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之一 |乾為天卦的象徵意義 |乾卦卦象 |【乾卦卦象所象的是】

物有萬物,古人符號作以對應和歸類。

物形、形狀、物大小、以及事物聯繫起來,構成一個組合體。

但無論怎樣組合,有它規律存在。

只要記住八卦取象可以知道事物應歸類於什麼卦。

這節課開始我們講解八卦象意。

今天我們來講講乾卦,乾卦象:乾卦上、中、下三爻是陽爻,全陽卦象。

因此有陽中之陽、中意思。

乾卦位置:先天八卦正南,後天八卦西北。

陽性能量波達到時候,它物反。

那麼於國家而言,乾卦代表一國主,如國家元首、總統、國王,可以引申上層人物及有領導地位人物。

乾卦代表人物性格:具有乾卦特性人具備這樣性格:、威武、、、。

古代帝王如堯、舜、禹即如此。

但當乾卦制,即受到沖剋時,人物性格會變成剛愎自用、霸道、具有掠奪性……如項羽、希特勒。

上回書我們回顧了周易成書歷史,總結了我學易路上走過彎路,接下來兩個多月時間,我這些年來,我學習、參悟周易64卦卦象心得分享給大家,以期對大家有所啓發和幫助。

乾卦六爻,,是六段橫線由下向上遞升組成卦爻符號,每段橫線,叫一爻,它最下面那條橫線叫初爻,因為是陽爻,所以叫初九爻,然後,由下向上,為九二爻、九三爻、九四爻、九五爻,第六爻叫九六爻,而叫上九爻。

乾卦六爻中,初九爻和九二爻,最下面那兩爻象徵地;九三爻、九四爻,中間那兩爻象徵人世間;九五爻和上九爻,最上面那兩爻象徵天,這六爻象徵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充滿着陽爻,所以乾卦卦象陽體,是宇宙間陽性能量波,它象徵着陽剛、力量。

乾卦基本卦象是天,它有圓、君、父、馬、龍三十多種卦象,它了我們想象空間,比如天圓地方天圓,君臣父子君父,龍馬精神龍馬。

乾卦卦象我們是圓、是、是權威、是男人陽剛,是龍馬奔騰進取。

歸其一點,乾卦卦象是一種宇宙間陽性能量波,這種能量波存在形式變幻無窮,它或者物象形式讓我們能夠感觸到;或者它意象形式活躍我們想象中、夢境中;或者它暗物質形式讓我們無從察覺,但它無時無刻地穿越我們身體,活躍我們周圍。

乾卦《象傳》曰: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潛龍,陽下見龍田,德施普日乾乾,反覆道或躍淵,進無咎飛龍天,人造亢龍有悔,盈不可它描述是乾卦卦象體現宇宙陽性能量波,投射到世俗人間,投射到人身上呈現象。

它告訴我們,天道,你身上注入了能量,你具備了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社會做貢獻潛能力,你可以順應天道,奮發,自強不息,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君子。

同時告訴你這個宇宙陽性能量波是一個由小到大,疊加積累過程,從能量時初九爻潛龍,到增大九二爻見龍田,到九三爻日乾乾、九四爻或躍淵、九五爻飛龍天、上九爻亢龍有悔,能量一步步疊加,直到達到而亢龍有悔。

乾卦“卦辭”和“彖傳”,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了影響,歷代皇帝太和、大明、貞觀、貞元、乾明、乾元、乾德、乾統、乾亨、乾隆年號。

它告訴你,具備多能量,去做多事,沒有金剛鑽攬瓷器活; 有了能量,但大才小用,進取,去爭取做和能量事情;能量不到,勉強身居高位,難以勝任,德配位,會有事情發生;德要配位,這裏德,不僅是你德性,你能量。

