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辛亥革命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1949年國民黨領導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後,國慶日「雙十節」和同在10月台灣光復節、蔣公誕辰紀念日一併包裝成「光輝10月」。
但過去20多年,隨著兩岸關係、國際大勢以及台灣社會認同等很多方面演化,「10月光輝」黯淡。
「雙十節」慶祝活動鮮少有中華民國字樣,而人們看到是凸顯台灣。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其討論台灣人身份認同現在和過去,「不如著眼未來」,想想台灣要如何定義「台灣人」。
今年9月台灣國慶籌備委員會宣佈,國慶「民主大聯盟、世界加好友」主題,展現民主台灣和世界精神。
委員會同時發佈了國慶主視覺「金光雙十」,圖案下方「民主大聯盟,世界加好友」字樣,有英文「TAIWAN NATIONAL DAY 2021」(台灣國慶日2021)。
這隨後招來一波「去中國化」批評聲音。
國民黨批評民進黨政府國慶相關活動導致國號、國旗「消失」,中華民國淪為配角。
國民黨聲明表示,今年是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第六個國慶,但慶祝中華民國國慶文宣,掛上「TAIWAN NATIONAL DAY 2021」,看不到任何「中華民國」字樣,民進黨用盡戲,蔡英文是「英文台獨」。
國民黨呼籲民進黨「避免意識形態治國,真誠面歷史」。
此後,國慶籌備委員會秘書長陳宗彥表示,後續相關設計「會有國旗、中華民國國慶」字樣。
國慶籌備委員會臉書專頁上發文表示,「半個多世紀淬煉,民主自由守護著台灣人安全,維持印太區域,因為民主價值,使台灣自信,能世界同行。
」國民黨此提出質疑,「半個多世紀」説法何而來,怎麼起算。
雖然有人認為大清王朝皇帝到貴族,是滿州人,不算漢人,所以道統部分是有爭議!應該是民國初年中國東北滿州國,那才算得上是繼承大清,但是因為當時統治者想要讓漢人歸順統治,因此會中華民族來涵蓋漢人人。
國民黨進一步指控,這是公然篡改中華民國有110年歷史事實,民進黨政府試圖偷渡台獨主張應該譴責。
不過台灣目前主流民意而言,110年前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歷史,中華民國是1945年來到台灣。
1911年中華民國南京宣告成立時,於清政府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了日本,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直至1945年日本戰敗。
後來,日本在台灣受降日10月25「台灣光復節」。
以前台灣兩蔣統治時期,10月稱為「光輝十月」,既有10月10日雙十節,有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到了10月31日有蔣公(蔣介石)誕辰紀念日。
那個年代寫文章時候提及蔣公,前面要一個字以示。
當時,日子沒到10月,總統府前廣場和道路,以及各公家機關建築物早早搭起木造牌樓,漆成紅色並寫上「中華民國萬歲」、「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政治標語,家户門前掛起國旗,旗海飄揚,整整一個10月街頭巷尾是張燈結彩慶祝氣氛。
但是台灣民主化後,「光輝十月」變得。
幾次政黨輪替下來,現在10月只剩下雙十節要辦點慶祝紀念活動,但和百多年前建立中華民國關係來。
在台灣過去尊稱”蔣公”蔣介石領導下,”反攻大陸”概念一度深入人心。
那個光復節提了。
1945年國民黨戰敗日本政府手中接收台灣,一年多後發生了「二二八事件」,後來有持續數十年「白色恐怖」。
對那些受害者而言,光復節沒什麼慶祝。
不要説蔣公誕辰了。
這個紀念日早在2007年台灣政府修法廢除,現在台灣各界蔣評價有許多爭議,推動原歷史「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台北中正紀念堂列為第一優先處置任務。
現今台灣人如何看待雙十節反映出台灣人身份認同變化。
如果説,過去「光輝十月」代表是中華民國認同,現在是於強調台灣主體意識。
最近包括《中國時報》,《時報》多家台灣媒體報道了台灣好多中學生孫中山是誰知道消息。
引起了許多人批評學校歷史教育「去中國化」導致新一代年人過去歷史、瞭解孫中山和中華民國關係。
以前兩蔣統治時期,台灣學生作文寫到「國父孫中山」,前面一個字表示尊敬;聽到這個名字時候,站著要、坐著要端正挺胸。
但隨著1990年代後台灣民主化歷程,學校歷史教育過去「中華」思想轉變,認識台灣出發點,然後是東亞、亞洲和全世界。
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20年選後三份民調結果顯示,「偏向台灣獨立」擁有27.7%支持度,是「近30年來」。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日?還是國民政府、盟軍佔領日?光復節背後歷史爭議,身台灣人要知道。
