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況下,刻姓名印時,我們會遇到這樣情況:1、單名印,即姓和名加起來只有兩字;2、三字姓名主動省掉了後綴「印」字(多數是印主要求);遇到這兩種情況,我們需要處理三字印章法。
漢印裏有三字印印例,如圖:處理方法,是右邊一字,左邊二字(左右依印蜕左右定),即如圖這樣安排:一、一個字一側章法標準:,兩字處一字處相等。
即上面印例中「姓氏」右邊一字,佔四字印章法兩個字位置 ,一個字佔印面面積左面兩個字相等,如圖:上圖中「範」姓顯然拉長了縱向筆畫,實現另側兩個字縱長度。
二、兩個字一側章法標準:吾丘衍説得簡,:不可兩字中斷,不可十分相接。
説,這中間有個度:兩個字中間離要調整得,既不能顯得過分中斷,可以十分相接。
如下圖所謂開運印章,誇大其辭,開運年菜,名稱取「開運」象徵吉利,並不是吃開運!古人所用姓名印,大都姓名,或姓名後加一「印」字、或加「印」。
,現在很多名章滿白印方式,這種間距感反倒沒有了,發展成了整個印面渾然白紅相間,這挺美。
篆刻章法這件事,因為審美差異原因,並沒有標準,吾衍《三十五舉》標準是傳統意義上章法原則,是公認原則。
因為印面是三個字,因此存在姓名分拆問題。
我們認為分拆原則是:姓佔一側,名佔一側,兩字名字儘可能分拆兩側。
單姓雙名如圖:楊益壽、張千秋兩方三字印,楊、張是姓,各佔印面一半位置。
益壽、千秋是名,各佔印面一半位置。
下面三個圖,複姓名, “字排列” 來做分享!只有第一個是。
雖然這範例印章,是適合拿來印鑑!!因為字框沒有連接到啊!!!如果下面三個圖,是單姓雙名,只有第三個是。
見單姓雙名 加上「印」字,刻成第一種情況,那是錯誤喔。
單姓雙名如果要加上「印」字,是要擺放在姓下面,不可名字拆開。
一個合格標準印章,八個方位需要產生結點。
反之,貽笑大方。
而不加任何雜字,用以表示意。
如果只有單名,如:姓「陳」名「秋」,刻「陳秋印」或「陳秋之印」。
如果是兩個字名,如:姓「陳」名「春祥」,刻「陳春祥」「陳春祥印」。
後來有人「印」改成「章」,如:「陳春祥章」,或並用「印章」如「陳秋印章」。
雖然古時「章」只有將軍或官府能,但現在這樣限制,只要佈置得法,不可!
有「印」上加「信」字,如「陳秋印信」,但大都以單名者使用多。
有刻成「陳印春祥」。
這種刻法,主要是避免「春祥」這兩字名拆開。
而且如果迴文印讀法,回到「陳春祥印」了。
另外,迴文印可以有「某某印」刻法。
《七修類稿》記載説:陸友仁收藏到一方刻「陸定之印」古印,因為這個原因,自己兒子取名為「定」。
倪雲林這件事,贈詩陸友仁,並且附文説:這方印印文應迴文,否則姓「陸」名「定」,而不是姓「陸」名「定」了。
延伸閱讀…
這是迴文印不能有「某某印」刻法,所以迴文印裡「」字是姓名裡一字,這樣才不會混淆了「」及「陸定之」!
古人有有男自稱臣、女自稱妾習慣,因此有「臣某某印」或「妾某某印」刻法。
有官印有所,印上加私字,如「陳秋私印」。
古時候裏邑名印或裡邑名印,會「印」字上上加「唯」字,或單用「唯」。
如「樂成唯印」,樂成是里名;「季子唯印」,季子是時的裏邑(有點類似現在的裏)名;或「鉅裏」,鉅裏是里名。
至於為何加一「唯」字,沒有原因記載!
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
姓名一起,有分開。
題款用章,一名一字,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
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卑幼,用別號章。
反之,貽笑大方。
延伸閱讀…
現代書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形狀“方形,圓形可,若腰圓天然形不可。
”姓名章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
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
款尾多章時,次序是姓名章,後字、號章。
閒章稱佈局章,包括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是鈐蓋書法作品右上章,稱“隨形章”,是石料造型順勢刻成章,為方形,而半通、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形、肖形。
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佈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1) 齋號章 世傳齋號章始於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宋、元後,此,書家人人有齋號章。
明書法家文徵明雲:“我書屋多起造於印上。
”齋號稱齋、堂、室、樓、閣、館、軒、庵,如惟齋、雪溪堂、磨劍室、笑隱樓、松風閣、來禽館、賞雨軒、樂天庵。
(2) 章 即古之吉語章、詞句章,多有寓意,富有,或輯錄具有哲理、發人深思成語警句,或記錄自己情趣和心聲。
章內容,人學習,如“琢”、“師法”、“書痴”、“於勤”、“藝無涯”、“師古泥”、“廣採博取”、“觀書樂”、“人學”、“積累得”;有表露情懷,如“恃德”、“明志”、“”、“樂而康”、“中樂”、“惜分陰”、“孺子牛”、“玉潔冰清”、“淡然天趣”、“老驥伏櫪”;有表達筆墨情趣,如“潑墨”、“筆耕”、“香田”、“神趣”、“藏拙”、“癖於斯”、“心慕手追”、“業硯田”;有祝願吉祥,如“如願”、“長樂”、“美”、“吉日良辰”、“人壽年”、“書翰長壽”、“天長地久”。
(3) 年號章 於記載書法作品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
(4) 月號章 於記載書法作品月令,如上春、如月、蠶月。
攔邊章是指蓋書法作品一邊章,起攔邊聚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