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文解字 |有哪些文化內涵 |兔年説兔 |【十二生肖為何有兔】

【文化差異|越南|農曆新年】十二生肖排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相信華人地區朋友久而久之能夠背出。

然而,當全球大部份人迎接兔年,越南貓代兔,慶祝貓年來臨。

什麼越南今年新年所屬生肖會是貓而不是兔?越南版十二生肖為何會如此?農曆新年上週末開始,整個地球預計有超過 10 億人慶賀他們一年中節日以及他們新年假期。

農曆新年是華人傳統節慶外,亞洲大部份地區如韓國、馬來西亞、日本、越南地有節日。

中國傳統十二生肖排序,每年新年有一種所屬代表動物,2023 年代表是兔;可是越南,他們今年代表動物是貓而不是兔。

越南貓代兔成為十二生肖典故很少,導致關於貓年起源出現了好幾種説法。

越南和中國流傳下來十二生肖基本上沒有差異,學者許多古老越南文本中找到過兔子列十二生肖中的説。

越南民間有一個關於十二生肖傳説講述兔子和貓之間轉換的説法。

相傳,玉皇大帝天地舉辦了渡河比賽挑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代表天干地枝十二屬相。

初時,水牛比賽中一馬,老鼠和貓爬牛背上,藉助水牛力過河。

後來,老鼠因為渴望拿取第一名,趁貓意時,推貓到河裡去;中國版本貓因水性所以淘汰出局,而越南版本貓掉進河後,靠著自己游到,得到第四名,故十二生肖中貓排在老虎後。

但民間傳説始不能考究,現時合理説法是古代曆曆法習慣使用10個天干和12 個地支組合來命名年份,每個地支應於十二生肖其中一種動物。

,第四地支「卯」併音Mao,越南語「貓」發音相似,久而久之地人貓取代了兔成為了代表卯地支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歷史,説先秦時期已有相關記載。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孟德宏表示,兔子生命力,我們先民兔子做瑞獸加以看待,《瑞應圖》中記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關於十二生肖或者説“屬相”起源,有着説法。

有觀點認為,生肖文化起源於圖騰文化;有觀點認為,十二生肖起源於動物崇拜。

作為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反映了西周春秋社會生活方方方面,記錄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各類物象,生肖便是其中一類,反映出先民思維特徵。

孟德宏認為,“卯”是十二地支之一。

“卯”來“兔”應,説古人認為二者之間存在着某種聯繫。

“卯”甲骨文字形,像是門打開樣子,例如《説文解字》認為“卯”“象開門形”,並指出“二月天門”。

此基礎上,段玉裁解釋“卯為春門,萬物出”。

同時,《説文解字》“卯”音訓“冒。

二月萬物冒地而出”。

段玉裁引用《律曆志》進一步闡發説,“卯之為言茂。

言萬物茂”。

從文字學角度,“冒”有草木萌生意,“”可以指草木,指人間二月草長鶯飛時光。

四季而言,“卯”意味着春意濃濃;一天而言,“卯”時間上指早上五點到七點左右,代表着破曉黎明。

“綜合起,‘卯’甲骨文字型傳遞開門納福寓意,萬物冬季沉睡中復甦。

”孟德宏説。

 甲骨文,孟德宏認為,“兔”基本“兔子”象形。

《説文解字》如此解釋“兔”,“獸名,像踞,後其尾形”。

長長大耳朵,萌態,這是“兔子”人們留下印象之一。

孟德宏説,兔子生命力,很先民們做瑞獸加以看待。

“兔子繁衍能力,因為這些特點,它們民俗文化中受老百姓喜愛。

”他解釋,民俗傳統中,先民們大多有“生殖崇拜”,期待多子多孫、人丁興旺。

據《瑞應圖》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古時人們發現白兔後,大多會敬獻朝廷,顯示國富民強。

此外,《三國演義》中呂布坐騎叫做“赤兔馬”。

孟德宏覺得,“赤兔”命名駿馬,很可能和兔子跑得快這個特點有關。

兔子善於奔跑,所以有“靜如處子動如脱兔”一説。

漢字“逸”即兔會意,表示像兔子一樣飛快地奔跑,這種奔跑姿勢、飄逸,能引起人們審美體驗。

所以,人們説“卯兔”,本身其實代表着黎明、春天、生機活力。

中國傳統生肖文化中,兔子機靈,是活力和象徵。

比如,嫦娥奔月中國是能詳民間傳説,人們想起廣寒宮、桂花樹時,往往會想到可愛玉兔。

孟德宏認為,憨態可掬“兔兒爺”是中國民間藝術產物,其造型生動,深受兒童喜愛,寄寓着人們各種願景。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十二生肖和而古老干支紀年有着聯繫,中國人熟知。