(圖/方格子提供)
大家記得10月25日是什麼日子嗎?沒錯光復節,以前可是會放假一天國定假日呢!沒有放假了後,還有人記得這個日子嗎?不過現在台灣人,於這個節日,可是有許多複雜情緒呢!你説這天是光復節時候,會有另外一羣人説:「啊!這是佔領日拉!」或是「這是劫收日拉!」那問題來了!是光復?佔領?還是台灣中華民國搶走了呢?讓我們來聊聊,光復節爭議背後,層台灣主權問題吧!以前,現在光復節,它全銜稱為「台灣光復紀念日」,那什麼這一天要用台灣光復這幾個字呢??因為當初是慶祝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手中拿回台灣日子。
民國34年10月25日,中方派出當時台灣省行政官-陳儀,負責擔任受降代表,日方是末代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日本陸軍第10方面軍司令官),他擔任降方代表,儀式地點台北公會堂(今台北中山堂);並舉行受降儀式簽署受領文件,雙方各持簽好文件後,這一天正式宣告台灣脱離日本統治,並且回歸中國。
紀念這一天,民國35年10月18日,台灣省行政官公署公告,10月25日法定假日,機關學校休假一天,這「台灣光復紀念日由來」。
前面介紹了台灣光復節歷史脈絡,接著我們來聊聊「光復」這個詞吧!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説法,光復意思,「失去收回」意思,所以光復台灣,原本失去台灣,現在收回台灣意思,那地方來了,中華民國1911年,武昌起義才出現,1912年才正式開國,但是台灣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領土了,中華民國,一秒鐘沒失去台灣阿!那怎麼會是光復呢?這來聊聊「道統」這個概念了,國族主義概念,藉由語言、文化歷史,讓人民建立背景認同感,清朝末年,國家面列強入侵,人民抵抗外敵,凝聚出「中華民族」這個國族主義概念,並藉由漢代司馬遷《史記》以來,帝王繼承順序,説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國家「道統」,建構出中國「國史」,中國史所教內容拉,其中史學家錢穆《國史大綱》,建構「中華民族」歷史書籍。
而其當時日本凝聚他們國家國族主義,所以日本帝國憲法第一條,才有「天皇萬世一系」這個説法出現。
1945.10.25-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前述《命令第一號》,日本領土台灣台北,盟軍受降代表中華民國蔣介石特派受降代表陳儀投降。
日本包餃子爆賺9億,卻只留給自己破洞塌塌米…百歲台獨革命家史明,私生活曝光洗筷子整把來回搓!小心大量細菌殘留,正確清洗、消毒方式曝光台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稱光復紀念日,定於10月25日,是中華民國政府主張台灣於1945年當日光復而制定紀念性節日[1][2][3]。
1945年10月25日,台灣地區受降典禮,於上午10點台北公會堂(現台北市中山堂)舉行。
降方大日本帝國屬第十方面軍,代表為日本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而陳儀軍代表盟邦領蔣中正將軍受降[註 1]。
同日,台灣省行政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設於原台北市役所(即現今行政院院址)。
翌年(1946年)10月18日,台灣省行政官公署頒佈命令,訂定受降典禮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
台灣省城隍廟建立後,廟方能戒時期順利幫城隍爺慶生,慶祝「台灣光復」形式申請集會遊行[5]。
2000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修訂《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包括光復節內許多節日均取消放假[6][7][8]。
學者範世平認為大部分台灣民眾此節日感到冷漠[9]。
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
不能忘,思量,不能忘,思量。
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
有錢買情意,有錢買爹孃,
今朝天和地,八年血戰不能忘。
不能忘,思量,不能忘,思量。
您好,歡迎您我們探究台灣光復、認識相關事實,瞭解什麼我們會説台灣光復是個需要釐破解謊言。
台灣光復這個詞,是中華民國政權 1945 年創造,於表達「本中華民國領土日本非法佔殖民統治『台灣(含澎湖)』,重回祖國中華民國懷抱,擺脱黑暗重獲『光』,恢『復』原本中華民國領土地位」意涵。
換言之,中華民國政權眼中,因為 1895 年《馬關條約》日本(日本帝國)中國(大清帝國)搶走台灣(含澎湖),成為中國(中華民國)領土,「台澎成為中國領土」意思。
