府實施男女平等法案,並致力於提升女性教育水平。

婦女節是一個日子,它代表著勞動婦女尋求解放意願。

這一天,我們應該思考解放意義和方法。

1936年「三八」紀念會上,何香凝提到了中國婦女運動存在著一些落後問題。

然而,她堅信中國婦女界前途是希望。

紀念婦女節意義於要求男女之間,並且鼓勵婦女們展現毅力和奮鬥精神,實現目標而努力。

民國二十七年,中華民國婦女首次參與了政治。

1938年三八節,這是全面抗戰後第一個婦女節。

何香凝指出:「考慮到我們處環境是民族解放炮火之下,因此我們應該『三八節』定位一個鬥爭節,一個動員節,應該成為一個大眾節日。

」呼籲婦女團結,支持戰地服務和抗戰後援工作,承擔保衛國家責任。

1994年之前,台灣婦女節是一個國定節日。

內政部1991年取消了原本婦女節時婦女當天可以放假規定。

取而代之是,婦女節和兒童節在4月4日合併放假,這樣父母可以在家照顧他們孩子。

然而,1998年,這個假期取消了,並併入了週休假期。

不過,符合雙週84工時勞工可以節前一天放假一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中國共產黨支持男女平等,並於1924年廣州舉辦了首次婦女節紀念活動。

1942年,丁玲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名《三八節》文章。

她文章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時代,才能重視「婦女」這兩個字,需要強調呢?」[36]
194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3月8婦女節,並舉行各種形式婦女節慶祝活動。

,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羅馬。

21世纪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女性性别和年龄歧视。

这种背景下,国际妇女节和“妇女”一词污名化,并且普遍受到排斥,有要求改名呼声。

2007年時,有人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將三八婦女節改為三八女人節。

這個建議出發點是認為「婦女」這個詞語帶有一些負面含義,暗示著年齡或者是沒有受過教育人。

改名為「女人」能體現人文關懷和民生關懷關注。

這樣一個建議引起了許多人討論和關注。

它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你什麼這麼三八?」”到“女神節你她買什麼?”記憶所及,諸如此類字眼每年三月八日前後會如潮水般充斥各種媒體,社交媒體興起後,圍繞三八國際婦女節各種創意繽紛。

正式描述是,国际妇女节是纪念女权运动而设立,这个机会来庆祝妇女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做出贡献和成就。

但是,有多少人去研究过历史资料,了解为什么这一天选中,人们给予它意义,以及大多数国家其认可并且认真地庆祝呢?婦女節為什麼稱為”國際”?什麼是”節”而不是”日”?儘管婦女節已有超過一個世紀歷史,為何世界上男性沒有自己節日?這個三月八號,讓我們一起來增加一些知識。

三八國際婦女節,稱為國際婦女節或國際女性節,是起源於國際勞工運動一個節日。

它英文名稱是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這個節日種子1908年種下。

那一年,有超過15000名女性美國紐約舉行了一場集會遊行。

這次集會主要目的是抗議資本家僱主女性工人剝削,並要求縮短工時、提高工資,以及爭取女性選舉投票權。

那場大遊行後,美國社會主義黨(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SPA)於 1909年宣佈設立“全國婦女日”(National Women’s Day)。

