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晚上9—11點):走三焦經,是人體免疫系統休息濾毒時間,是女性內分泌系統時候,這時要休息,不要操心,可以聽音樂、洗澡、為明天作計畫,準備入睡。
子時(晚上11–1點):走膽經,要進入「熟睡」膽才能進行排毒。
時(晚上1—3點):走肝經,是要熟睡肝才能進行排毒。
若是事夜間工作,每週要有一天、每月要有一週、每年要有四個月能早睡。
寅時(早上3—5點):走肺經,肺有問題人此時咳嗽會。
卯時(早上5—7點):走大腸經,因此早上7點之前要排便。
辰時(早上7—9點):走胃經,早餐7-9點之間吃完,可以按摩腹部。
巳時(早上9—11點):走脾經,此時腿部內側,消水腫、改善過敏。
午時(中午11—1點):走心經,此時陽氣,午睡30分鐘養心經。
未時(下午1—3點):走小腸經,小腸吸收養分時間,過了這個時刻,腸胃功能減弱,因此有「過午食」養生説法。
國健署統計,國人癌症時鐘前年調快16秒,每4分42秒有一人罹癌,我們可以從古人智慧裡尋找防癌建議來戰勝這些疾病。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提到:「正氣存內,不可幹;所湊,其氣必虛」,體內真氣免疫力時候,氣有可能趁虛而入危害,所以防癌一點培養自身正氣,達到防癌效果,調理經絡臟腑,超前部署打好基礎使百病入侵,「十二時辰養生法」一個方法。
胃經當值:此時進食消化及進行代謝,提供一天所需熱量。
《黃帝內經》中提到「肺朝百脈」,指全身各部血脈直接或間接地匯聚於肺,然後運送全身,所以各器官盛衰情況,肺經上有所反映,而癌細胞屬於痰毒,若聚積肺部,外邪會趁虛而入,散佈得。
上午3點到5點氣血運行到第一條經絡肺經,最佳養生方式維持最佳熟睡狀態來養肺。
若老年人習慣早起,這個時間要注意保暖來養肺,不要感冒,可以搭配深呼吸吐納運動來養肺。
腹式呼吸吐納法可空氣流通處練習,吸一口氣下腹丹田處有飽脹感,緩吐氣到吐乾淨,反覆數次,一吸一呼之間強化臟腑功能,提高肺活量。
大腸癌是國內發生率癌症,要保養大腸經維持排便習慣,早上5點後氣血運行到大腸經,早上起牀後喝一杯500cc温水幫助通宿排毒,補充身體夜間流失水份與津液。
7到9點輪到胃經值班,早餐要吃,飲食入胃遊溢精氣,早餐可以讓一天開始有著滿滿能量,建議多攝取纖GI飲食,同時減少可能會誘發胃癌飲食,如煙燻燒烤類以及醃製食品。
臨牀研究顯示,多攝取維他命A、C、EB1,可預防大腸直腸癌、食道癌、乳癌與胃癌發生。
脾臟主運化,適量飲水可讓脾經進行營養消化吸收,讓氣血傳輸濡養器官組織,維持大腦運作。
此時氣血走到心經,這段時間是陽氣時候,吃午飯後午休10到15分鐘可以幫助養心安神,調養心氣,才不會心火過造成血脈運行。
小腸能,使上升,吸收部分輸送全身,濁氣下走,將糟粕送入大腸。
因此午飯要吃得緻、有營養,這樣小腸才可以接續心經,精力時候消化吸收營養,清氣上升得多,讓水分代謝吸收,維持心血管循環。
這段是主要喝水時間,喝一些白開水、茶,可以補益膀胱,利於人體雜質排出。
白開水可加速腸道蠕動,減少有害物質停留腸道時間。
研究顯示每天喝4杯水或者4杯水以上,每天喝2杯水人,罹患大腸癌機率減少一半,同時可以降低膀胱癌、輸尿管腫瘤和乳腺癌風險。
減糖料理是晚餐選擇,晚餐時降低碳水化合物份量,可能吃米飯1碗調降成1/3~1/4碗,使血糖不會波動,配合低脂高纖飲食。
要防止五臟保護腎臟,因為腎臟是水臟,會耗損人體內水分,水濃縮後成痰,痰濕累積久讓化瘀生毒,瘀毒人體內停留,某天一個誘因出現會轉成癌毒。
心包經到達心肺及胸部,可以在家多做擴胸、伸展手臂運動達到放鬆情緒幫助睡眠效果。
、負面情緒會導致內分泌機能失調,引起五臟六腑間,下來有可能誘發癌症,所以常保、正面思考、避免氣鬱是防癌最佳方法。
來到冬季節氣「大雪」寒流,手腳易冰冷該怎麼辦?把握飲食3原則,幫你驅寒氣、舒筋骨、身體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迎來信:
中醫理論中有一個源自《黃帝內經》「子午流注圖」,子午流注是中醫聖賢發現一種規律,一天24時分12個時辰,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所以每個時辰有經絡循行,遵循此規律生活,臟腑可以發揮所長,排走毒素,強身防病。
膽經當值:膽汁進行陳代謝,骨髓造血時間。
肝經當值:全身氣血會歸於肝,肝來濾化血液。
肺經當值:肺氣氣血輸送全身,層睡眠有助肺氣輸送。
