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中國最初或不全是12種動物 |狗年説狗丨原來狗是這樣進入生肖隊列的 |十二生肖 |【有主人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不但成為朗朗上口童謠,即便是目不識丁人,往往會掐着手指數來……    你肯定知道,狗十二生肖中,排序第十一。

    可是,你知道狗是如何進入生肖隊列嗎?    今天,我們來聊聊生肖狗那些事兒!    狗年,中國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十二地支中“戌”為代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個收藏季節,此時山野一片凋落,是入冬之前景色。

方向是西北偏西,屬幹宮。

一日中,戌時指下午七時九時,黑夜擴散,華燈初上時分。

    現實生活中,狗是人類朋友,是夥伴。

遠古漁獵時代開始,人類馴化狗自己服務,捕捉獵物,看守家園,守護農田,放牧巡山。

狗,任何情況下,會背叛自己主人。

因此,狗自己,贏得人類信任,它作為人屬無可爭議。

    相傳很久以前,玉帝下旨要挑選十二個動物當屬相,動物們歡喜,夢想入選,晉封神。

於是它們開始想方設法地自己優點表現出來,想玉帝面前證明自己是人類得力助手。

不僅如此,動物們想自己位置排前面,因此,爭論誰人類貢獻大。

    貓和狗人關係十分密切,貓認為狗吃得多,成天只是趴在門口,什麼貢獻。

狗認為貓成天吃那睡着,幹什麼事,只不過嚇唬嚇唬老鼠,什麼貢獻。

他們爭執不休,於是到玉帝面前評理。

    玉帝問狗:“你一頓吃多少?”狗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每天看門守園,一頓一盆。

”玉帝問貓:“你一頓吃多少?”貓靈機,説:“我會唸,抓老鼠,每頓吃一燈盞。

”貓只是想地告訴玉帝,不只吃一燈盞,自己會自食其力,抓老鼠吃,那麼他貢獻狗了。

    聽了狗和貓話,玉帝斷定,貓吃得事幹得多,貢獻狗。

狗一聽,氣憤極了,覺得貓用不光彩謊言來勝了自己。

於是罵,追咬貓。

貓自知理虧,一路跑個,到了家露面,東躲西藏,出來。

    貓躲避它機會,狗雞一塊去天宮排隊當屬相,雞飛帶跑,排到了狗前面。

躲暗處貓見狗影子,出來後知道狗搶隊屬相去了。

它飛跑到天宮,排在雞後面。

《禮記》中記載,孔子説:“古時帷帳不肯扔掉,可以用來包裹己死畜馬。

從此,貓恨透了鼠,見了咬死。

狗雖然當上了屬相,但他原諒貓,見了貓追,直到今天是這樣。

    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警惕性,並產生一種視力和聽力,看得,聽得。

所以戌時屬狗。

    曖曖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户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樊籠裏,復得返。

    陶淵明一首《歸園田居》,勾勒出鄉間山居圖,讓人感到無比悠閒。

狗作為一個鄉野中並物種,很多年前人們馴化飼養,稱為“人類朋友”。

古往今來,諸多文學作品裏留下了蹤跡。

而詩詞作為中國民間發源草根文學,其不僅“言志”“抒情”,歷朝歷代現實生活寫照,狗是息息相關。

    犬去,芳草任人歸。

——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洞山陽》    遪邅西旅狗,蹙額北方奚。

——唐·李賀《送秦光祿北征》2018年是農曆戊戌年,生肖狗。

戊戌年《六十甲子納音歌》中“戊戌己亥平地木”,是木狗年。

戌原野,亥生木地,大木生於原野,稱為“平地木”。

於古代幹支配五行是兩個系統,另一種“五行”,甲、乙木,陰陽;而戊、己土,陰。

因此戊戌年有木狗和土狗兩個説法。

(注1)加之,“戊戌”陽,“己亥”陰,因此稱“陽土狗年”。

北京巿建國門街道每年立春日“打春牛”是納音五行排列進行,其“春牛”顏色,每年“五行”來確定:木為青、火赤、土黃、金為白、水。

據《現代漢語詞典》一書記載,我國干支紀年法,公元前841年西周周厲王時代己經有“庚申年”文字記裁了。

文獻角度看干支曆法,從春秋時代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二月己巳日起,己有2700多年,六十甲子相沿。

