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萬年曆陰曆陽曆對照表 |2018年農曆3月20號是陽曆幾號 |【2018年5月5號屬那樣】

5日出生你覺敏鋭,喜愛冒險,渴望,樂於探索或嘗試新事物,對生活熱情。

這意味著你在生活中收穫甚多,旅行、變化和一些,可能導致你經歷看法和信仰改變。

5日出生人需要刺激生活,然後你要培養責任感,避免反覆、沈溺和傾向。

出生5日意味著你,需要學會忍耐和注意細節;如果能避免衝動或冒險行事,能獲得。

天資你適應力強,做事有目標有夢想,可是對自己信心,有礙發展。

家人面前可靠、肯擔當。

戀愛中是個受傷人,你懂得表達內心情緒,方明白你需要。

往往有一些女性特質。

這並不是指他們「娘娘腔」,缺少了一股男人味,而是指他們像女性細心、思維,十分斯文和,於異性和身邊朋友,十分關心。

這種男性怎麼愛出鋒頭,而且脾氣傾向於温馴,多半十分內斂,愛説話。

個性上隨和,和人能打成一片,所以人緣。

這種男性,往往會因多情而,博愛而傷神。

他受氣氛感染而動情,有可能同時多人產生感情,所以矛盾和中掙扎。

單戀和暗戀機會很多。

這種男性感情雖,有表達勇氣,所以精神上會承載許多壓力,歸咎起來,是自己帶來。

這一天出生男人,感情道路上,會,不過覓得伴侶。

其實只要收起三心二意專情毛病,定下心來,會有可能覓得,如果像花蝴蝶飛來飛去,某個對象、瞭解,培養感情了。

、、喜愛幻想,而且柔情似水。

這樣女性,具包容性,個性上十分宏大量,眼光看得十分遠,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耿耿於懷。

她懂得適時做出讓步,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甘之如飴。

這類型女性,可靠,思想趨於傳統。

不過這種女性,有內心一面。

而有力性格,透過母性精神而嶄露出來,所以是那種臨危不亂,困苦和多變環境中,反而能人。

這樣女性,喜歡和諧,於生活要求十分隨興,沒有野心勃勃自我要求和外企圖心。

她受外界氣氛感染,心思十分敏鋭,能關注到他人需要。

你是一個生命鬥士,會所有事情奮鬥;童年與青少年時期,因為你這種勇士性格,所以招致多紛爭和困擾。

你個性突出,於個人評價和定位,並那麼在意別人你見解和想法。

於自我生命掌握有意志和慾望,説,你認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主人。

你有一種個性美,是標準急性子;如果能夠控制一下脾氣,凡事三思而後行,攀達生命*峯,成為領導者,完成理想事業。

你生日數字和9,受到火星影響,與出生於4月、11月人,彼此有吸引力。

2月5日出生人,大部份行為舉止會保持。

他們具有一種令人折服氣質,即使是安詳之中,會表現出他們認真執著。

他們言辭像行那樣地具有説服力,但是這一天出生人具有令人放心處事態度,這代表他們是當中可以託付人。

他們言辭上天份是而直接方式表現,而且具有魅力創意想像力。

這一天出生人自己所處情況具有洞察力。

並不是所有人會地信服他們,因為他們己見看法可能會引起對立,而他們自信有點心直口快態度,會一些人。

今天出生人別人一次機會,去傾聽瞭解他們想法。

如果別人他們有了誤解,會地澄清或解釋。

因此,今天出生人應該要熟練於撫平爭端,多花一點時間深入地解釋自己意圖,後要表明自己願意傾聽別人意見一起合作意願。

水瓶座人愛情憧憬。

所以,這天出生人應該地對待自己關心人,就算他們、有怪癖,或是有需要。

啦!因此會嘗到幻想破滅痛苦。

不過,你好像認為這種悲劇性結局,是羅曼蒂克愛情中會出現狀況,所以算是一種體驗。

所以水瓶座人好像有一個特點:他們擅長愛一個人,並且於性這方面,好像。

水瓶座人所有人類奉獻博愛精神,其要你一個、一個地去別人打交道,毋寧讓你去面眾人。

雖然你擅長於表現你愛,但是卻博得眾人喜愛。

一種好像你知道別人知道秘密氣氛中,若能搭配服裝和飾物,你會展現出迷人魅力,吸引別人接近。

如果要結婚話,找一個有家庭觀念,喜歡照顧別人人對象,彌補你喜歡沈迷於幻想,問世事毛玻而且這樣對象會覺得你具有他無法抗拒魅力,彼此可以得,過著會厭倦生活。

物質不是本日生人而言,勞不奔波賺取大量財富,以及儲蓄大家產生活方式,並以然。

但是因為他有卓越知性創造力,所以金錢往往變成副產品,所以,要本日生人成為有錢人是十分可能事。

而水瓶座人只要有錢會樂,並且即使沒有錢不在乎,使本日生人特徵。

本日生人適合事具有創造性工作。

一成不變工作內容滿足你求新、求變心。

因為你腦筋動得,所以要你時間腦一件事上,你會覺得痛苦。

如果能夠克服性情癖性,可能成就大事業呵!頭腦加上創性、開闊胸襟及深具魅力人品,使你工作上得心應手。

本日生人事職業是:作家、導演、音樂家。

其它有很多人事演講家、傳教士、教師、政治家。

2月5日出生人可能會有期性問題,這是他們願意提及。

雖然整體上,但是會有一些問題,造成他們困擾。

他們身體會有方面或是一項主要系統如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淋巴系統或內分泌系統,是。

而這樣問題是因為自己造成。

找一個定期他們看病家庭醫師,診所或眾化醫療來得,這樣能夠提供持續性深入瞭解。

今天出生人要自己飲食有所節制。

要瞭解排除或減少物質是,例如煙草、酒精、糖份、動物脂肪或上癮性藥物。

於大部份人而言,運動是;而喜歡運動人,不論團體或一對一競賽性運動適合。

2月5日出生人,受到數字5水星影響,代表想法變化多端。

公曆2018年5月5日出生人命好不好?是什麼命?農曆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日出生人命運怎麼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農曆日期】 二零一八,三月,二十【今日干支】 戊戌,丙辰,丁酉【今日五行】 土土,火土,火金【八字納音】 平地木,沙中土,山下火出生於農曆三月:此月生人,前年六月受胎,節後出生。