大腸經當值:氣血流大腸,排泄廢物。
過了這個時辰,腸胃功能減弱,所以古人有「過午食」説法。
脾經當值:氣血時段,脾負責消化、吸收及排泄調和,中醫有「脾主肌肉」説。
膀胱值:氣血流注膀胱,清除體內廢水。
《黃帝內經》中提出「12時辰經絡養生法」,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人體有12經脈、15絡脈,每條經絡會時辰內運行,屬於這時辰經絡氣血,中醫師賴睿昕表示,我們只要順應這一經絡進行休養生息,能達到養生最佳效果。
一天分成12個時辰,12地支代表,中醫認為,「自然界人是統體」,因此,自然界年、季、日、時週期變化,人生理、病理相應週期變化息息相關。
人病情變化,多半是「早晨輕、中午、夜晚」,這些情況和人體氣血運行有關,時辰,氣血運行到經絡,人體生理、病理有直接影響,這項理論現代科學「生理時鐘」相似。
現代人工作,該如何配合12經絡氣血運行養生?中醫師賴睿昕解析如下:此時是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時段,若能休息,能發揮「肺朝百脈」功能,氣血津液疏送到全身臟腑。
因為這段時間血氣流注於肺這個臟腑,是肺經循行時候,充分睡眠可以讓臉色紅潤、精氣。
天氣變化時,氣喘、肺氣腫患者半夜咳醒,這是因為氣衝病灶而引發咳嗽或呼吸困難,因此,人體需要大量呼吸氧氣,進行深呼吸,處於睡眠。
患者如果這段時間咳醒話,建議喝杯温開水緩解。
可以吃點潤肺食材,例如銀耳、羅漢果、百合、白菜、豆腐、豆漿、牛奶。
這段時間是治療最佳時間,因為血氣流注於大腸經,建議7時起牀時喝點温水有助排便。
另外,腸肺互為表裏,所以,早起後若能呼吸新鮮空氣、做做養生操,有益身心健康。
有助大腸經食物是蔬菜水果,有人此時,多吃纖蔬菜及水果,像是花椰菜、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可改善問題。
9點前要吃早餐,因為此時吃早餐易消化,吸收,如果不吃早餐,引起多種疾病。
此時胃腸消化吸收,是營養能輸送到各器官滋養臟腑時機,且胃氣盛衰決定顏長壽,是免疫力指標。
如果不吃早餐,胃會分泌胃酸,下來,引起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膽囊炎危險。
早餐可選擇養胃食物,例如飯、麥片、麵包,過於燥食品如薯餅、炸雞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乾裂、唇瘡問題,應避免。
此外,飯後時揉胃經,可調節胃腸功能。
這段時間脾經,而脾這個臟腑是消化、吸收、排泄總調度,人體血液統領,脾功能,消化吸收,造血機能會。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久坐傷肉,但上班族一坐個上午,提醒您每隔時左右起來走動,喝水,或壓足部,踩腳拇趾,或腳趾做抓地動作。
此時是人體氣血時期,建議或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傷胃敗脾。
此時是午餐、午睡時間,建議利用時間午休片刻,養好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達到養神、養氣、養筋效果,能讓下午晚上精力充沛,中午飯後睡10分鐘,心臟有幫助。
午休過後時間,血氣流注於小腸經,是腸經進行、濁及吸收時刻,營養吸收到體內,濁物送到大腸待消化及排除體外,小腸這時人一天營養進行調整,此時多喝水、喝茶,小腸排毒降火。
小腸經經脈循行頸肩部,有肩周炎或頸椎病人此時治療,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久坐族可這段時間,多做肩頸操,活動筋骨。
延伸閱讀…
此時血氣流注於膀胱經,膀胱腎腑,兩者屬水,是一天中水分流失時刻,建議要多補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體內廢物,促進泌尿系統代謝。
膀胱經是人體中陽氣一條經,腎經膀胱經經氣足部相接,所以,可同時按摩膀胱和腎經,一陰一陽補充,或是左右轉動身體5、6次,雙腳前後擺動數十次,有助循環。
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
」「腎先天本」,此時工作完畢稍作休息,千萬不要過勞。
腎精可充養牙齒、頭髮及皮膚,讓其,腎臟強者才能長壽。