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台北公會堂(今天中山堂)舉辦受降典禮,接受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投降 1945 年 10 月 25 日稱「台灣光復日」,主張台灣(含澎湖)領土主權那一天移轉到中國(中華民國)手中,後來並這一天訂為「台灣光復節」,中華民國政權內政部於 2000 年 12 月 30 日發布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以前,是中華民國政權「國定假日」。
「台灣光復日」英文中寫成 Taiwan Retrocession Day。
retrocession 是國際法上表達「領土割讓」詞彙 cession 基礎衍生出來詞彙。
加上代表「反向」字首 retro-,retrocession 想表達,是「原本A國割讓B國領土,B國反向割讓回A國,從而回復到最初割讓前狀況」意思。
不過,雖然 retrocession 看似是 cession 這個國際法詞彙基礎衍生出來詞彙,國際法中,並沒有所謂 retrocession 這樣概念。
cession cession,割讓割讓,國際法中並沒有割讓領土雙方先前關係而刻意採用詞彙。
因此,retrocession 其實並不算是國際法上詞彙。
總之,台灣光復及其英譯 Taiwan retrocession 所要表達意涵「之前中國(大清帝國)割讓出去領土台灣(含澎湖)回到中國(中華民國)手中」。
但若發生歷史及國際法角度去檢視中華民國政權説台灣光復話,會發現實際情況不是這麼一回事,而讓台灣光復成一個謊言。
「台灣光復日」英文中寫成 Taiwan Retrocession Day。
retrocession 是國際法上表達「領土割讓」詞彙 cession 基礎衍生出來詞彙。
加上代表「反向」字首 retro-,retrocession 想表達,是「原本A國割讓B國領土,B國反向割讓回A國,從而回復到最初割讓前狀況」意思。
不過,雖然 retrocession 看似是 cession 這個國際法詞彙基礎衍生出來詞彙,國際法中,並沒有所謂 retrocession 這樣概念。
cession cession,割讓割讓,國際法中並沒有割讓領土雙方先前關係而刻意採用詞彙。
延伸閱讀…
因此,retrocession 其實並不算是國際法上詞彙。
總之,台灣光復及其英譯 Taiwan retrocession 所要表達意涵「之前中國(大清帝國)割讓出去領土台灣(含澎湖)回到中國(中華民國)手中」。
但若發生歷史及國際法角度去檢視中華民國政權説台灣光復話,會發現實際情況不是這麼一回事,而讓台灣光復成一個謊言。
如果您接受過中華民國政權「國民義務教育」話,相信於台灣光復這四個字陌生。
而且,絕大多數接受過前述「國民義務教育」人,因為往往成為堂堂正正中華民國國民」、認定中華民國是自己國家,所以會去質疑中華民國政權關於台灣光復的説法。
那麼,中華民國政權是如何建構台灣光復理論基礎呢?中華民國政權主要是採取《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及《日本降伏文書》這三份國際文書基礎三段論法:
美、英、中三國於 1943 年 12 月 1 日發表《開羅宣言》中,提到「三國之宗旨,剝奪日本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一切島嶼,使日本竊取於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羣島,歸還中華民國。
」
美、英、中、蘇四國於 1945 年 7 月 26 日發表《波茨坦宣言》第八項中,提到「《開羅宣言》條件實施,……。
」
日本於 1945 年 9 月 2 日簽署《降伏文書》中,提到「……,茲接受美、中、英三國政府首領於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波茨坦所發表,其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所加入公告所列舉條款。
」
於是,中華民國政權主張《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及《日本降伏文書》內容,「日本具有台灣、澎湖羣島歸中華民國『法律上義務』」,而且日本 1945 年 10 月 25 日在台灣台北公會堂,「透過中華民國所派出受降代表陳儀投降,台灣、澎湖羣島領土主權歸中華民國,所以台澎 1945 年 10 月 25 日就回復成中華民國領土,於是有了台灣光復。
而中華民國政權證明台灣光復是、讓學生相信台澎領土主權那一天移轉中華民國國政權,所以會「國民義務教育」課本裡,放入下面這樣圖片:
貼著「慶祝台灣光復」牌樓
牌樓中段寫著「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會場」
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左)交付他簽署「命令受領證」陳儀(右)照片
不是説眼見、有圖有?既然有照片了,那台灣光復吧?台澎領土主權有 1945 年 10 月 25 日回歸中華民國政權手中吧?
