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息日標準。
休息日稱公休假日,是勞動者一個工作周後休息時間。
勞動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休息1天。
我國現行法定年節假日標準11天,全體公民放假節日2013年《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國務院令第644號),: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節,放假1天(農曆日);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該決定同時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周休息日;企業和不能實行國家規定統一工作時間事業單位,可以實際情況安排周休息日。
2.法定年節假日標準。
法定年節假日是國家法律、法規統一規定用以開展紀念、慶祝活動休息時間,是勞動者休息時間一種。
建國後,我國法定年節假日7天。
1999年法定年節假日增至10天。
2007年頒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將、端午、中秋和除夕設為法定節假日,我國傳統節日設定法定節假日,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提升中國文化國際上影響,提高全世界華人文化凝聚力。
,全面建立起適用於各類用人單位帶薪年休假制度。
部分公民放假節日及紀念日: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5月4日),14週歲以上青年放假半天;兒童節(6月1日),14週歲少年兒童放假1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少數民族習慣節日,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地方人民政府,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其他節日、紀念日,放假。
全體公民放假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
部分公民放假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補假。
3.年休假標準。
帶薪年休假是勞動者工作1年後每年依法享有保留職務和工資期限休息假期。
延伸閱讀…
勞動法第45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2007年國務院頒佈《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514號),明確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個體工商户單位職工工作1年以上,享受帶薪年休假。
職工累計工作1年不滿10年,年休假5天;10年不滿20年,年休假10天;20年,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計入年休假假期。
2008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和《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公佈施。
,全面建立起適用於各類用人單位帶薪年休假制度。
延伸閱讀…
帶薪年休假制度實行,使職工得到休息,這有利於勞動者身體,有利於勞動者充分休息後精力投入生產和工作。
2023 共有9個,是:元旦、農曆春節、228紀念日、及兒童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雙十國慶日2023元旦9,週末一起算話,整年放假破100天。
如果規劃、打細算,並運用請假攻略,讓你一整年想去哪去哪!“2023 共有9個,加上週末假期超過100天。
運用請假攻略,讓你放假想去哪去哪!”2023 民國112年 國定假日, 行事曆|請攻略 2024 民國113年 國定假日, 行事曆|請攻略 現實工作中,存在一些勞動者或用人單位法定節假日認識現象。
比如,一些勞動者基於誤解提出索賠超出了法律規定範圍,有一些用人單位未能充分保障勞動者法定節假日權利。
下面我們來講解法定節假日相關知識。
法定節假日有哪些,一共多少天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年共計11天,法定節假日有:①元旦,放假1天(1月1日);②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③節,放假1天(農曆日);④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⑤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⑥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⑦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節,放假1天(農曆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國務院發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規定,我國法定節假日包括三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