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穀雨具體時間 |2018年的穀雨是幾號穀雨節氣習俗 |【2018年穀雨節】

穀雨是春季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需要雨水滋潤,所以説“春雨如油”。

穀雨是“雨生百穀”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經30°時穀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中,雨水後,土膏脈動,今雨其谷於水。

穀雨時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

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

”,故此得名。

關於穀雨節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佈詔令,宣佈倉頡造字,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

穀雨後雨水會,是種植穀類最佳時間,所以,這個時候你能看到農民們身影。

1.禁殺五毒:穀雨後氣温升高,病蟲害進入繁衍期,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農家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祈禱。

3.走穀雨:古時有“走穀雨”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相融合,強身。

4.喝穀雨茶:傳説穀雨這天茶喝了會火,辟邪,明目,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

6.祭祀文祖倉頡:“穀雨祭倉頡”,是漢代以來流傳千年民間傳統。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三月中,即陽曆4月19—21日,鬥指辰,太陽到達經30度時。

此節氣時天氣,雨水增多,穀類作物生長發育幫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雨水後,土膏脈動,今雨其谷於水。

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

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六個節氣,是春季後一個節氣,是唯一將物候、時令稼穡農事對應一個節氣。

「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到來意味着寒潮天氣結束,於農作物中穀類作物生長。

有意思是,此時中國江南地區秧苗初插、作物新種,需要雨水滋潤,此時雨水多,每年第一場大雨就出現於此時,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長。

導語:2018穀雨季節是什麼時候?穀雨節氣是農曆三月節,但陽曆來算,那每年4月19日~21日中一天,那麼,今年穀雨是幾月幾號?根穀雨日期計算方法,2018年穀雨時間是4月20日。

如果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穀雨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健脾濕。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第六個節氣,是春季後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經30°時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説。

同時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最佳時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中,雨水後,土膏脈動,今雨其谷於水。

穀雨時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

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

”這時天氣,雨水增多,穀類作物生髮育關係。

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現代農業氣候意義。

但雨水過量或乾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

穀雨河中下游,不僅指明了它農業意義,説瞭“春雨如油”。

關於穀雨和倉頡關係,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佈詔令,宣佈倉頡造字,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

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賜人間一場穀子雨,慰勞聖功,這現在“穀雨”節氣。

我國古代穀雨分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任降於桑。

”是説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着布穀鳥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穀雨節氣,東亞高空西風急流會一次發生減弱和北移,華南氣團活躍,西風帶自西向東環流波動,氣壓和江淮氣旋活動增多。

延伸閱讀…

2018年穀雨具體時間

穀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受其影響,江淮地區會出現陰雨或大風暴雨。

“穀雨前,好種棉”,又云:“穀雨種花,心頭像蟹爬”。

以來,棉農穀雨節作棉花播種指標,編成諺語,世代相傳。

穀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穀雨,立夏雨淋淋”、“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乾土”。

有穀雨節氣如氣温,陰雨,會使三麥病蟲害發生和流行。

農村要天氣變化,搞好三麥病蟲害防治。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穀類作物生長。

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穀雨。

過去這個週末,我們迎來了2018年的穀雨節氣。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4月21日之間。

古人之所以這一節氣定義“穀雨”,是取“雨生百穀”意。

穀雨是春季後一個節氣,春季盡,夏季,穀雨後雨水增多,空氣中濕度加大,會讓人體內到外產生反應。

中醫養生角度來説,如此環境,侵入人體患,造成胃口、身體、頭如裹、關節肌肉情況。

如果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穀雨節氣誘發,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健脾濕。

延伸閱讀…

2018年的穀雨是幾號穀雨節氣習俗

2018穀雨季節是什麼時候今年穀雨是幾月幾號

症自查,你是哪種“濕”?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馮國湘提示,來説濕氣有內濕和外濕分。

內濕,是脾腎陽,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引起體內水濕停滯之症。

外濕是指外感,氣候,或感受霧露之邪,導致、胸悶、腰痠、肢、關節疼痛。

寒在一起叫,一起叫濕熱,風一起叫風濕,暑在一起暑。

去,吃多補品、藥品隔靴搔癢。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高脂血症、脂肪肝、哮喘、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這些病、痰濕有關。

此外,濕氣我們日常生活影響是。

1.過敏症。

“雨水生百穀”,穀雨前後,百花開放,這時,人們預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

有過敏史人要避免過敏源接觸,減少户外活動。

2.神經痛。

穀雨前後是神經痛發病期,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

患上神經痛或病復發,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休養,避免用腦過度和思慮交瘁。

3.感冒。

穀雨前後,天氣雖以晴主,但早晚有時時時,而且南北温度差,人們感冒。

所以,穀雨前後,人們早晚外出要注意添衣,不可忽視。

4.慢性胃炎。

“穀雨”作為春季後一個節氣,處於春夏交替時節,同時是胃病發期。

胃病患者這個時節需要注意保暖,切忌因為天氣回暖貪吃冷食而“傷”了腸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