確,確實有照片沒錯,這些照片是,不是事後捏造。
但問題出在這些照片呈現並不是全貌,而且有錯誤資訊。
中華民國政權並沒有告知當時狀況,而是選擇性地呈現自己説詞影像,並可以協助大家瞭解實情資訊徹底掩蓋掉。
中華民國政權其「國民義務教育」教材中呈現 1945 年 10 月 25 日受降典禮方式,上面這張圖表達。
選擇性地呈現資訊,往往會使人實際狀況理解產生扭曲,而資訊提供者想要傳達訊息信以為。
而中華民國政權選擇性呈現台灣光復之所以會成為造成危害世紀謊言,並不是因為照片裡那些牌樓存在,或台灣總督安藤利吉交付命令受領證陳儀是,而是因為中華民國政權隱瞞了「能讓我們知道資訊」,而讓我們資訊情況之下,誤以台灣光復是,進而做了許多會使我們受到錯誤決定。
謊言有人相信才能造成揭穿謊言會有人相信
於是,中華民國政權主張《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及《日本降伏文書》內容,「日本具有台灣、澎湖羣島歸中華民國『法律上義務』」,而且日本 1945 年 10 月 25 日在台灣台北公會堂,「透過中華民國所派出受降代表陳儀投降,台灣、澎湖羣島領土主權歸中華民國,所以台澎 1945 年 10 月 25 日就回復成中華民國領土,於是有了台灣光復。
而中華民國政權證明台灣光復是、讓學生相信台澎領土主權那一天移轉中華民國國政權,所以會「國民義務教育」課本裡,放入下面這樣圖片: 不是説眼見、有圖有?既然有照片了,那台灣光復吧?台澎領土主權有 1945 年 10 月 25 日回歸中華民國政權手中吧? 確,確實有照片沒錯,這些照片是,不是事後捏造。
但問題出在這些照片呈現並不是全貌,而且有錯誤資訊。
中華民國政權並沒有告知當時狀況,而是選擇性地呈現自己説詞影像,並可以協助大家瞭解實情資訊徹底掩蓋掉。
中華民國政權其「國民義務教育」教材中呈現 1945 年 10 月 25 日受降典禮方式,上面這張圖表達。
選擇性地呈現資訊,往往會使人實際狀況理解產生扭曲,而資訊提供者想要傳達訊息信以為。
而中華民國政權選擇性呈現台灣光復之所以會成為造成危害世紀謊言,並不是因為照片裡那些牌樓存在,或台灣總督安藤利吉交付命令受領證陳儀是,而是因為中華民國政權隱瞞了「能讓我們知道資訊」,而讓我們資訊情況之下,誤以台灣光復是,進而做了許多會使我們受到錯誤決定。
若史實及國際法角度,前述中華民國政權版本「台灣光復」並存在。
至於台灣日本戰敗投降後,是如何成為中華民國政權治理地方,以及中華民國政權台澎之間是什麼關係,實際情形是這樣:
1945.08.15-日本天皇玉音放送,宣佈日本帝國「無條件盟軍投降」。
1945.09.02-日本天皇及政府簽署停戰協定《降伏文書》,後,盟軍總司令 (SCAP,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第一號指令》(Directive No. 1) 指示日本政府公佈《命令第一號》(General Order No. 1) 。
該號命令第 1 點 a 項明白指出「中國(滿洲除外)、台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法屬印度支那境內日軍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應向蔣介石大元帥投降。
」。
1945.09.09-日本帝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前述《命令第一號》,中華民國南京,盟軍受降代表中華民國蔣介石特派受降代表何應欽投降。
1945.10.25-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前述《命令第一號》,日本領土台灣台北,盟軍受降代表中華民國蔣介石特派受降代表陳儀投降。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成立「台灣省行政官公署」同日開始「盟軍佔領機構」法律上身分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等待台澎戰後處置確定。
1947.02.28-中華民國軍隊盟軍佔領日本領土台澎屠殺當時具有日本國籍台澎住民,史稱「二二八屠殺」,後並「清鄉綏靖」名義殺害台澎本土菁英、知識分子及意見領袖。