(注2)而十二種動物地支應,作為屬相方法,見於東漢王充《論衡》:“子禽鼠,卯之獸兔”,也己經有二千年歷史了。

唐代學者張守節註釋《史記》時推演黃帝歷,2018年是黃帝紀元4716年。

我國關於養狗記載,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活黃河原始人己開始養狗。

《周禮》中有關於設犬人官職記載。

但是,關於狗是何時進入生肖系列古文獻中記載不多。

1975年今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秦代簡書中,記載着發現年代一套生肖。

但是,這套生肖中沒有寫狗,而是“戌,老羊”,這説秦代生肖第十一位是“老羊”佔據着,這可能與《古今注》狗稱黃羊祭祀灶神有關。

(注3)於人們愛狗,所以狗很多,據明代《事物(卷下)》記載有神獒、吠雲、黃奴、守門候三十餘種或專稱。

十二生肖是我國行文化中泛的民俗信仰,關於它來源先秦典籍中見明確記載。

十二生肖收錄原則和排列順序的説法多種多,普遍説法是十二生肖選用排列是每天動物活動規律時辰和趾數奇偶來安排。

狗要守夜,因此排“戌(19-21時)”時,因其趾為五是奇數,因此順居第十一位。

十二生肖雖然是動物,但它們是古人類追求完滿人格公眾作品,具有性格和當值“太歲”神性,是高度抽象化藝術形象。

歷史長河中人們其人社會生活事象緊密相聯,賦予了它各自文化內涵。

十二生肖是中華民族創造,記載了我們祖先相處歷史,體現了天人感應、眾生平、物有循環理念,從而使中華民族時間文化多姿多彩。

十二生肖每尊有自己人文特色,狗十二生肖中是、、靈敏代表,狗生肖歌為:戌狗通靈宜友,一心一意盡職守,天狗敢吞日和月,俯首甘人助手。

戌狗通靈宜友。

狗屬食肉目犬科動物,是人類馴養動物。

狗祖先是狼,DNA證據表明,狗狼進化過來時間,與早期人類首次離開非洲大陸時間吻合,説1萬年以前,狗成為人類狩獵時夥伴一起生活了。

(注4)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説:“狗類。

其用有三:田犬喙,善獵;吠犬喙,善守;食大體,供飢。

”狗是人類生產生活中伴侶和助手,它是能主人“通靈”。

如:狗可以當信史,《晉書。

陸機傳》上記載,陸機久居京師,一條叫“黃耳”家犬充當了傳遞兩地書職責,北京海淀區有清代曹寅納蘭性德兩大文人“黃狗傳書”傳説。

狗是人朋友,不僅現代人喜歡狗,古代流傳着許多人寵狗話。

孔子家犬死了,於是命門人其正式埋葬。

劉揚馴練導聾犬歡歡,咬住主人褲角讓走,地及時提醒聽障主人熄滅灶台開關關上,從而避免了一次燃氣泄露而造成安全事故。

而我家貧如洗,破巾沒有,只有草蓆捲,以免死犬屍體直接地接觸。

”這是人犬之間真情流露。

我國古代有許多關於“義犬”傳説,東晉陶潛《搜神後記》講了一個義犬救主故事:廣陵人楊某家養一愛犬,一天到晚離其左右。

有一天夜晚楊某外出,失足掉入一枯井中,自己無力爬出。

家犬見主人落井,守井邊通宵吠叫。

天明時有人路過,見此狗井口叫喚不止,發現了落井楊某。

楊某説:“你幫我出井,報。

”那人説:“這隻狗送我,我救你出井。

”楊某説:“這條狗救過我命,我不能你。

此,你要什麼可以。

”那人説:“你捨得狗,我不管你事。

”這時,狗探頭井,示意可以答應他。

楊某領會,答應了過路人條件。

那人楊某救出井,隨後繫了狗,牽着走了。

第五天時。

那條狗逃離,回到了主人身邊。

這樣一條人性狗人見人愛。

人寵愛狗,狗主人有感情,不但有口頭傳説,有實驗論證。

2014年4月29日《參考消息》刊文:“研究發現狗確實會愛主人”。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克萊爾蒙特研究生大學科研人員發現,家養動物人親近時體內會釋放出“愛荷爾蒙”後葉催產素,説狗愛主人並非吃,因為狗確實有產生愛能力。