志氣,內心,交際,腦智。

宏大量,事多忍耐,忍耐不如奮鬥,莫要錯失良機。

應修身,色情前程,為情色害良緣虞。

三十歲前逢盛運,財來財,有虛元實;四十歲後安然,凡事,不可。

福祿永。

詩曰:人心情懷,平生積得四方財,,猶如枯木遇春天。

出生於農曆二十:此日生人,刑剋上成多勞,心身多煩,波瀾,男人離祖,租業,親朋無靠,山外得財,有貴人助,晚景大幸,昌盛命。

2018年5月5日出生人出生於農曆戊戌年,天干戊,地支為戌,戊五行屬土,戌生肖狗,五行納音平地木,故為土狗。

所以,2018年5月5日出生人是土狗命。

2018年5月5日出生人出生人,土狗有藝術氣質,競爭,專門勾心鬥角工商業中發展,並不是他們體力或鬥志別人遜一籌,而是這個講究八面社會中,他們做法與性格無法一一迎合別人,另個人精神方面,承受世俗世情變化。

財運方面運勢理想,但要小心,因為會別人因金錢問題發生小爭執,這些是問題,而且賺錢數目會增加,經濟,如果自己有一些計劃,不妨着手進行,其效果往往會令你意想不到。

出生日天干,稱為日元、日主,是命中主。

您是 丁火 命。

2018年5月5日出生人出生人,

,信守義,但任性逞強,防止受騙,有時缺乏耐力,辦事易半途而廢。

不夠。

坐長生財、夜貴、文昌,主人,見識超羣,受人欽敬,另有叛逆創新性格。

喜好面子,多情重恩,緣份奇特;利官,初年勞累,身閒。

晚年興隆,子女有;女人吉昌,半夫半財,自立。

5日出生你覺敏鋭,喜愛冒險,渴望,樂於探索或嘗試新事物,對生活熱情。

這意味著你在生活中收穫甚多,旅行、變化和一些,可能導致你經歷看法和信仰改變。

5日出生人需要刺激生活,然後你要培養責任感,避免反覆、沈溺和傾向。

出生5日意味著你,需要學會忍耐和注意細節;如果能避免衝動或冒險行事,能獲得。

你信念及自我推動力,加上擅於分析,做事往往多於失敗,不過你,聽人言。

你善解人意,對家人及戀人表現出感同身受共鳴感,給予他們有力量精神支持。

是個不折不扣個人主義者。

他們十分獨立,天生喜歡拜託他人什麼,凡事會靠自己能力完成。

他們希望成為他人負擔或壓力,這種態度,充分反映感情觀裡。

這一天出生男人,能夠接受是獨立戀愛觀,和情人維持如友誼關係,即使若即若離不介意。

他們懂得獨立生存之道,能享受。

這樣男人,能夠自己一個人過得,並擅於他人分享自己心思和感覺,所以儘管表面上禮貌大方,其實人他瞭解,是多。

他內心世界,於許多人而言,是一個謎。

個性十分他們,會多表達自己感情,所以不要指望他會甜言蜜語。

於他人,存有戒心,心防,所以感情放在心中,處於單戀或暗戀狀態。

如果你想和這樣男人交往,不妨多費點心,留意他一些暗示,藉著言語和肢體動作上默契,把握住機會,他表白你心意。

外表上總是帶著一種神秘感,她讓人窺視她內心世界。

個性獨立自主,真性情星期六女子,和傳統小女人是,這種女性令人抗拒是,她歷練智慧。

外表冷艷、自持力重她們,內心澎湃,不到後關頭,會「我愛你」三個字説出口。

這種女性,令慕名男性望步。

不過如果欣賞這一類女性,不妨膽表達自己愛意,因為她們反應,會令你大吃一驚。

投入了一段關係,會馬上收起女強人面目,變成一個不折不扣女人,專心愛情主,並且努力使愛人歡喜。

她們人生歷練,而理智,心胸十分開闊,會像女孩子愛發小姐脾氣,或是凡事斤斤計,怨天尤人。

要她們愛上你,得讓她們信任你。

來説,你自己生俱來條件引為自豪,未來充滿了遠景和企圖心,個性獨立,希望受到任何人擺佈;只要是自己喜歡事情,會保留地付出一切,全力以赴爭取。

好像這一生該擁有足夠舞台,讓你所能地演出,你擅長於大眾面前表現自己,任何領域裡超前他人。

你眼睛是正前方望去,態度正面,受到大家和喜愛。

藝術領域裡、單位裡、社團裡能夠獲得聲名。

如果別人説你是隻社交花蝴蝶,那可是讚美辭哦!你重視聲譽,天生一個出的社交高手。

因為你生日數字是3,直接受到木星控制,所以你和出生於3月、12月人會有不可思議關係。

5月5日出生人是覺得自己負有教導、啟發別人使命,他們不管自己境況如何,覺得自己建議可以讓別人活得。

但這樣做結果是招來別人白眼,認為他們根本就是愛管閑事;不過,那些反彈人,後來往往會發現他們建議有用!這天出生人有智慧,他們會心思花假設或詭辯上,而是投注理論和實際思考上;而這他們認知工作真義。

他們有副牛脾氣,所以犯錯時,頭承認錯誤。

事實上沒如此,因為別人評斷他們會會,其他們面臨失敗或挫折時,是否具有振作力量。

這天出生人入主行為有時會讓朋友和家人感到壓力,而且他們讚賞他人風格。

然而,林鄭月娥於9月18日表示,自己完全可體會市民鐵路車站時間等候列車徬徨、憤怒及不滿之心情,不介意因此市民批評,但政府並無機制可以評估宣傳停工所致法律後果以及對各行業影響,宣佈停工並非負責任做法,故只能「呼籲」形式,請僱主諒解及包容風災過後交通情況未能夠時上班情況,不要發生一些要扣減人工或減勤工獎這些情況[130]。