即使你達到了高位,達到了乾卦九五爻位置,雖然有飛龍天榮耀,但暗藏着亢龍有悔隱患。

《周易》第一卦是乾卦。

現在很多人知道乾卦所代表精神是“自強不息”,而知道“自強不息”是建立瞭解規律基礎上。

乾道即天道,天道是日月循環,四季,週而復始。

人行應順應環境,該進進,該退退。

不管是“潛龍”還是“飛龍”,不失自強之道。

《周易》是一本“能彌綸天地道”天緯地書,要讀懂這本書,要乾卦入手。

因為乾卦不僅是第一卦,《周易》這本書命名和含義有直接關係。

有人説,《周易》命名與朝代有關,流傳《周易》是周文王羑里時定下藍本,後經周公、孔子補充而成,所以稱為《周易》。

這種觀點有道理,實際上並非如此。

中國古代原有“三易”,即《連山》、《歸藏》、《周易》,“三易”名,首卦含義有關,《連山》艮卦首,艮山,艮卦象兩山,故以“連山”二字命名;《歸藏》坤卦首,坤為地,萬物歸藏於地,故以“歸藏”二字命名;《周易》,首卦乾,乾天,而天之德莫大於有四時變,春夏秋冬,週而復始,無窮無盡,所以名《周易》。

乾卦“卦辭”是“元亨利貞”,這四個字即代表春夏秋冬循環。

乾卦有整體卦義,有每一爻含義。

其卦義,現代人熟悉是“自強不息”,這四個字出自“象傳”:“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象傳”是卦、爻象解釋卦辭或爻辭,前者稱“大象”,後者稱“象”。

延伸閱讀…

乾卦(六十四卦之一)

乾卦_百度百科

整體卦象(六爻卦)上下兩卦(三爻卦)組成,故“大象”是組合象來進行解釋。

乾卦上卦是乾,下卦是乾,乾天,但天只有一個,兩個乾卦組合在一起,不能理解成天有二日,只能理解成天體運行有反覆性,即日復一日,休止。

《象傳》這種現象解釋成“天行健”,並奉勸“君子”應當效法天運行,自強不息,進取。

值得注意的是,“自強不息”於一味,“自強”是建立規律基礎上,天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階段,或起或落,或得意或失意。

《周易》所述“自強不息”含義,是強調人要處境及時調整心態和行為,該進進,該退退。

對乾卦“卦辭”作出解釋,不僅有“象傳”,有“彖傳”和“文言”。

這些篇章文辭,意義,值得反覆玩味。

“彖傳”説:“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御天。

乾道變化,各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從“哉乾元”到“乃統天”,是“元”解釋。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兩句解釋“亨”。

“大明”以下“保合太和”,解釋“利”和“貞”。

乾卦“卦辭”和“彖傳”,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了影響,歷代皇帝太和、大明、貞觀、貞元、乾明、乾元、乾德、乾統、乾亨、乾隆年號。

延伸閱讀…

乾卦卦象,乾為天卦的象徵意義

【三分鐘易經】第十八講乾卦的象意

元朝國號“元”直接取自“哉乾元”,明朝國號“大明”有可能出自“大明終始”。

北京故宮有太和殿、保和殿,出自《周易》乾卦“彖辭”。

“文言傳”道德角度解釋“元亨利貞”。

“文言傳”説:“元者,善之長;亨者,嘉之會;利者,義和;貞者,事之幹。

君子體仁,足以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有些學者認為,這段解釋“卦辭”原義不符,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其實不然,《周易》行文,不管闡述天道是人道,象為,無一字無出處。

“元”為春生象,代表東方,五行屬木,與“仁”應,仁者,故稱元“善之長”;“亨”夏養之象,代表南方,五行屬火,與“禮”應,人人之間禮相待,“嘉會”;“利”為秋天象,代表西方,乃萬物各得其宜之時,五行屬金,與“義”應,故稱“利物,足以和義”;“貞”為冬天北方象,萬物收藏之時,屬水,與“智”應,智者能幹事,故稱“貞固,足以幹事”。

這段解釋,依易象天道推衍到人道,充分體現了《周易》“天人合一”理念。

先哲對乾卦“卦辭”深入闡釋,使我們懂得要“自強不息”,要知道如何“體仁”,如何“嘉會”,如何“利物”,如何“貞固”。

但這只是乾卦精神一部分,《周易》這本書處,既整體方面進行闡述,於細微,闡幽,彰往而察來。

整體含義往往體現“卦辭”上,行為指導,體現每一爻變化和含義上。

卦爻組成,爻有爻、陽爻,陽爻稱“九”,陰爻稱“六”。

乾卦六爻陽,為唯一純陽卦,故以天、日、四季象,其六爻龍象。

乾卦六爻“爻辭”下為:“初九:潛龍,。

”“九二:見龍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淵,無咎。

”“九五:飛龍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另外有“九:見羣龍無首,吉。

”《周易》所有卦中,只有乾卦和坤卦,附有“九”和“六”斷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