中國人喜歡狗,歐美洲人喜歡狗,政治家們例外。

例如,德國聯邦議院允許議員帶他們愛犬參加會議。

2017年入主愛麗捨宮法國總統馬克龍帶着他愛犬尼莫參加外交議式。

俄羅斯總統普京愛犬出名,許多美國總統“狗”而出眾。

(注5)歐美各國寵物犬有各種服務措施,西班牙馬德里推出了“人狗餐廳”,飯店主食分人食和狗食,每天推出式樣套餐。

(注6)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老齡化程度,養狗寵物家庭多,促進了養寵物相關事業發展。

2017年國慶中秋節二節相遇假期8天,全家外出旅遊或探親,於是催生了寵物寄養這一行業,生意十分。

城區店需半個月予訂,多“一籠難求”,郊區“酒店”“寵滿患”,大型犬寄養費用達900元一天,寵物所用運動場、醫務室、單間一應懼全。

一心一意盡職守。

關於生肖地支上排位,藴含着中華文化人獸關係方面內容。

狗是“義犬”,有一而終美德。

人們它有“兒嫌母醜,狗不厭家貧”評語,因此對位居生肖“十一”產生了“一心一意”聯想。

吳慧穎《中國數文化》一書的序中説“數——國人第二語言”(注7),數字中國己不是數字,而是於漢字字型、字音、字義衍生出想象,形成了一種“數字崇拜”。

中華民族這種數字情感,會反映到十二生肖排列順序上來,強調每個生肖個性。

如“一”即是,是全,老鼠分佈廣泛,有人生活“一”切地方有老鼠存在。

而且老鼠前爪“4”偶數、後爪“5”奇數,“奇”“”並存,符合春節除夕“子”時“一夜雙歲,五更分二年”“前後陽”“五行”要求,因此居第一。

“三”、“五”“九”是數字,順居可稱“王”虎、龍、猴。

“十”代表恆定、,順居生肖中可寓“鳳凰”唯一禽類雞。

每年農曆元月初二為“犬日”,有敬狗習俗。

‘十一’有“十全十美”之上,百尺竿頭進一步涵意。

長期以來,狗認為是人類朋友,是愛主人朋友。

晉幹寶《搜神記》卷二十有《義犬冢》故事:三國吳國孫權政時,有襄陽人李信純家養愛犬名龍,有一天李信純攜犬赴宴,醉卧於郊外。

遇太守燒荒圍獵,狗見火起,危及主人,可是狂叫和拉拽不能使李信純醒酒,於是跑到五十多步水塘中濕身,將主人身邊草火壓滅,累斃於主人身邊。

此景路過太守看見,説“犬報恩基於人。

人不知恩,豈如犬乎!”重葬此狗,並修了十餘丈義犬墓。

類故事滿族中存在,清太祖努爾哈赤躲避明朝遼東總兵李或梁追殺中,他義犬黃狗方法救了陷於草中火海裏主人,勞累而亡。

滿族人不吃狗肉、戴狗皮帽子習俗由此而來。

中國人喜歡狗,歐美洲人喜歡狗,美國人總統愛犬稱為“第一犬”,每屆總統有自己愛犬,歷屆白宮“第一犬”中盡職是赫伯特、胡佛養純種德國牧羊犬“圖特”,每晚臨睡前,它要圍着白宮院牆巡視一圈兒,而不出錯。

文學家錢鍾書和翻譯家楊繹夫婦,十年動亂期間下放到河南息縣幹校,當時他們這段時光家養黃狗“趨”,一度傳為傳話。

延伸閱讀…

“十二生肖”起源:源於中國最初或不全是12種動物

狗年説狗丨原來狗是這樣進入生肖隊列的!