而且人父母時,記得要讓子女感覺到,父母愛不是因為期待小孩能做什麼,而是不論子女長大如何改變,會愛他們。

今日生人貪戀性和愛。

他有同時要求性和愛,有時是對待這二者。

不過,不管怎樣,當生活中沒有性和愛時,他既無法滿足。

總之,獲得這兩者,他們燃燒著少見熱情。

受到這股熱情誘發能力變得,一但某人吸引,知道該如何停止了。

這日生人愛和性態度、,而且會羅曼蒂克方式來營造它。

戀愛,他會成為獻身、、熱情伴侶。

但是肉體方面,他呵!今日生人交傾向,但是他們認為這樣愛會有什麼妨礙。

只跟自己人發生性關係,對今日出生金牛座人而言是無法滿足,所以暴發婚外情。

這時,請想其它方法彌補自己伴侶吧!於伴侶,今日生人可以給予他功能,無法否定。

於家人他會表現出過保護深情摯愛。

今日人一日奪去生活上感,會完全失去生氣,但是這樣情況並出現。

當今日生人需要額外金錢時他原有運勢上可以充分發揮才能。

這日生人執著是物質上東西,而且周旋得。

因為他們本能知道,要獲得這些東西,做些什麼動作。

執拗、實際、、可靠,因此只要下定決心,要做事會。

實際上,應該可以存下生活財產和物質。

但是物質上存得夠多時,會有傾向,注意。

如果金融面投下過多注意力,會使自己創造力和感性變呵!商業和藝術是適合這天生人二大職業。

如果能同時這二職業方面發展,會有成績。

今日出生人金融相關方面運,是競爭手望其項背。

5月5日出生人應該要安排一下自己生活作息,讓工作、運動、飲食、性慾、休閑各方面得到。

他們會沈迷於其中某項事物,而犧牲了其它部份,所以,應該試著各種活動善加安排。

林鄭月娥,荊勳賢,GBS,JP(英語: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1957年5月13日—)[5],前任香港行政區行政官。

她取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後,於1980年加入港英政府成為政務主任,部門工作。

香港回歸後,她出任發展局局及政務司司長多個主要官員職務。

2017年參加行政長官選舉,777票當選[6]並成為香港首位女性行政官[7][8][9]。

行政官任內,她因推行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引發香港修例風波,加上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港推行《港區國安法》,引致美國政府施加一系列制裁[10],成為首位外國政府制裁香港官員。

[11]。

鄭月娥出生於香港島灣仔駱克道229號出生,她來基層家庭,父母是上海移民和香港人,接受教育[12][13],她家中排行第四,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14]。

一中七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讀。

[3]她灣仔板間房長大,把碌架牀上層用作書桌做功課,生活條件。

後來,隨著姐姐、哥哥出來工作,家裡環境改善,於1978年南豐新邨一筆過買了一個600多呎三房單位。

讀香港大學期間,鄭月娥清華大學交流團副團長赴北京交流,得到前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袁永熙接待。

林鄭月娥2017年參加行政長官選舉。

她競選時指出其母親是她學習榜樣。

其母親照顧一家七口起居飲食,還要照顧中風祖母,後來要照顧體弱多病外祖母及中風父親,得,但無怨言。

她父親耐性,祖母,有時要聽親戚們訴苦,母親是地承受。

[14]
學時期,鄭月娥是品學兼優模範生,在校擔任總領袖生[12][15]。

她學業表面,每次考試取得第一名。

她一次「失手」取得第四名而痛哭。

中學時期參加學校組織義工,探訪老人院、兒院及盲童院。

她中學同學孫慧筠説:「我認識Carrie外冷內,她擅於交際,凡事話説,倒是個願意做事人,不管你找她幫甚麼忙,只要違反她做人原則,她會幫你;而且她是玩得之人,不是只懂埋首書堆。

」[16]
林鄭月娥電台節目透露當年香港中學會考成績3A5B1D,其中物理取得D級成績。

[17][18]她預科選讀文科,及後考進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成為家中第一個大學生。

她説過原本想入讀社工,但後來選擇進修社會科學[13],於1980年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於1982年劍橋大學獲頒發一種名為本科畢業文學位(undergraduate advanced diploma),學士學位是英國資歷架構FHEQ級別6課程,於學士後一年。

[19][20]。

1981年 [2],時任政務主任鄭月娥港英政府選推薦劍橋大學進修期間,騎單車發生意外[21][22],送入醫院後,登上當地翌日報章新聞。

於同校修讀數學林兆波看到報道後[22],聯同幾位香港學生來探望,因此認識其現任丈夫林兆波。

林兆波其後劍橋取得博士,並回到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數學系副教授[23]。

1984年,鄭月娥林兆波兩人香港結婚[22],婚後育有兩子:林節思、林約希[24](Josh Lam),一家人持有英國國籍,直至林鄭月娥於2007年擔任發展局局,而放棄個人英國國籍[1][2][25][26]。

而其丈夫林兆波及兩子,三人均繼續持有英國國籍[1][2][25][26]。

2003年,署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期間;半年內申請調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

其申請調職原因是顧幼子林約希。

林兆波放棄了教職,遠赴英國[23]。

2011及2012年,林約希兩度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比賽,並代表英國隊贏得榮譽獎及銀獎[27][28]。

2012年初,林鄭月娥英國鎮置業,計劃於其發展局局任期完結後,與丈夫和兩名兒子地生活,丈夫遊説及支持下,改變,留在香港出任政務司司長,並向其夫承諾會參選特首,「會轉變了,林先生唔放過我。

」[29][30][31][32]
2017年林鄭月娥改口參選行政官後,稱丈夫其參選無抱怨,但林生犧牲,她指因2012年本準備「回英國」住享受二人世界,但計劃告吹,同一計劃5年後打亂[33]。

林兆波移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短期數學課程,太太林鄭月娥出任香港行政官,他於2017年遷入香港禮賓府居住[34]。