中華民國軍隊台澎犯下二二八屠殺本質上,並非中華民國國軍屠殺中華民國國民,而是身為佔領者中華民國軍屠殺日本領土台澎上日本國民,為「跨國大屠殺」。
1947.05.17-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官公署改制為「台灣省政府」,但並未改變該機構「盟軍佔領機構」性質。
1949.10.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建政」,中國這個主權國家出現原本中華民國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兩個中國政權爭奪代表政府「一中兩政權狀態」。
1949.12.07-中華民國政權行政院通過決議,將中央政府遷移到盟軍佔領地台澎,成為流亡政權。
1951.09.08-日本48個盟軍成員簽署《舊金山和》,其中第2條b項明訂「日本放棄台灣、澎湖羣島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要求。
」,這表示日本願意放棄台澎領土主權,但台澎領土主權移轉任何國家,台澎領土主權歸屬和生效後處於狀態。
1952.04.28-《舊金山和》生效,日本正式放棄台澎領土主權,使台澎法律上正式處於「領土主權歸屬」狀態。
於台澎戰後處置沒有確定,所以中華民國政權繼續《命令第一號》中安排,執行其盟軍成員佔領代管台澎任務。
1952.04.28-中華民國政權中國代表政府身分,與日本簽署《中日和》,其中第2條明訂「茲承認公曆一千九百五十一年九月八日美利堅合眾國金山市簽訂日和平條約 (以下簡稱金山和) 第二條,日本國業放棄於台灣及澎湖羣島以及南沙羣島及西沙羣島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要求。
」,這表示中華民國政權願意接受《舊金山和》中使台澎領土主權歸屬安排。
1952.08.05-《中日和》生效,中國這個主權國家日本之間戰爭關係正式結束,且中華民國政權代表中國這個國家正式接受《舊金山和》中使台澎領土主權歸屬安排。
簡單説,史實及國際法角度,台澎法理地位、及中華民國政權台澎之間關係是這:
台澎領土主權屬於任何國家。
處於「領土主權歸屬」狀態,中華民國政權取得台澎領土主權。
中華民國政權自 1945 年 10 月 25 日開始,前述《命令第一號》中安排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
中華民國政權於 1949 年 12 月 7 日流亡它盟軍佔領代管台澎,成為流亡政權。
您可能會問,若台澎領土主權處於「領土主權歸屬」狀態屬於任何國家,那誰有權可以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答案:
所有簽署並批准《舊金山和》及依該和第 26 條日本簽署和同盟國成員國:並接受「讓日本放棄台澎領土主權但決定歸屬對象」這項安排參與者身分、一起對台澎領土主權歸屬進行後續安排。
所有《舊金山和》生效前具有日本國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原日本殖民地台澎住民及其後代」身分,基於二戰後「去殖民化」國際共識,原殖民地住民身分行使決權,決定原日本殖民第台澎領土主權歸屬。
,期待二戰盟軍成員集結一起來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有點實際,而且掌控權顯然台澎人民手上,任人宰割不是個選擇。
所以,台澎領土主權當前法理地位,方法,「原日本殖民地台澎原日籍住民及其後代」行使自決權來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例如直接台澎領土範圍建立一個主權國家,並接納所有目前中華民國政權治下地區(台、澎、金、馬、東沙)居民成為這個主權國家國民。
簡單説,史實及國際法角度,台澎法理地位、及中華民國政權台澎之間關係是這:
台澎領土主權屬於任何國家。
處於「領土主權歸屬」狀態,中華民國政權取得台澎領土主權。
中華民國政權自 1945 年 10 月 25 日開始,前述《命令第一號》中安排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
中華民國政權於 1949 年 12 月 7 日流亡它盟軍佔領代管台澎,成為流亡政權。