國際上,軍犬戰爭中立了功,有國家它授勳。

2017年10月14日《參考消息》“軍事瞭望”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5條退役軍犬——4條拉布拉多犬和一條德國牧羊犬——授予勳章,表彰它們阿富汗和伊拉克服役時‘表現’。

週三晚上國會山雷伯恩大廈辦公樓裏舉行了授勳儀式。

海軍陸戰隊中博德勞亇特讚揚了茯得授勳退役軍犬們勇氣,稱每一條軍犬‘表現服務了它們部隊、馴養員和國家’。

”天狗敢吞日和月。

什麼叫天狗?《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有這樣記載:“有赤犬,名曰天犬”。

天狗是星名,《史記、天官書》:“天狗,狀如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

”天狗稱戌之神,宋兆麟先生《中國民間神像》書中刻印有狗神圖。

作為民間信仰神,十二生肖中國傳統宗教中有了位置,如,道教六丁六甲神中,甲戌神為展子江;福建漳州東嶽廟主生娘娘殿中狗神成大夫。

佛教中,據《十二神饒益有情經》記載:戌藥師十二神之一招杜羅,本尊為大日如來。

總之,十二屬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自己創造,它既來源於古代天文學,反映了古代人類動物圖騰崇拜。

天狗敢吞日、月,它什麼有那麼神力?來自古代圖騰,對祖先崇拜。

《後漢書、南蠻傳》記載了一個傳説:古時代,高辛氏他敵人徵戰不己,總不能克敵致勝,於是帝高辛氏下令,能取敵方將軍首級者,賜黃金、賞土地,自己女兒嫁他。

這時,帝身旁畜狗盤瓠躍出隊伍,直奔敵軍主帥,撲上去其咬死,並頭顱銜回闕下覆命。

帝高辛只得履行諾言,女兒嫁盤瓠。

盤瓠要求金鐘下罩七天變成人,公主見駙馬,聽勸阻掀金鐘半天,致使得盤瓠未能全面變人身,只得犬首人身貌成了高辛氏女婿。

盤瓠公主結合生育六男六女十二人,成為高辛氏祖先。

這個傳説流傳廣,版本很多,歷史學家範文瀾認為開天闢地闢地盤古氏,是盤瓠傳説而來。

人民出版社1956年《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篇第一章第三節總結説:“古時代居住中國南方苗、黎、謠族,有傳説和神話,可是很少見於記載。

説來,南方各族中流行神話是“盤瓠”。

三國時徐整作《三五歷記》,吸收“盤瓠”入漢族神話,“盤瓠”成為開天闢地盤古氏。

”第二,來源於西王母崇拜。

《山海經》中神力西王毌“其狀如人,狗尾”,具有狗特徵。

第三傳説天狗是風神。

《山海經、北山經》:有關狗風神傳説。

唐朝杜甫寫過一篇《天狗賦》,稱其“夫何天狗嶙峋兮氣獨”。

當代郭沫若誦《天狗》:“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月亮來吞了,我日來吞了,我一切星球來吞了,我全宇宙來吞事。