長子林節思2016年4月加入中國大陸手機公司小米科技,出任營運經理,北京工作[35][36]。

讀香港華仁書院、查特豪斯公學,2013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德林學院數學系[37]。

次子林約希劍橋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攻讀哈佛大學數學博士。

1980年8月,加入港英政府成為政務主任(AO),最初西貢區政務處做助理專員[38]。

19811982年獲政府保送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發展研究(英語:Development studies)一年文憑課程並1988年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39],英國期間結識丈夫林兆波[40]。

及後她於多個部門工作,擔任助理保安司期間負責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居民以及英國海外國民問題參與北京政府談判[41]。

其後出任首席助理衞生福利司(19891991年)、衞生署助理署長(19911993年)及首席助理庫務司(19931996年)[42]。

1996年出任副庫務司,負責每年簡報會傳媒解釋財政預算案[43]。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林鄭月娥續任庫務局副局長(職位等同高官問責制2002年實施後副秘書長),並於1999年1月晉升為首長級乙一級政務官(D4薪級)[44]。

其後2000年8月出任社會福利署署,任內推行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Lump Sum Grant),取代實報實銷制,減低社工薪酬支出[45];應經濟衰退及通縮而調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援助金額。

2003年11月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中環填海訴訟時,透過街頭派小冊子爭取民意。

2004年9月,她主動申請調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陪伴英國讀書次子林約希[43]。

曾蔭權就任行政官後,林鄭月娥調回香港,於2006年3月起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2006年9月晉升為首長級甲一級政務官(D8薪級)。

2007年7月,她公務員轉為問責官員,出任香港行政區政府成立發展局局,任內處理了多宗爭議事件,包括重置皇后碼頭、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及市區、及處理新界村屋僭建事件[43],其中於2007年到中環皇后碼頭本土行動成員面面討論保育問題。

2012年6月12日,林鄭指出新界原居民丁權,不能無限期維持下去,建議2047年後停止丁屋政策,2029年劃界線,後出生新界男丁享有丁權[46]。

2012年6月28日,第四任香港行政區行政官梁振英提名,林鄭月娥獲得國務院任命為香港行政區政府第六任政務司司長,於2012年7月1日就任。

2012年9月27日,林鄭一午餐會指,擔心若果公職人員懂應付申訴專員公署、廉政公署監察壓力,政府行政能力將受阻礙[47][48]。

2014年起代表香港行政區政府進行政改諮詢,並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合稱「政改三人組」。

[49]
2016年7月1日,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荊勳章,政府表揚她香港服務35年,表現卓越,於出任政務司長期間,成績斐然。

政府稱,林鄭月娥協助行政官施政,協調政策上擔任角色,帶領政府克服各種挑戰。

[50]
發展局局(2007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曾蔭權政府):
政務司司長時期(2012年7月1日2017年1月16日,梁振英政府):
2016年8月12日,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表示不同意香港基本法107條,即「香港公共財政量入為出為原則」[60][61]。

延伸閱讀…

2018.5.5萬年曆陰曆陽曆對照表,農曆戊戌年三月二十日是幾月 …

2018年2月5日出生時間看命運

林鄭辯稱當時是代入感覺來講,並代表支持任何條文。

此事2018年公民黨議員譚文豪翻賬,質疑提倡修改憲法是否擁護基本法及違背基本法[62]。

2016年,林鄭月娥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參選行政長官及計劃完成政務司司長五年任期後退休,但隨著12月9日時任行政官梁振英宣佈競逐任,林鄭月娥表示「考慮」是否參選[63]。

2017年1月12日,林鄭月娥正式梁振英請辭,並辭職信裏表明「唯一原因是準備參選」[64]。

1月16日獲得國務院批准[65](同日國務院批准曾俊華請辭),並於當日正式宣佈參加行政長官選舉,她希望能梁振英「施政理念」,延續梁振英政府部分政策[66][67]。

2017年2月3日,林鄭月娥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競選特首分享大會[68],她一班年人陪同下進場,期間右鞋鬆脱[69]。

同日,前香港行政官權罪成押。

其任內擔任發展局長林鄭月娥以前政務司司長及行政長官參選人身份其寫求情信。

[71]
林鄭政綱提出研究成立「宗教事務小組」,天主教香港教區批評會有損宗教自由[72],其後表明無此計劃,無意制定官方宗教政策。

2017年3月23日,長洲居民郭卓堅入稟司法覆核,指控林鄭月娥於2004年2006年英國國民身分英國居住,違反《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第13條中候選人需居港20年條款[73]。

2017年1月,林鄭月娥傳媒高層交流時聲稱,今次選舉情況是選出中央不能任命人選,聲言參選是要防止出現憲制危機[74][75],指針對另外3位宣佈參選行政長官手[74]。

參選人之一退休法官胡國興指言論可能抵觸法例[76],有違公平選舉原則,期望她閉門交流人士拿出多實質證據去證明[76]。

1月25日,民主同盟範國威香港廉政公署舉報,質疑林鄭言論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廉署隔一個工作天即邀範錄取口供,以往舉報後兩個星期取口供[77]。

同年2月,董建華香港基金會議上有類似講法[78][79]。

2017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領導人,深圳市與五大商會及多個建制派政黨負責人會面,傳達林鄭月娥是總書記習平首中共中央政治局「唯一」支持下屆特首候選人[註 1][80]。