晚餐應飲食,此外,芝麻、香蕉、花生、海帶、烏賊、牛羊肉、雞肉富含蛋白質食物,能補充腎精。
戌時護心臟,減壓心。
上班上學一天後,應放鬆。
中醫所謂「心包」,情志思慮有關,如果晚上想睡個覺,這段時間要保持心情愉快,例如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此外,可以拍拍手,張開雙臂調理心包經,或是用力握拳,吸氣時放鬆,呼氣時緊握,做6次來調節手部氣血。
當用力握拳時,可以按摩掌心「勞宮穴」,此穴心包經火穴,有心火功效,可壓「內關穴」,調理心胸胃氣血。
24 時分 12 時辰,和 12 條經絡應,人體每條經絡應一個運行活躍時辰,只要能依靠應時辰來調整作息,有養生功效。
請 11 點前睡覺,要進入熟睡狀態,膽才能排毒。
熬夜使膽氣,使得隔日精神,影響決斷。
時是肝經造血時間,宜熟睡,滋養陽氣,利於肝臟排毒,若熬夜,導致肝陰虛。
此時肺經循行,是氣温時候,肺有問題人,此時會咳嗽,人體需要此時大量呼吸氧氣,宜進入深度睡眠。
此時大腸蠕動,宜空腹喝温開水,促進腸胃蠕動,排除體內廢物,大家可以養成此時排便習慣。
此時胃經活躍,適合進食,請要記得吃早餐,以免胃經空腹運作,有礙身體。
脾主消化、吸收,此時是一天內效率時間段,是幫助吸收辰時使用早餐營養時段。
此時可以按摩脾經,消水腫,改善過敏。
午時心經,宜休息,古人養生講究睡子午覺,如果工作午睡,可以閉目養神幾分鐘。
另外,下午一點前要用完午餐,讓腸未時可以妥善吸收營養。
小腸經運行,體內氣,營養吸收入體內,輸送全身,濁氣送入大腸。
過了這個時辰,腸胃功能減弱,所以古人有「過午食」説法。
延伸閱讀…
未時小腸經輸送到全身,人此時會精神,此時是一天內效率時間。
另外,於此時膀胱經活躍,適合多喝水,茶飲,可以補益膀胱,讓身體雜質排出,維持狀態。
可以多敲打膀胱循行臀部及大腿後側,幫忙疏通膀胱經。
現代研究,子時體內副交感神經興奮主,體温下降,呼吸、心率及脈搏減慢,腎上腺素水平降低,外周血管擴張,內臟各器官功能下降,但大腦褪黑素含量開始增高,從而誘導人體進人睡眠放鬆狀態。
説此時人體,宜休息,同時睡眠質量,能夠解乏。
時肝當值,此時陽氣比膽經當值時要一些。
通過睡眠可讓肝血得到休養,使肝臟主疏泄、主藏血功能得到發揮。
時陽氣雖然生起來,但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養肝血。
寅時肺令。
肺經是人體臟腑經脈氣血流注起始經脈。
寅時是人體氣血靜變為動開始。
人寅時應該處於睡狀態,説人體要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生命靜而動轉化。
若睡眠,清晨起牀面色紅潤、精神。
卯時氣血流注於大腸經,地户要開,肛門要開。
這個時候應該排便,積蓄了整個晚上垃圾毒素排出體外。
中醫認為,肺腸表裏,肺屬陰主內,大腸屬陽主外,肺氣,排便會。
辰時氣血流注於胃經,此時人們吃早餐要補充營養,保證一整天人體需求。
這時天地陽氣旺,人脾胃功能,吃飯消化而發揮其營養作用。
巳時是脾經當值,是人體精神振奮、體力時候,是人一天當中一個“黃金時間”。
此時,上班族工作效率,學生記憶力強,老年人鍛鍊身體體力,而這些精力和體力,來源於既有數量有質量早餐營養,因此早餐要有足夠營養基礎,才能保持身體機能狀態。
此時心經當令。
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轉換點,人要這個天地氣轉換點上調整氣血。
人如午時能睡片刻,養心有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一年四季需要午睡,但每次睡時間過長,半時左右,不要超過時,能躺下來,不要趴着睡。
調查,許多老壽星即有保持午後小睡養生經驗。
未時小腸令。
可吸收食物中,並糟粕送入大腸膀胱,進行一天營養調整。
因此,人們應下午1點前吃完午飯,這樣才能使小腸其功能之時地吸收營養。
另外,未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如喝杯涼白開,或喝杯清茶,稀釋血液濃度,達到保護血管作用。
申時膀胱值。
現代證實,下午4時左右人體陳代謝率,運動能力達到峯,此時鍛鍊身體受傷。
如果這個時候犯困,有陽虛表現。
酉時腎經當值。
如果説凌晨5點到上午7點卯時代表一天開門,那麼下午5點到晚上7點酉時代表一天關門,開門宜動,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