我便是我了。

”從天文學角度看,日月蝕產生狗沒有絲毫關係,人們世間獵犬狩兔情景,與天上月(兔)蝕進行聯想,於是我們人類祖先演繹了多彩的狗食月月精彩故事。

那奇特而想象力使人驚歎己。

俯首甘人助手。

我國許多民族創世神話中有這樣相似記載:神創造了人後,創造第一個動物狗。

神告訴狗,你來主人是人。

筆者《剪報》上看到楊蘭花“老年日報”上講“狗主人忠心原因:狗主人忠心耿耿,從情感基礎上看,有兩個來源:一是母親依戀信賴;二是羣體領袖忠服。

這説,狗主人忠心,是狗對毌親或羣體領袖忠城一種轉移。

血統角度看,現代家狗可分為兩類:胡狼血統(比如細犬、哈巴狗小型狗)狼種血統(比如黑貝牧羊犬)。

胡狼血統狗忠成,主要與第一個情感相聯繫。

狼種血統狗,主要與第二個情感來源相聯繫。

”這樣,狗這兩種血統狗而言,有了涵意,胡狼血統狗而言主要是主人依賴,因此對所有它人視為“友”;而狼種血統狗而言,所謂人,主要是一個主人。

古代,狗主要作用是幫助人狩獵、牧羊、看家護院。

歷史上流傳着許多狗忠實為人服務故事,以至“犬馬之勞”是表示服務成語。

歷史上有許多家犬護主敵事:保衞主人家院,有多少家犬惡狼博鬥倒狼利齒之下,為主人獻出生命。

有多少狗主人身負,皮開血綻血跡斑斑,骨折筋斷,要受傷野獸,叼到主人面前,而得到只是一根肉骨頭、一碗剩飯。

現代狗用途,獵犬一項可分為獵獸型、獵鳥型、搜索型、定位型、撿拾型、哄趕型、攻擊型、嗅覺型分類。

社會發展,狗用途,種類多,形成一個大家族,有三百多種。

如:導盲犬可引導盲人走路,導聾犬可以使耳朵失聰人生活。

2017年7月24日《北京日報》介紹了導聾犬馴導員劉楊故事,他馴養一條兩歲名叫來福惠比特犬,能分辨鬧鈴、電話、敲門聲、孩子哭聲、手機汽笛聲響,然後通過接觸主人身體部位,使主人及時處理有關情況。

有一次,灶台燃氣鍋中溢出沸水熄滅,聽障主人覺察,關門要走。

劉揚馴練導聾犬歡歡,咬住主人褲角讓走,地及時提醒聽障主人熄滅灶台開關關上,從而避免了一次燃氣泄露而造成安全事故。

延伸閱讀…

十二生肖對照表十二生肖紀年對照表

戌年説狗

狗能人類帶來慰藉和,它們但是馬戲團不可缺主角之一,還是運動場上能手。

英國倫敦温布爾登建有賽狗場,是可賽馬並列受歡迎娛樂項目,每年覌賞賽狗人數達300萬人次。

(注8)我國許多民族有敬狗習俗,如哈尼族有這樣一個神話:遠古人類有五穀,天神女兒勸父親把五穀種子傳人,天神聽。

天神女兒救饑荒五穀傳了哈尼人,天神怒,女兒打成狗驅下世間。

哈尼人於每年七月第一個龍日過“嘗新米節”做第一碗飯要家犬吃,以示崇敬。

狗和人類關係如此密切,因此成為人類藝術品反映像成章了。

古代山巖畫中有狗牧羊和狩獵助手畫面,新石器晚期一些陶器上有狗形象,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玉狗,形態盡顯恭順情,是藝術珍品。