何柱國稱中共派出層領導人代表中共政治局傳話是要總書記習支持另一位參選人曾俊華傳言「闢謠」。

[81]
七間電台及電視台聯辦選舉論壇,林鄭月娥指:「如果香港人主流意見令到我無辦法擔任行政官,我係會辭職。

」(如果香港人主流意見認為我無辦法繼續擔任行政官,我是會辭職。

)[84]曾俊華問民調反對者多林鄭會否棄選。

2017年1月辭職參選行政官後,是林鄭月娥36年來首次沒有擔任公職,要適應做平民百姓。

1月16日,林鄭月娥宣佈參選後趕出席歌唱家費明儀喪禮,下車時發現去錯位於北角香港殯儀館,返回座駕時一臉(費是於九龍磡世界殯儀館出殯)[85][86]。

1月20日,林鄭應南區區議員邀請,訪問鴨脷洲並乘搭通車港鐵南港島綫,錯指利東站黃竹坑站,於金鐘站出閘時發現懂用八達通卡過閘機,需旁人提醒前進[87]。

1月21日,她遷居會景閣,午夜發現沒有廁紙,無法入住,於是去便利店發現沒有廁紙售賣,其後搭的士返回政務司官邸。

會景閣管理處表示,全日24時有廁紙供租户索取[88]。

林鄭此舉指普羅大眾認知脱節[89],並譏為「堅離地」(現實世界脱節)[90]。

事件國際傳媒報道,演變成「廁紙門」並成為國際笑話[91][92][93]。

1月27日下午,林鄭月娥後到西貢及沙田與市民交流,排頭村向一名湖南來港兩日行乞婆婆,給予500港元。

婆婆自稱其他人帶她到香港兩天,她感到樂。

香港法例,向人行乞討錢屬違法行為,而該名婆婆可能違反逗留條件。

記者詢問政務司長張建宗,有關錢乞丐是否犯法,張説要視乎情況,如果出於愛心善心,並非鼓勵他人行乞,大家不要執著看待事件[94]。

有人聞訊至林鄭居所外行乞[95]。

1月29日,林鄭回應指脱節,形容自己個性低調,只想著工作和幫人,少花時間塑造個人形象,面他人批評,要多點。

她指人認為她工作時英明神武,是於她多年來精力放在公事上,而且參選特首是突然決定,籌備工作倉促,希望大家諒解她私事上,這是她真性情表露。

但這些舉動令大部分市民認為她社會現況瞭解,她能否管理香港存有疑慮。

[96][97][98]
2017年3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正式任命林鄭月娥香港第五任行政官[99][100],林鄭月娥於同年4月11日北京中南海會見李克強,並其手上接過任命狀,[101]林鄭月娥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就任,並推出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帳户,希望加強市民聯繫和溝通。

[102]
香港習慣法,主權移交前香港總督兼任公立大學及學院校監,主權移交後香港行政區行政官兼任公立大學及學院校監。

2017年7月1日起,林鄭月娥擔任九所法定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一所法定學院(香港演藝學院)校監。

2021年9月19日,行政官出席香港會大學,舉辦《講堂》首場講座並發言「雖然現在特區政府沒有計劃成立第三間醫學院,但我們十分欠缺其他輔助醫療人才,無論是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以至化驗室輔助員是缺乏,所以我此鼓勵會大學可以這個方向發展,特區政府會全面配合」[103]強調特區政府會鼓勵、配合醫療及護理學科發展。

2017年9月,林鄭月娥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Starter Homes” Pilot Scheme for Hong Kong Residents))」框架。

[104]同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中透露,構思地契條款,發展商混合發展,對象是居滿7年、未在港置業人士,入息限額介乎居屋入息上限11.3倍之間。

預計2018年底於觀塘安達臣道推行先導計劃,提供1000個單位。

轉讓年期限制則可能居屋。

[105][106]
2017年10月11日,林鄭月娥《施政報告》公佈推出《免入息審查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計劃覆蓋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和電車,包括來羅湖、落馬洲、深圳灣過境路線。

每一個月交通費超過400元,可以獲得餘額百分之二十五補貼,補貼金額300元。

市民可到八達通服務站拍卡獲取回贈。

[107]
2017年12月12日,林鄭月娥宣佈《免入息審查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擴展居民巴士、紅色小巴、街渡和員工巴士。

[108]
2017年10月11日,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表示,擬參考新加坡公共服務學院,香港設立設施,公務員提供更佳培訓,令他們時並進,使各項政策和措施推行。

[110]
2018年10月10日,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表示,公務員學院會觀塘興建,預計2026年落成。

[111]
2017年10月24日,林鄭月娥接受明報專訪,解釋其置業主導理念,並提出只要能保持單位流動,80萬出租公屋單位足夠應付基層家庭需要,因此傾向大部分新建公屋改以綠置居方式發售。

[112]言論引起爭議,公屋聯會建議表示失望,認為其不符合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方針,擔心公屋輪候冊上未能置業市民不公[113];多個政黨於房屋事務委員會上質疑言論背後理據,擔心計劃會延長公屋輪候時間,並損害公屋申請人選擇新建單位權利[114]。

林鄭月娥及後言論引起不必要憂慮致歉,但重申言論並公屋數量封頂。

[115]
2017年7月25日,政府公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一地兩檢」安排,高鐵香港西九龍站設「香港口岸區」和「內地口岸區」,口岸區各自法律,往來內地和香港特區旅客及其物品和行李辦理通關手續。

方案是地下第二層入境層和地下第三層離境層指定範圍、月台區域和連接通道劃為「內地口岸區」,涵蓋乘客完成本港出境程序,以及抵港乘客完成內地出境程序範圍。

此外,營運列車,包括行駛中、停留中、上落客期間車廂,列入「內地口岸區」範圍;但西九龍站其他部分,包括石崗列車停放處、路軌、行車隧道納入範圍。

「內地口岸區」場地和空間特區租賃形式交予內地,並「一地兩檢」合作安排行使管理權,有關使用權期限、費用兩地另行規定。

2018年5月底,有傳媒開始揭發港鐵沙田中環綫工程出現問題。

直至現時,牽涉範圍包括磡站、土瓜灣站、會展站。

基於事態,林鄭月娥2018年6月12日宣佈引用香港法例第86章《調查委員會條例》成立調查委員會跟進事件。

構思委員會需要找出事故原因、受影響範圍,以至是檢討港鐵現行監管制度、政府規管機制,提出建議保障安全,要求委員會展開工作後6個月內提交報告,前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夏正民擔任主席。

[116]
2018年7月10日,行政官會行政會議《調查委員會條例》(第86章)委任調查委員會,港鐵推行沙中線項目磡站擴建部分牆及月台層板建造工程中的紥鐵工程及引起公眾安全方面關注其他工程,進行調查。