1911年3月25日,紐約三角內衣廠火災致140多名女工喪生, 震驚美國,導致後來一系列社會改革和勞工法改革,同時成為美國女權運動發展契機。

後來歷史中,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提議美國全國婦女日升級國際婦女節。

蔡特金1910年哥本哈根國際勞動婦女大會上提出了這個倡議,來自17個國家100名女代表一致同意。

於是,於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女性首次集會遊行,慶祝著”三八婦女節”。

德國各地舉行了爭取選舉權集會。

今年是第107屆國際婦女節。

婦女節在最初幾十年間面臨著挑戰,直到1975年情況有所改變。

每年三八節,聯合國(UN)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這個節日增添了意義。

聯合國決定每年三八節要有一個主題,婦女全球各地所面臨議題。

1996年開始,聯合國國際三八婦女節慶祝活動有了每年一個主題。

1996年主題是「慶祝過去,規劃未來」。

三八婦女節是歐洲勞工運動土壤裏出來,根子上有政治基因,所以每年這一天總有一些地方會有罷工或示威活動,抗議女性歧視和公平,提高公眾性別、平權意識。

蔡特金當年提出全世界婦女應該有自己節日,但沒有日期。

3月8日正式成為國際婦女節,是1917年。

1917年3月8日(儒曆2月23日),食品和工廠環境惡化爆發聖彼得堡罷工持續了三、四天,沙皇遜位,俄羅斯帝國杜馬成員成立臨時政府,並賦予女性選舉投票權,史稱“二月革命”,成為俄國“十月革命”序幕。

當時很多女工參加了罷工,要求“麪包和平”,要求選舉權。

這樣,公曆3月8日後來國際婦女節。

有,11月19日。

不過,國際男人節歷史得多,1990年代開始;地位得多,聯合國沒有背書。

然而,有超過60個國家慶祝著”11·19國際男人節”,英國是其中之一。

圖像來源,AFP2012年10月,倫敦議會廣場再現當年爭取女性投票權場景國際婦女節在很多國家是法定公共假日,包括俄國、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布基納法索、柬埔寨、古巴、格魯吉亞、幾內亞比紹、厄立特里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老撾、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幹達、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贊比亞。

中國、馬其頓和馬達加斯加都慶祝三八婦女節,這是一個具有意義節日,女性這一天享受一天或半天法定假期。

儘管政府只是提出建議,僱主有權選擇是否實施這一假期。

保加利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智利、波黑、喀麥隆地,婦女節不是法定公假,但得到普遍認可,慣例男性那一天要送花給女性朋友、母親、妻子、女兒、祖母、女同事。

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國家有一個和母親節相等節日,稱為婦女節,人們這一天會互送禮物。

意大利,三八婦女節有一個習俗,即送含羞草。

這個習俗起源於羅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改寫後內容: 三八婦女節是一個節日,婦女們這一天會走上街頭,表達婦女權益關注和呼籲。

這個節日起源於勞工運動,蘇俄和共產主義有著歷史背景。

美國官方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但3月8日是女性節日,而且每年三月是“女性歷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總統要三月發表講話,禮讚美國女性各種成就。

延伸閱讀…

國際婦女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八國際婦女節它的前世今生超出你我想象

全球新冠疫情流行結、烏克蘭燃起戰火之際,世界迎來第111個“三八” 國際婦女節(IWD)。

今年主題是:今日性別,是明日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視頻講話中説,今天消除性別,才有明天全球可持續發展;這是一種禮讚、認可,對世界各地女性氣候變化適應、減緩和應方面做出貢獻認可;她們一個可持續未來做出了貢獻。

去年主題是主動選擇挑戰性別。

因為受到挑戰時,無論是個人、社會是世界會提高警覺。

作為個人,你我各自觀念和言行負責,可以“選擇挑戰性別歧視和公平,可以選擇探尋和慶祝女性取得成就”。

大家共同努力,可以促进社会包容性。

今年主题是”集体个人主义”,人人性别而努力,小小的努力汇集成了大海。

2022年“三八”,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軍事衝突持續了多天。

雖然有幾次和談,但沒有取得實質進展。

這場戰爭一些國家和聯合國機構節慶活動造成了程度影響。

這段時間裡,大量烏克蘭人離開了他們家園,其中許多是婦女和兒童。

這些民面臨著困境,他們失去了家庭溫安全感,依靠外界援助來維持基本生活需求。

這場戰爭烏克蘭人民生活造成了破壞和痛苦,他們迫切需要國際社會支持和幫助。

這個時刻,我們應該起來,為那些受到戰爭影響人們提供援助。

無論是提供食物、醫療物資是臨時住所,我們可以做出一些努力來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生活。