漢代畫像磚上狗紋千姿百態,唐代三彩陶狗神態可愛,宋代瓷狗具美感,明清瓷狗多姿多彩。

家犬是民間玩具題材,河北成泥狗、遼寧瀋陽泥狗…有特色。

生肖禮物,往往是受歡迎禮物。

國際象棋選手謝軍屬狗。

1993年10月蒙特卡洛大賽期間,謝軍23歲生日。

那天,中國國際象棋代表團她舉行了而鬆生日聚會,大家舉杯:喊:“祝小狗生日!”並且亮出自己送生日禮物——是小狗,絨、瓷;中國狗、西洋狗。

謝軍,抱着生日吉祥物,親了親。

  鼠年來臨之際,想起一副聯:“一日時辰子首,十二生肖鼠佔。

”確,儘管十二生肖中鼠個頭,且品性不端,為害,但先人能讓佔鰲頭。

其中三昧,頗值得一書。

  鼠類是一龐大家族,生物學分類,屬哺乳綱齧齒目。

而人類關係密切者主要是家鼠、田鼠小型鼠。

是家鼠,可分為大家鼠和小家鼠兩類,是人類伴生動物。

儘管我們其列入“四害”,深惡痛絕,幾而後,但追猛打、大開殺戒結果,事願違。

鼠類不僅沒有絕跡,反而,不可收拾,乃無可奈何。

  分析原因,是其適應環境能力超強。

古往今來,有人跡處,有它們身影。

穀場倉房,隨農夫而“”分食;庭中屋內,伴主人而起居安卧。

它們精力充沛,捨晝夜,晨昏時段內活躍;它們繁殖力強,生生不息。

一對老鼠夫妻一年之內,子又生孫,孫生子,可達上千後裔。

它們生存技能全面,遇山翻越,遇水遨遊,有屋借住,無屋打洞。

它們雖視力稍差,但嗅覺觸覺,記憶力強,警惕性,行動,小心,善於合作,配合默契;它們胃口甚佳,消化力強,人吃東西它們能吃,人不能吃東西它們照吃不誤。

以上種種優勢,使成人類應勁敵。

且於現代交通體系發展,使鼠類如虎添翼,過去跨越地理隔離迎刃而解,棲息地擴張創造了條件。

它們借鐵路穿過沙漠,借輪船漂洋過海,坐飛機周遊世界,使其開闢活動區域。

已有科學家預言,如果人類滅絕後,統治世界者非鼠類屬。

  ,鼠類進入人類視野,所以其存在限於其生物習性,而成為文化學領域符號。

進入十二生肖系列並排在榜首,本身表明其先人生活密切。

天下動物種類無數,古人何以選擇十二種動物屬相?綜觀十二生肖,“六畜”焉。

六畜者,馬牛羊雞犬豕是。

其餘六種乃人類關係密切者,如虎、鼠、兔、蛇、猴。

唯龍乃傳説中神獸,雖見於塵世,然無所不能,萬民景仰膜拜。

而十二生肖選用排列,動物每日活動時間而確定。

我國漢代,即採用十二地支記一日之12個時辰,而每個時辰相當於當今兩時。

夜晚11時凌晨1時子時,此時鼠類活躍,故而排在最前;凌晨1時3時時,牛類反芻正酣。

3時5時寅時,猛虎四處遊蕩覓食;5時7時卯時,朝陽升起,月亮天邊,此時玉兔正忙搗藥;上午7時9時辰時,神雲騰霧播雨時;9時11時巳時,蛇類始活躍;11時13時午時,陽氣,天馬行空之際遇;13時15時未時,羊食草;15時17時申時,此刻猴輩活躍;17時19時酉時,夜幕降臨,雞始歸巢;19時21時戌時,犬開始守夜。

21時23時亥時,豬類鼾睡。

  另一説,先人安排十二生肖順序時,考慮到這十二種動物足趾有單數(奇)和雙數()別,足趾奇、,予以參差排列。

其他十一種動物,不管四是二,其足趾數前後或左右。

比如,牛四趾()、虎五趾(奇)、兔四趾()、龍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猴五趾(奇)、雞四趾()、狗五趾(奇)、豬四趾()。

唯獨鼠是前足四趾、後五趾,奇偶同體,安排,只能其列於首席。

  有一説。

滿族民間傳説,很早以前,老鼠無論是個頭、力量,還是智慧,百獸高出很多,得到天神賞識,任命它十二生肖首。

還用古人尊稱“子”字相配,大家恭敬地稱它“子鼠”。

老鼠上任初,還算敬業,帶領其他十一個動物輪流值年,歲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可日子一,老鼠覺得自己眾。

訓斥下屬,浪蕩逍遙。

天神聞知,它傳到天上,地教訓了一番。

並他身子縮小了一半。

可是這個成性傢伙,從天上一下來,依然故我。

十一生肖聯名天神告狀,天神勃然大怒,老鼠傳到天庭,下令開刀問斬,老鼠痛哭流涕地哀求,十一生肖叩頭,求他們説情,大家一看他改過,跪倒求情,説歹説,免其一死,打了幾百大板,他身子縮小了一大半,和狗大小了。

可下界後,它做起,天神見其惡習改,而偷不犯死罪,一老鼠縮小成現這般模樣,且他地面上住,派玉貓下界專管老鼠。

這,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致使它看見任何動物。

  老鼠是一身惡習,不容姑息。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撰寓言《永某氏鼠》雲,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

為己生歲直子,鼠,子神,愛鼠,不畜貓犬,禁僮擊鼠。

倉廩庖廚,恣鼠不問。

由是鼠相告,來某氏,飽食而無禍。

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飲食大率鼠之餘。

晝累累人兼行,夜竊齧鬥暴,其聲萬狀,可以寢,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

後人來居,鼠態如故。

其人曰:“是陰類惡物,盜暴,且何以是乎哉?”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

殺鼠如丘,棄隱處,臭數月乃。

嗚呼!彼其飽食無禍為可恆哉!宗元藉此隱喻驕橫無忌作惡惡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