調查委員會會建議改善措施,促進公眾安全和保證工程質量。

審法院前非常任法官夏正民獲委任調查委員會主席兼委員,倫敦大學學院建築和基礎建設政策教授Peter George Hansford獲委任委員。

調查委員會委任日期起計六個月內或行政官會行政會議准予時間內,行政官提交報告。

[117]
2018年9月16日,超颱風山竹襲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山竹香港造成破壞,多處塌樹、停水停電、水浸及交通癱瘓。

吹襲後翌日,香港交通癱瘓,16日及17日上午巴士大部份路線停駛[118][119],港鐵東鐵綫和鐵只維持有限度服務,其中東鐵綫來大埔墟站水站列車服務。

於班次,多個車站17日早上擁擠,其中沙田站和大圍站,需要人流管制。

大圍站採用單線雙程行車,車站及月台擠得水洩不通[120][121]。

沙田站排隊人潮達數千人,人龍城市廣場,繞過沙田中心沙田大會堂位置,有人月台暈倒。

上水站有7000人小巴和的士[122],不過車費以往[123][124]。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僱主僱員一個用互諒互讓、體恤方法處理,是適合現時香港情況。

林亦指政府內部説過如果公務員因公共交通問題有困難上班,只需致電上司可,會作缺勤。

她呼籲僱主體諒僱員上班情況,不要上班到就扣減薪金;她認為今次颱風吹襲情況,應全民,讓社會回復秩序[125]。

不過有公務員指,公務員事務局未有通知可以因此缺勤,到下午3時所有局長、及各署首長發出通告。

[126]
市民批評林鄭月娥未有下令休市和停工,林鄭月娥言論引起,認為香港交通和市面狀況,應叫人上班[127]。

多個政黨及團體批評政府安排[128]。

17日下午,少數巴士路線開始提供有限度服務,部分路線有臨時改道安排。

截至17日晚上,只有三分一巴士路線恢復行駛[129],其餘路線於18日早上恢復。

多名香港會議員於9月17日批評林鄭月娥未有宣佈停工,認為林鄭月娥應援引香港法例第241章《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當日定為公眾假期,保障市民安全。

然而,林鄭月娥於9月18日表示,自己完全可體會市民鐵路車站時間等候列車徬徨、憤怒及不滿之心情,不介意因此市民批評,但政府並無機制可以評估宣傳停工所致法律後果以及對各行業影響,宣佈停工並非負責任做法,故只能「呼籲」形式,請僱主諒解及包容風災過後交通情況未能夠時上班情況,不要發生一些要扣減人工或減勤工獎這些情況[130]。

延伸閱讀…

公曆2018年5月5號是什麼日子,2018年農曆3月20號是陽曆幾號

2018年5月5日出生的人命好嗎?是什麼命?

儘管如此,出現個別僱主扣減遲到員工薪金或假期事件[131][132]。

2019年4月,政府應山竹襲港後情況進行檢討,並修訂《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

[133]
2018年7月3日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香港電台英文台記者英語發問時,指以英語複回答記者中文問過問題是「waste time(浪費時間)」。

建議設時傳譯。

香港記者協會發聲明指香港作為國際城市,英文是媒介。

林鄭月娥輕蔑態度深表,促請收回言論。

林鄭月娥深夜發聲明,事件引起致歉。

[134]
2018年10月10日,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當中重點提出明日大嶼計劃,交椅洲填海興建一個人工島,並計劃興建屯門大嶼山及人工島香港島鐵路。

於估算造價需要5000億元,香港一半財政儲備,引起爭議。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通車。

通車初期,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東涌嶼巴B6線出現超負荷問題,導致東涌有大批旅行團,引發團體進行光復東涌行動。

2018年11月,美國國會發表報告,指出要求審視香港作為獨立關税區地位。

林鄭月娥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三隧分流,希望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但於會跨黨派議員支持,因此撤回。

[135]
2019年1月,社會福利署宣佈2月1日起,領取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現行60歲改為65歲,同時機制調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金額,升幅2.8%。

社署解釋這是考慮到港人人均壽命延長及退休年齡延長65歲趨勢。

但政策生效後6064歲申請人需申請成人綜援,金額少了1000多元。

[136]有會議員認為會影響到其他福利政策。

媒體問到是否不近人情,林鄭月娥自己例稱這是反映社會人口現實,指「我超過60歲,但今日仲係會每日10幾個鐘頭咁做嘢。

(我超過60歲,但會每天工作10多個時)」[137],強調措施「基本上無人受影響,非不近人情」。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擔憂老人操勞。

[138]1月10日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上,泛民和建制派議員追問特首會否收回上述決定,林鄭月娥説該措施席議員當時有份批准,眾人提出質疑。

[139]通過2018/19年財政預算案時,有關建議只有在「各部門開支總目」「社會福利署」一項之「二零一八一九年度需要留意事項」,提到「領取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60歲提高65歲」,於預算案屬於「綑綁式」,所以議員未能察覺,故有議員揚言後會「仔細地」審查預算。

[140]
1月18日,平息社會以及議員們羣情激憤,林鄭月娥宣佈,政府2月1日推出「就業支援補助金」,6064歲申領綜援人士(失業而需領取綜援者)其他綜援項目外,可同時獲發1,060元補助,無需另行申請。

變相補回6064歲綜援申領者損失一千多元收入。

[141]
2018/2019財政年度,香港首十位業主擁有40,000個物業,獲減免差餉2.565億元;故此林鄭政府提倡,每人只可獲一個單位退差餉,但沒有限制非居民,且如設立多間公司持有物業,每間公司可退一個單位差餉。

黨鍾國斌批評:「派糖派得如此肉酸,不如派。

」[142]工黨張超雄認為,政府應退差餉,要運用公共盈餘基層身上[143]。

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梁繼昌要求政府擱置研究方案,此無約束力動議獲通過[144]。

香港中學文考試(DSE) 考生報考4個核心科目加上2個選修科,考試費總數3,194元。

2018/2019財政年度,政府提出2019年文憑試為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開支約1.8億元,其後政府每年財政預算案中延續代繳考試費措施。

