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地有山有澤,有有白,有美有亞。
——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亞,。
——《説文》。
段玉裁注:「此亞本義。
亞音義…衣駕切。
」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
)。
——《史記·項羽本紀》如:亞獻(古代祭祀舉行三次供物儀式,第二次叫「亞獻」);亞元(名列第二);亞父(於父);亞帥(副帥);亞相(官位次於丞相大臣);亞(次,副);亞飯(古代天子、諸侯第二次進食時奏樂佐食樂師;古代天子、諸侯第二次進食);亞聖(道德才智於聖人);亞魁(古代泛指科舉考試第二名)圭媯班,亞 宋子而相親。
——《左傳·襄公十九年》。
杜預注:「亞,次之。
」鬆裝粉穗臨窗亞,水結冰錘簇溜懸。
亞聖。
——魯迅《野草》(2) 俯,偃俯 [bend]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
——唐· 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亞身受取白玉羈,開口銜紫金勒。
——唐· 元稹《望雲騅馬歌》可憐個行者頭,勒得個亞腰葫蘆,十分疼痛忍。
——《西遊記》葉重如青玉亞,花輕疑是綃掛。
——宋· 歐陽修《漁家》(4) 挨着,靠近 [be near to]武松轎上看時,見亞肩疊背,鬧鬧嚷嚷,屯街塞巷,來看迎大蟲。
——《水滸傳》(5) 掩,閉 [close]花籠淡月,重門深亞。
——蔡伸《奴兒》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
——杜甫《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花亞欲移竹,鳥窺捲簾。
——杜甫《入宅三首》次於。
《國語·吳語》:「乃退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語·識鑒》:「諸葛道明初過江左,名道,名亞王、庾之下。
」、相等。
《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節慕原、嘗,名亞春、陵。
」《南史·卷七二·顏協傳》:「時吳郡顧協亦蕃邸,協同名,學相亞,府中稱二協。
」掩。
宋·蔡伸〈如夢令·人靜重門深亞〉詞:「人靜重門深亞,朱閣畫簾掛。
」《董西廂·卷一》:「幾間寮舍,半亞朱扉。
」姊妹丈夫稱。
《詩經·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無膴仕。
」漢·毛亨·傳:「兩婿相謂曰亞。
」通「婭」。
亞(亞)yà:他體力亞於你。
次一等:亞軍。
象人局背形。
原子價,酸根或化合物中含一個氫原子或氧原子:硫酸亞鐵。
指“亞細亞洲”(位於東半球東北部,簡稱“亞洲”):東亞。
[①][yà][《廣韻》衣嫁切,去禡,影。
]作“亜1”。
“6”通假字。
“亞1”字。
(1)醜。
(2)次;次於。
表示時間或空間後。
(3)於;。
表示等級。
(4)指低一等。
見“亞軍”、“亞大夫”、“亞熱帶”。
(5)。
(6)垂;低垂。
(7)俯;偃俯。
(8)壓;壓。
(9)拂。
(10)掩映;掩閉。
(11)居,處。
(12)謂前後承接。
(13)謂排列有序。
(14)匹敵;。
延伸閱讀…
(15)並排;依傍。
(16)流亞,同類。
(17)通“稏”。
如“稏”作“罷亞”。
(18)“婭”古字。
(19)亞細亞洲。
參見“亞非”、“亞非拉”。
[②][wù][《字彙》烏故切]作“亜2”。
“2”古字。
“亞2”字。
厭惡,憎惡。
[③][yā][《集韻》於加切,平麻,影。
]作“亜3”。
“亞3”字。
(1)象聲詞。
(2)助詞。
猶阿,多用親
意為第二,次一等,挨着,靠近意。
亞字取名好不好?亞字取名常用字,寓意。
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結合八字起名吉祥。
去生辰八字起名>>
亞字人名庫中出現次數:430925次,於第一個字佔:72%,男孩名字佔48%,女孩名字佔:52%。
【唐韻】【集韻】𠀤衣駕切,鴉去聲。
【説文】。
象人局背形。
延伸閱讀…
【爾雅·釋言】亞,次。
【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謂曰亞。
【詩·小雅】瑣瑣姻亞,無膴仕。
別作婭。
【集韻】【】𠀤於加切,音鴉。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
【】烏。
【譌】堊,塗飾牆。
。
【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
【漢書】作惡谷。
【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
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亞字字:亞(若無,顯示本字)
亞字拼音:yà
亞字部首:二
亞字五行屬什麼:土
(五行屬土字大全)
亞字用來取名人多嗎:793,470人次 (每千萬人口)
亞字用來取名字麼:吉
亞字是否為姓氏:是
亞字康熙字典多少劃:8劃 (姓名筆畫數)
亞字名字裏含義:意為第二。
有挨着,靠近意。
亞字拼音:ya亞字:亞(若無,顯示本字)
亞字起名筆畫數:8
亞五行屬什麼:土亞字取名數理吉凶:吉
亞是否為姓氏:是説:“亞”字有幾筆幾畫,是康熙字典及五格姓名學而來,並新華字典筆劃數。
“亞”字五行屬什麼、“亞”字取名吉凶,是周易萬物類象推斷,供起名參考。
夫地有山有澤,有有白,有美有亞。
——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亞,。
——《説文》。
段玉裁注:“此亞本義。
亞音義…衣駕切。
”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
)。
——《史記·項羽本紀》如:亞獻(古代祭祀舉行三次供物儀式,第二次叫“亞獻”);亞元(名列第二);亞父(於父);亞帥(副帥);亞相(官位次於丞相大臣);亞(次,副);亞飯(古代天子、諸侯第二次進食時奏樂佐食樂師;古代天子、諸侯第二次進食);亞聖(道德才智於聖人);亞魁(古代泛指科舉考試第二名)圭媯班,亞宋子而相親。
——《左傳·襄公十九年》。
杜預注:“亞,次之。
”松裝粉穗臨窗亞,水結冰錘簇溜懸。
——前蜀·韋莊《雪獻薛常侍》有幾枝亞着,護定他打棗竿梢所得皮傷。
——魯迅《野草》俯,偃俯 [bend]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亞身受取白玉羈,開口銜紫金勒。
——唐·元稹《望雲騅馬歌》可憐個行者頭,勒得個亞腰葫蘆,十分疼痛忍。
——《西遊記》葉重如青玉亞,花輕疑是綃掛。
——宋·歐陽修《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