同時,我們應該加強國際間合作,努力尋找和平解決這場衝突途徑,以便讓這些難民能夠安全地返回家園。

這是烏克蘭人民責任,是人道主義價值。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世界和平與安全盡一份力量。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應該譴責戰爭,並為受人們提供援助和支持。

這是我們人類責任,是我們這個世界承諾。

聯合國數據,到三月八日為止,已有兩百萬烏克蘭居民逃離自己國家。

聯合國婦女署指出,性別方面進展可能會受到一些領域倒退風險,許多婦女和女童來說,這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我們中沒有一個人能夠有生之年見到性別那一天,我們中許多人孩子們。

” 今天爭取性別,是明天可持續發展。

什麼21世紀進入第二個10年今天,三八國際婦女節有現實意義?繼續閲讀,重温國際婦女節前世今生。

圖像來源,Reuters國際婦女節設立是紀念國際女權運動,藉此機會慶祝婦女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貢獻及成就。

國際婦女節是國際勞工運動演變而來,英文名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可譯作「國際婦女節/日」或「國際女性節/日」。

它起源可以追溯到1908年。

那一年,一大群名叫1.5萬女性美國紐約舉行了一場集會遊行,她們抗議著僱主女工剝削行為,並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同時力爭女性獲得選舉投票權。

1909年,美國社會主義黨(SPA)宣佈成立了“全國婦女日”。

這是一場盛大遊行後。

1911年3月25日,紐約發生了一場火災,導致140多名女性工人喪生。

這起事件震驚了整個美國社會,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和勞工法改革,同時成為了美國女權運動發展契機。

後來,女權運動史上一位人物,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提議美國全國婦女日升級國際婦女節。

蔡特金1910年哥本哈根國際勞動婦女大會上提出了一個倡議,得到了來自17個國家100名女代表一致同意。

隨後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女性首次舉行了集會和遊行,慶祝國際婦女節。

德國各地舉行了爭取選舉權集會。

圖像來源,TOPICAL PRESS AGENCY婦女節“國際性”最初幾十年處於挑戰地位,直到1975年情況有所改變。

那年,聯合國(UN)開始慶祝三八婦女節,於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地位蓋了個官方印戳。

後來,聯合國決定每年三八節慶祝應該有一個主題。

慶祝過去,規劃未來——這是1996年聯合國三八國際婦女節主題。

三八國際婦女節是歐洲勞工運動土壤裏出來,根子上有政治基因,所以每年這一天總有一些地方會有罷工或示威活動,抗議女性歧視和公平,提高公眾性別、平權意識。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意大利男人三八婦女節時會女友送含羞草。

,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羅馬。

延伸閱讀…

“三八” 婦女節的前世今生:從紐約工潮到國際節日

認識國際婦女節:為何是3/8?各國慶祝方式、由來

蔡特金當年提出全世界婦女應該有自己節日,但沒有日期。

3月8日正式成為國際婦女節,是1917年。

1917年3月8日(儒曆2月23日),食品和工廠環境惡化爆發聖彼得堡罷工持續了三、四天,沙皇遜位,俄羅斯帝國杜馬成員成立臨時政府,並賦予女性選舉投票權,史稱“二月革命”,成為俄國“十月革命”序幕。

當時很多女工參加了罷工,要求“麪包和平”,要求選舉權。

這樣,公曆3月8日後來國際婦女節。

有,11月19日。

不過,國際男人節歷史得多,1990年代開始;地位得多,聯合國沒有背書。

然而,有超過60個國家紀念“11·19國際男人節”,英國是其中之一。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國際婦女節在很多國家是法定公共假日,包括俄國、阿富汗、安哥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布基納法索、柬埔寨、古巴、格魯吉亞、幾內亞比紹、厄立特里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老撾、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幹達、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贊比亞。