雖然聲稱該項目為「非恆常化措施」,這項措施直至李家超繼任行政官後延續[145]。

2019年,政府中共中央紀委授意下提出修訂《逃犯條例》[146][147]。

然而,有關修訂引起爭議,因此香港會「雙胞胎」法案委員會鬧出衝突。

其後,政府決定直接上會大會審議,結果2019年6月9日引發大量市民遊行要求撤回修訂。

政府決定繼續法例上會會恢復二讀,結果6月11日晚上開始有示威者到添馬公園聚集。

6月12日早上開始佔領金鐘行動,阻止政府進行審議。

6月15日,林鄭月娥宣佈修訂「」,6月16日,有二百萬市民上街遊行要求撤回修訂。

林鄭月娥拒絕「撤回修訂」。

9月4日,林鄭月娥發表電視講話,宣佈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但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認為現時機制處理警察示威浪潮投訴。

[148]9月28日,《南華早報》引述消息指,林鄭月娥宣佈正式撤回條例草案前,請示中共總書記習,並得到其批准,引起外界對中共直接插手香港事務質疑。

[149]
2020年11月30日,林鄭月娥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指2019年反修例運動讓她自己受盡創傷,其家人受到人身攻擊及恐嚇。

身邊有人促做一些她認為事,如「調查警察」。

她直言串衝突大型示威和衝突並沒有讓她感到,反而是提出一條法例,反問記者:「我做了甚麼錯事?」(I do not feel guilty. What wrong have I done?)[150]
2021年4月3日,林鄭月娥接受中國官媒新華社專訪,形容「反華勢力」委任代理人進入政治架構,「破壞香港內地關係,並利用香港攻擊中華人民共和國。

」指反修例運動「暴徒」沒有想過和平、,沒有「香港人」站一起,指他們是。

林鄭月娥同時認為傳媒指「警暴」是「雙重標準毫無廉恥,且明目張膽」,認為香港警察有「高度文明」。

[151]同年7月,她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指,會視推動修訂逃犯條例是錯誤,反指回歸後出生青年國家有反感,認為有外部勢力介入和壓制中國政府。

因此需要檢視大量制度和政策,包括為基本法23條和加強國民教育,確保全面準備一國兩制。

[152]
到2022年6月,林鄭月娥卸任前後接受媒體訪問,她表明指自己有責任,但同時會天真地認為,當日作出妥協或「跪低」會讓社會衝突可以避免,因為做甚麼事會爆破。

反指社會有一股反中央力量存在,認為國民教育做得。

説動下有令一名暴徒死亡和一名執法人員死亡。

但稱「受傷人,是我們這方多。

」[153]
2019年10月4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行政會議決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禁止蒙面規例》,目的是停止暴力、恢復秩序,打擊對象是使用暴力人士,10月5日實施。

她認為今次並於香港進入狀態,而規例性質屬於附屬法例,訂立後審議附屬法例,10月16日提交會審議。

[154]2019年10月5日下午午夜,抗議禁蒙面法實施,香港多區爆發了示威活動[155]。

一年前林鄭月娥拒絕應颱風山竹對香港破壞動用法,一年後因為反修例運動危及自身政權時使用,見林鄭月娥態度。

2019年逃犯條例風波期間,林鄭月娥受訪時記者問及有否出賣香港,她此梗咽落淚,否認出賣香港,指丈夫稱她「賣身香港」[156]。

澳門律師公會主席華年達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絲香港行政長官眼淚觸動」,直指林鄭月娥淚水是「騙局」(葡萄牙語:aldrabice)一部分。

他同時批評「示威者只限於年青人」以及「示威者愛國、受外國勢力煽動」指摘是「騙局」和「謊言」。

他指出,上街遊行提出訴求羣眾數量龐、廣泛分佈於階層,當中不乏愛國者;他認為「這些人是反華外國利益所操弄」這種説法侮辱了香港市民[157]。

2019年6月16日晚上,第四次逃犯條例修訂遊行進行期間,香港政府發言人發出行政官道歉聲明,表示修法,希望香港市民儘速回歸日常生活。

[158]
7月21日晚上,爆發元朗襲擊事件,港鐵元朗站大堂、月台及車廂有大量社會人士持武器毆打市民,警方卻不到場,到場後拘捕社會人士,聲稱沒有看見社會人士持武器。

7月22日林鄭月娥開記者會交待事件,記者問她為何失蹤了整個晚上,質問她七二一事件發生後晚上是否能安睡[159]。

林鄭月娥轉身準備離去時,有記者質問她有否想過自己死後會落地獄[160]。

2019年12月4日傍晚,香港會25名民主派議員《香港行政區基本法》第73條第9項,提出彈劾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案。

文件中指責林鄭強推備受爭議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動用過分武力鎮壓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集會、造成社會撕裂,於侵害了《基本法》所保障香港市民應享有權利,構成違法及瀆職[162]。

12月5日,香港會彈劾林鄭月娥提案進行辯論後進入投票程序,此次議案是分組點票。

後地區直選部份有16票贊成、14票下通過半數,但是功能組別當中10票贊成、22票,過半數,議案因此分組點票下否決[162]。

2019年12月17日,政府刊憲修訂《僱傭條例》,將法定產假10星期延長14星期,並修訂「流產」定義使流產婦女可條件下有權申請產假,並接納懷孕婦女使用受訓練人員發出的到診證明書作為獲得疾病津貼文件。

另外,僱主可向政府全數申領發還修訂條例下支付並支付新增產假薪酬。

[163]
2020年1月8日,會討論修訂條例草案。

勞工界議員何啟明會上動議《議事規則》第54(4)條,將《2019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交付內務委員會處理,直接大會上二讀和三讀。

會主席梁君彥並未批准其建議,其後勞工及福利局局羅致光《議事規則》第54(4)提出,條例草案二讀辯論中止待續,但交付內務委員會處理,轉交人力事務委員會處理。

[164]羅致光建議後1月16日獲得通過。

[165]
2020年7月9日,修訂草案會三讀通過。

12月11日,修訂草案正式生效。

[166]
2019年12月16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北京市人民大會堂會見到京述職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聽取林鄭月娥彙報。

