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稱屬相,是中國和東亞地區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出生年十二種動物,統稱十二生肖或十二屬相。
生肖週期12年。
每一人其出生年有一種動物作為生肖。
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於天,以紀十二辰,七曜統之,因此十二生肖陰陽五行觀念浸染,成為民間宗教信仰一部分。
中國時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屬相,稱十二生肖。
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相沿而廢耳。
(趙翼《陔餘叢考》)其記載見於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
生肖本是於紀年一套符號,是古代天文曆法一部分,後來成為了普遍人們認同生肖曆法。
中國古代哲學觀是「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為宇宙本」,認為陰陽五行決定了世間萬物生存發展,他們認為,日月是陰陽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萬物本,合為七曜,日、月、星辰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稱七曜,舊時用來稱一個星期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為星期一,其餘類推。
老虎吼,兔子抖三抖。
生肖觀念在民間出現後,它隨著算命術盛行民間流傳不衰,民間迷信認為,五行中每一種要素是制約,人一生會產生影響。
人們可以利用五行要素來協調,使自己生活及事工作能順心如意。
民間生肖動物列為陰陽兩類,與五行應,從而生成一套生肖決定命運算命術。
同時民間認為生肖屬人性格有著某種關係,即使同一屬相人,於出生時辰,性格、命運會各異。
生肖信仰中一部分是中國人本命年觀念。
漢民族本命年是十二生肖循環復推出來,它十二生肖。
一個人出生那年是農曆什麼年, 那麼後每到這一屬便是此人本命年,於十二生肖循環復,12年,人們遇到自己本命年,這樣推出,人生本命年12歲、24歲、36歲、48歲、60歲……。
延伸閱讀…
民間認為本命年年,需要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漢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時,不論大人小孩要買腰帶繫上,稱為「扎」,小孩要穿背心、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十二生肖,即十二屬相,是古代十二地支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我國有著文化傳承歷史,古人認為生肖屬有著運勢,故而生肖屬個人運勢有著關影響,於是十二生肖劃分陰陽五行,而五行中每一種要素是制約,通過生肖預測性格命運算命理論由此誕生。
十二生肖於數年紀歲,寄託著吉祥祝福,所以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仍盛行不衰,是我國影響羣眾性傳統民俗。
老鼠前面走,跟著黃牛。
老虎吼,兔子抖三抖。
延伸閱讀…
天上龍遊,地上蛇扭。
馬兒路邊溜,羊兒過山溝。
中國時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屬相,稱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每十二年一輪換,與天干相配,則六十年一輪換,稱六十花甲。
十二生肖是代替十二地支、用來表示人們出生12種動物,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戊狗、亥豬。
生肖是一種古老紀年法,稱十二屬相,是中國人特有一種表示出生時間方式,於西方黃道十二星座。
生肖觀念在民間出現後,隨著算命術盛行民間流傳不衰,古人認為,五行中每一種要素是制約,人一生會產生影響。
人們可以利用五行要素來協調,使自己生活及事工作能順心如意。
古人生肖動物列為陰陽兩類,與五行應,從而生成一套生肖決定命運算命術,同時古人認為生肖屬人性格有著某種關係,即使同一屬相人,於出生時辰,性格、命運會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