中國、馬其頓、馬達加斯加,三八婦女節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節日,女性享受一天或半天法定公假,但政府只是建議,並,僱主可以選擇執執行。

保加利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智利、波黑、喀麥隆地,婦女節不是法定公假,但得到普遍認可,慣例男性那一天要送花給女性朋友、母親、妻子、女兒、祖母、女同事。

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國家有一個類似於母親節慶祝活動,稱為婦女節,人們這一天會互送禮物。

意大利,三八婦女節這一天有一個習俗,送含羞草。

這個習俗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20世纪初,西方国家工业化发展,许多工厂业主获取多利润,压低工资、加长工时,让女工们工作环境下工作。

种种公平待遇使得女性劳工们无法忍受,于是1908年3月8日,成千上万名美国纺织女工集结纽约街头,高喊着口号「我们要面包和玫瑰」,象征着妇女应该有经济保障(面包),同时应该改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玫瑰)。

1911年,美國紐約發生了一場火災,導致許多女工失去了生命。

這起火災發生讓人們關注婦女權益和工作條件。

這場悲劇,許多對待引起世界各地,於女性工作環境權,1917年3月8日,俄羅斯紡織女工集體罷工遊行,從而導致俄羅斯革命開始。

自此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大规模抗议游行和示威活动。

其中,出现了一位女性权益运动人物——克拉拉·柴特金。

這位備受讚譽婦女運動驅,一次國際勞動婦女大會上,提議其改為國際婦女節。

17個國家一致同意,婦女節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節日。

最初婦女勞工權益抗爭遊行,起源於1908年3月8日,因此許多國家,像是:烏克蘭、俄羅斯、柬埔寨、烏幹達及古巴30國,婦女節定這天,並視國定假日,但是部分國家限定只有女性可以放假哦!台灣1994年以前3月8國定假日,以慶祝婦女節。

然而,後政部決定將婦女節兒童節合併放假,並1998年正式取消了3月8日婦女節放假規定。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also known as IWD, celebrates the achievements of women in various social fields. The color associated with this day is purple, symbolizing justice. It is a day to express gratitude towards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women and to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through a series of activities and marches.雖然美國,國際婦女節並非官方國定假日,但三月期間,政府和民間機構會舉辦各種活動、講座和遊行,並且總統會這個時候公開發表演說,引起大眾當代女性平權議題關注,並進行反思和討論。

俄羅斯國際婦女節是一個日子,過去一戰結束時,俄羅斯女性集體罷工,走上街頭示威,要求獲得對待。

這場示威活動發生每年3月8日,因此,如今許多俄羅斯人會這一天購買鮮花,來慶祝並紀念這一日子。

西班牙近年来妇女和女童权益重视有所增加。

2018年,该国人民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罢工活动,超过500万名女性和支持者走上街头。

之后,每年有类似大规模游行活动,旨在争取女性各个领域中应该受到公正对待。

中國慶祝三八婦女節外,有一個女孩節,日期是3月7日。

而國際婦女節這一天,中國政府鼓勵但強制僱主讓女性員工享受半天或整天休假,感謝她們職場上辛勤付出。

澳洲人民国际妇女节这一天会走上街头游行,同时政府和民间机构会组织一系列妇女讲座活动。

英國舉行期約3-5天國際婦女節活動,包括演講、展覽和慈善會。

這些活動旨在提高英國人民於婦女議題認識和了解。

綜合以上編於婦女節介紹後,相信各位讀者瞭解三八婦女節意涵慶祝目的,借鑑婦女節歷史帶我們反思,願各位讀者能現有福利資源,種族羣體!【英文名字】精選400+個女生英文名字&意義,找英語名字看!2023 更新版AmazingTalker 是台港線上家教媒合平台,上千名優質師資提供語言、學科、音樂多種課程,透過透明資訊大數據排列與媒合,讓適合彼此師生可以時間聚在一起,學習並交流文化。

回答:

問工作要用職位、工作還是職業?5個錯誤工作相關英文語

你了解愚人節起源嗎?2018年3月8日,校工會舉辦了一場環湖接力跑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活動中,全校女同胞們組成了六人一隊隊伍,並且不計名次。

活動於13:30時開始,大家開心地第一體育場投擲場集合,然後出發進行環湖接力。

叉院有十位女教師參加了此次接力跑,她們是:苑海靜、鄒啓、謝金、姜萍萍、李春梅、方婷、趙瑞穎、蔡旻恩、張蕾和張澤佳。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许多国家中定义国家级节日。

然而,尽管受到共产主义思潮国家影响,这个节日保留了许多历史因素。

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突出国家:一个是贫困落后非洲国家,另一个是受到穆斯林礼制限制阿富汗。

布基納法索是2018年台灣斷交國家,成為了中國國家。

此外,布基納法索是非洲有一個設立國際婦女節國家之一。

布基納法索是一個落後國家,衛生條件導致大量女性死亡。

每十萬名婦女分娩中,有307人死亡。

這一數字中國高出15倍,發達國家高出30倍。

布基納法索經濟十分落後,主要依賴傳統農業。

男性因為擁有勞動力而社會上享有地位,而婦女沒有選擇自己人生權力。

八十年代之前,婦女限制不得持有駕照,允許事農業以外行業。

2011年發表《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布基納法索和許多非洲國家排名,布基納法索排第115位。

1983年,軍人出身託馬斯·桑卡拉掌握了布基納法索政權,他推翻殖民政府思潮立國,強調獨立自主時候第一次將婦女解放事業放到了國家發展規劃之中,國際婦女節列入國家法定節日。

雖然到目前為止布基納法索女性距離有路要走,但是每年一度婦女節中,這裏女性還是能走到街頭,感受法律賦予她們一日。

近40年來,國際婦女節我們城市裡舉辦,但於布基納法索這樣農村地區,這個節日氛圍並沒有廣泛的影響。

於農村人口佔該國人口百分之八十,只有數人能夠享受到這個節日帶來處。

因此,我們不能稱一個意義上國家節日。

布基納法索貧窮和落後非洲是,但是能政府層面重視女性非洲國家寥寥無幾,能做到布基納法索層次國家。

改寫後內容:
2009年上映電影《沙漠花》中,我們得以透過世界知名華莉絲(Waris)視角,深入了解非洲女性所面臨「女性割禮」,這是一種女性生殖器進行破壞傳統。

這部電影是少數關注到這個問題作品之一,讓我們了解了非洲女性所面臨挑戰和困境。

非洲這樣環境中,是國際婦女節無法推行普及,女性基礎生存權利受到侵害,可怕事情是,這樣國家,婦女基本會有機會申訴這一事件,她們聲音湮沒時代裏。

布基納法索是其中一員,儘管婦女節寫入了法律,但是女性權利保障還是浮雲懸掛起來,這樣境遇了,婦女節並她們帶來多關注,保證她們權力。

有我們鄰居阿富汗。

七十年代阿富汗,婦女有機會參政議政,蘇聯影響下民主阿富汗國際婦女節寫入法律沿襲。

但是塔利班執政後,極端宗教思想影響之下,女性權力踐踏,聯合國報告中,只有3%阿富汗女性可以接受小學教育,90%以上婦女在家裏進行分娩,每年超過一萬五千名阿富汗女性分娩中死亡,一些貧苦家庭中,婦女剝奪了吃飯權力,家裏口糧全部供給男人和兒子,阿富汗女性失去了聚會和出門機會,女性退出公共生活領域。

如今聯合國幫助下,這裏環境得以改善,中國、美國大國協助下,阿富汗北方推行了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每年在外國友人幫助下,一部分阿富汗婦女感受到了節日温暖,但是於她們而言,這樣節日並不能解決她們生活,她們是要生活家庭暴力和社會壓力之下,於她們陌生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