李克強肯定了林鄭月娥工作,希望特區政府依法止暴制,研究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

身兼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副總理韓正有陪同李克強會見林鄭月娥。

[167][168]
2021年1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總書記兼國家主席習近平北京,後視頻連線方式聽取了林鄭月娥2020年度述職報告。

[169]李克強上午接受林鄭月娥述職期間,表示中央其和特區政府工作是充分肯定,中央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習近平下午接受林鄭月娥述職時,肯定其工作,指出林鄭月娥「和行政區政府沉着應『修例風波』、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帶來多重衝擊」「中央你和行政區政府履職盡責表現是充分肯定」。

習近平請林鄭月娥轉達他受到美國無理制裁香港行政區政府有關官員慰問。

[170]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壹週刊》引述一名選舉委員會選委指林鄭月娥丈夫林兆波稱她歷史罪人[171][172]。

林兆波其後澳門回歸典禮上中共總書記習平領唱時拒絕眾拍掌表現成為了輿論焦點[173][174][175]。

中華民國高雄市議會跨黨派議員提出提案,指林鄭月娥警方反修例運動中違反人權執法負起政治責任,促請高雄市政府林鄭月娥列為高雄市受歡迎人物。

2019年12月10日,該提案經高雄市議會通過。

高雄市政府回應稱,中華民國香港關係是依《香港澳門關係條例》辦理,相關提案辦理屬大陸委員會職權,地方市府無權處理[176]。

2021年3月18日,特首林鄭月娥出席會接受質詢,新民黨議員容海恩指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有些展品散播涉嫌違反國安法、「侮辱國家」。

特首表明「所有香港同胞要支持及維護國家安全」,會「警惕」相關事宜。

[177]
到2021年3月31日,她「2020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致辭時表示,《港區國安法》實施成為十件大事之首是名歸,強調是香港海神針,令香港向治轉捩點。

而《國安法》讓市民權利和得到保障。

[178]到4月3日接受新華社訪問,她反駁外國中央為香港設立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批評,形容這些所謂勢力是雙重標準、和謊言。

[151]
到2022年6月,她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通過《香港國安法》後,官員有「底氣」將以往説處理問題説出來,包括二十三條和加強國民教育。

[179]
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後,林鄭月娥遭到美國制裁。

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入境美國,凍結美資產以及所有可能涉及美國金融資產交易。

2020年7月31日,當「中央電視總台廣播」記者,問她如何看待歐美國家制裁,她指外國制裁「除非出到一啲核子手段,咁兩敗俱傷」,否則受損只是外國,批評外國制裁是「無道理、無邏輯」,同時美國制裁「一笑置之,嗤之以鼻。

」回應。

[180]
林鄭月娥美國制裁後1日回應説,美國公開她個人資料但內容出錯,反映辦事,指她訪美簽證有效期到2026年,既然本嚮到這個國家,看來可主動註銷了[181]。

並認為執行維護國安光榮任務,會嚇怕。

但有分析指林鄭月娥美國留學次子林約希或會禁止入境美國[182]。

林鄭月娥指美國制裁她生活帶來不便,包括只能現金取工資和每天現金買東西,形容自己家居有大量現金。

但指受到美國「公正制裁」下,感到「榮幸」。

[183]2020年11月,南華早報訪問林鄭,林鄭提到她美國制裁而不能使用銀行户口,記者問她其家人是否是諸多不便,林鄭回應「不止那樣」,然後閉上眼睛説:「我不想詳細講。

」[184]。

到2022年6月,她接受媒體訪問問及制裁會否影響其生活,她表示沒有影響,退休後不受影響,即使無法用WeChat Pay、Alipay,但繼續可使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

不能信用卡簽帳付款下,要依靠丈夫錢。

[185]
美國宣佈制裁包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內十一名中港官員。

外界關注美國林鄭月娥實施制裁,會否影響於哈佛大學修讀數學博士幼子林約希,傳真社報道林希大於上月二十五日後失去聯絡,透過Facebook室友表示「家有急事」(family emergency)回港。

[186]
2020年7月,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發表聲明,稱該院院克拉克教授表示,《港區國安法》頒布後,對香港發生串事件深表關注,強調支持保障人權及言論。

學院指,考慮褫奪特首林鄭月娥榮譽院士名銜。

8月15日,行政會議成員個人利益登記冊,行會秘書處林鄭通知,刪除她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項目[187][188]。

沃爾森學院發表聲明指,林鄭月娥「辭任名譽院士,回應她承諾保障香港人權及言論關注」。

2020年度香港施政報告原訂於2020年10月14日於會綜合大樓內宣讀,但林鄭月娥和中共總書記習場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撞期,加上收到中央通知11月到北京與各部委商討一系列惠港措施,政府10月12日宣佈延期宣讀[194],並11月16日宣佈於11月25日發表施政報告。

[195][196]
2020年1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林鄭月娥請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於香港會議員資格問題決定(《國務院關於提請香港行政區會議員資格問題作出決定議案》)[197]。

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此議案。

同日,香港政府通告,楊嶽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喪失香港會議員資格,並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刊憲[198][199]。

2020年11月,林鄭接受now新聞台節目《鳴放》訪問,首次表明任期內會《防止賄賂條例》目前只有第4條擴大第3及第8條適用於特首,指出《條例》其他條文部分適用於特首,而自己釐及學習「特區政治體制裡面,行政官嘅憲制地位身分」,認為如果現任行政官有觸犯賄賂行為,相信中央人民政府會處理。

[200]港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表示,現時《條例》變相多了灰色地帶。

[201]前特首梁振英2021年10月「潘朵拉文件」揭破透過離岸公司迴買賣股權獲取230萬港元,而林鄭月娥違背承諾不修訂《防止賄賂條例》,加上梁振英稱申報制度包括間接持有利益及股權,令利益申報制度形同設[2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