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台電”)一則提示引起了讨论。
春節假期期间,由于工厂停产和公司歇班,电力需求减少。
这导致流经地下电缆电力减少,而电缆产生了大量电力,进而灌入电力系统。
因此,我们呼吁民众外出时要拔掉插头,以免家中电器设备电压过而烧毁或故障。
供电是否成了台湾民众最近关心问题,而停电让人们忧心忡忡。
近年來,台灣當局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發電。
據《聯合報》報道,冬季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效率趨,使得今年春節期間風光電全台總電力系統中佔比可能突破30%。
《風傳媒》專欄文章分析,當局遺餘力發展綠電,再生能源發電過剩時儲能設施沒有及時跟上。
目前法令允許電力公司棄再生能源,所以他們只能依賴傳統能源,這導致了電壓上升。
政府負責推動再生能源政策,執行過程中破壞了海岸和魚塭,同時產生了大量官商勾結黑金利益。
儘管政府強調供電重要性,但這些措施解決問題。
社交媒体上,一位有媒体经验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了过去一年中一些困扰。
春节期间有长假,但回家后担心家中电器。
”台電表示,停電是於逢甲夜市用電量超過負荷,導致供電設備變壓器無法承受而損壞。
2017年2022年期間,台灣停電問題困擾著該地區產業發展和居民日常生活。
從“8·15停電”事件開始,到2021年5月兩次停電,到2022年3月造成超過500萬戶全台停電事件,以及2022年7月無預警停電發生,這些電力問題成為了台灣人民一個無法擺脫困境。
儘管台局濟主管部門負責人努力進行調度,民眾擔心,生怕停電困擾發生。
台電只能祈禱老天爺幫忙,希望天氣不要變得更糟。
台灣供電系統以備轉容量(即當天實際可調度發電量扣除使用後剩下餘量)作為電力盈缺指標。
當備轉容量率於6%,會亮起象徵“供電警戒”橙色燈號,介於6%10%之間,象徵“供電吃緊”黃色燈號。
《風傳媒》引述台灣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梁啓源分析,近年來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執行率有所下降,同時燃氣電廠面臨供氣問題。
因此,預計未來三年台灣島內供電系統備轉容量率於10%。
他表示,隨著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增加,夜間無法依靠太陽能發電,預計未來會出現夜間電力供應情況。
延伸閱讀…
預備備轉容量率維持3%。
即使只有一部大型發電機組發生故障,會導致電力供應中斷情況。
改寫後內容如下:
昨天晚上,蘇澳鎮突然發生了一次停電,持續了兩個時,2095戶居民帶來了影響。
於交通燈無法運作,整條路面變得一片漆黑,只能依靠車輛燈光照明。
這樣酷暑天氣下,有些人感到,索性走到室外,打開汽車空調來降溫。
23日晚8點左右,台中逢甲商圈突然發生了停電,持續了超過2個時,953戶居民帶來了影響。
當時正值夜市高峰時段,許多店家啟動備用發電機,並點起蠟燭來維持照明。
一些店家感到擾,抱怨說:“好不容易人潮開始湧入,結果停電了,這損失真是讓人心痛。
”台電表示,停電是於逢甲夜市用電量超過負荷,導致供電設備變壓器無法承受而損壞。
延伸閱讀…
台南和高雄連續兩天發生了無預警停電,導致超過8000戶受到了影響。
台北市,一條街巷隔台北民生東路三段、合江街一帶,最近深夜發生了一次停電事件。
這段時間,台灣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多個地區溫度超過了38度。
然而,這炎炎夏日,出現了毫無預警停電,讓當地居民感到困擾。
記得2017年,有一次記者在台灣駐點時,目睹了一場名為“8·15停電”災難,它影響了整個台灣17個縣市,以及688萬用戶。
但是令人是,了5年時間,台灣電力危機並得到解決,反而變得。
台當局經濟部門近日公佈新版電力供需報告預計,2023年台灣陷缺電危機。
新竹清華大學工程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推測,明年3月第二核電廠2號機除役。
這意味著電力供應報告中備用容量扣除這部分電力。
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供電危機。
過去幾年間,台灣經歷過數次全島電,能源供應成為困擾產業發展、影響民眾生活因素。
台灣工商團體“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台灣供電、能源政策應該要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