您可能會問,若台澎領土主權處於「領土主權歸屬」狀態屬於任何國家,那誰有權可以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答案:
所有簽署並批准《舊金山和》及依該和第 26 條日本簽署和同盟國成員國:並接受「讓日本放棄台澎領土主權但決定歸屬對象」這項安排參與者身分、一起對台澎領土主權歸屬進行後續安排。
所有《舊金山和》生效前具有日本國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原日本殖民地台澎住民及其後代」身分,基於二戰後「去殖民化」國際共識,原殖民地住民身分行使決權,決定原日本殖民第台澎領土主權歸屬。
,期待二戰盟軍成員集結一起來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有點實際,而且掌控權顯然台澎人民手上,任人宰割不是個選擇。
所以,台澎領土主權當前法理地位,方法,「原日本殖民地台澎原日籍住民及其後代」行使自決權來決定台澎領土主權歸屬,例如直接台澎領土範圍建立一個主權國家,並接納所有目前中華民國政權治下地區(台、澎、金、馬、東沙)居民成為這個主權國家國民。
有囉!證據呢!只是在中華民國政權刻意隱瞞之下,大多數人基本上沒機會看到。
以下是一些您可能看過資料:
日本中國南京投降時降書
降書第二項,明白寫著「聯合國統帥第一號命令規定『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台灣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內日本全部陸海空軍輔助部隊應向蔣委員長投降』」。
由此可知,台灣日軍確實是前述盟軍總司令《第一號指令》所附《命令第一號》第 1 點 a 項要求指定盟軍受降代表蔣介石投降。
(註:中華民國當時 Allied Powers 翻譯聯合國,後來改稱同盟國)
降書後一頁,明白寫著身中國戰區統帥特級上蔣中正特派代表何應欽,是「代表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列顛聯合王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並日本作戰其他聯合國利益接受本降書」,因此,儘管蔣介石及他代表何應欽是中華民國軍官,但他們是「中、美、英、蘇及其他日作戰同盟國成員利益」接受日軍投降,而不是只為了中華民國利益接受日軍投降。
換句話説,日本中國戰區投降,不是中華民國投降,而是擔任盟軍受降代表中華民國領投降,日本投降對象是同盟國,而不是中華民國。
而如果中國本土中華民國領投降日軍是同盟國投降了,當時日本領土台澎中華民國領投降日軍可能是隻中華民國投降,而是同盟國投降。
(註:中華民國當時 Allied Powers 翻譯聯合國,後來改稱同盟國)
以上幾張圖證明中華民國所宣稱「日本中華民國投降」中國本土不是真話。
因為中華民國派去受降領全都只是同盟國代表,無論中國、台灣是南北緯十六度以北,日軍自始投降對象是同盟國!
台北公會堂受降典禮照片
可後方牆上看到英、中、美、蘇四國國旗,不是只有中華民國國旗。
可柱上看到美、英、中、蘇四國國旗,中間國民黨黨旗及中華民國國旗意指代表盟軍受降是中華民國代表。
照片右側可看到寫著「盟軍代表席」,坐是其他盟軍成員派來見證代表。
以上幾張圖進一步證明中華民國於 1945 年 10 月 25 日台北公會堂舉辦受降典禮,是盟軍代表身分接受日軍投降,日本盟軍投降,而不是中華民國投降。
如果日本只是中華民國投降,沒有掛出其他國家旗幟!而既然日本是同盟國投降,中華民國要如何透過代表同盟國受降來取得台澎領土主權?
看到這裡,相信您應該開始質疑台灣光復性了。
接下來您可能會問是,就算台灣光復 1945 年並沒有發生、台灣光復存在、是個謊言好了,那是七十幾年前事了,現在大家中華民國(台灣)政權治理之下,不是過得嗎?台灣光復是真是假,有嗎?它有造成什麼問題嗎? 有!有!這可大了!事實上,我們可以説今天台灣及台灣人國際社會、國際組織遭遇到一切困境,乃至於台灣海峽對岸那個「鄰『國』」止息「武統」威脅及壓迫、騷擾,舉步維「轉型正義」及「司法改革」,全部都是台灣光復這個世紀謊言衍生出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