每個人出生之日起,有一個屬相。

  眾多“神獸”之中,中國人為何選擇老鼠、老虎、兔子、龍來做“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為何能世界多地是亞洲廣為流傳?這些問題背後,人們“日用而覺”傳統文化。

  十二生肖記人生年屬相,稱十二屬相,用以紀年、紀月、紀日或紀時。

用獸來紀年是紀年特色,中國,獸歷流行於很多國家和地區,可以説是世界性民俗現象。

獸歷很多西方國家民眾通過觀察星座來紀年方式有。

  中國有關生肖文字記載《詩經》中出現。

祭品人們飼養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主。

比如《詩經》中《小雅·吉日》篇説“吉日庚午,既我馬”。

其中“庚午”應“馬”,這流傳十二生肖“午馬”。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人十二生肖屬相,與古老而干支紀年有着密切聯繫。

有研究顯示,殷商時期,人們生肖和地支結合在一起,體現出周圍實踐中總結經驗生活化特徵。

春秋時期,十二生肖開始成型。

  有關十二生肖記錄,見於東漢王充《論衡·物勢》,“寅,木,其禽虎;戍(戌),土,其禽犬……禽牛,未禽羊……亥,水,其禽豕;巳,火,其禽蛇;子,水,其禽鼠;午,火,其禽馬……酉,雞;卯,兔……申,猴”。

《論衡·言毒》寫道,“辰龍,巳蛇。

”研究認為,東漢時期,十二生肖定型化。

到南北朝時期,生肖不僅和地支緊密結合,演變成為生活常態。

  十二生肖中國流變顯著。

生肖與古代民生產生活結合在一起,是中華文化孕育出紀年方法,並伴隨文化而發展;生肖是一種主要產生和應用於民間計時方法,古代大量先民文化程度,熟知動物地支相配來推算年齡和出生年份,每十二年循環一次,體現了民間智慧。

  很多人,中國人植物來紀年,而選擇了動物?研究認為,十二生肖文化中國發源形成於黃河長江流域,包括馬、牛、羊、雞、豬、狗內動物,與古代先民日常生活發生了很密切聯繫,這是它們成為生肖原因。

  十二生肖和古代先民動物崇拜心理有關。

有動物進入十二生肖,體現是力量崇拜,比如老虎是、有力量山中王。

中華文化語境中,老虎身上寄託着人們受到庇護、躲過災難和侵害願望,而作為猛獸豺狼則缺乏這樣文化語境;有動物進入十二生肖,人們生活訴求有聯繫,比如老鼠生育能力強、活動精力旺盛,藉助其生命力崇拜,人類希望家庭人丁興旺;龍作為傳説中“神獸”列入十二生肖,集中了人們綜合情感訴求。

先民想法塑造了統領很多動物、身份神通是能及時行雨“神龍”形象,同時滿足力量崇拜和生活年景風調雨順期許。

  歷史長河中,十二生肖發展成意涵生肖文化,其中不僅藴含中國人動物崇拜和喜愛,反映出古代中國人努力尋求人關係契合點。

  中國人歷來有“天人合一”思想傳統,主張人類活動要保持周邊環境關係,這是中華文明“和文化”體現。

中國人解決問題和消滅他者角度出發,而是和睦、和諧共存,十二生肖這種觀唸顯性體現。

  兔年説兔,兔兒爺是北京發展勢頭民俗用品  2023年是兔年,十二生肖動物當中,兔子有三個特點:它不具備進攻性,,人類感情;作為家畜,兼具寵物特徵;和老鼠一樣生育能力強,契合中國人家業期待。

古代,人們認為兔子屬陰,是生育象徵,古籍中多有兔子“視月而生”“望月而孕”説法。

中國民間存在兔崇拜,“月兔”更象徵。

  雖然地區祭月方式各有不同,但地方都出現了於祭月泥塑兔神。

北京、天津和濟南地有關於兔兒爺、兔二爺、兔子王民間崇拜,有泥塑技藝列入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二生肖出現很多國家是亞洲地區,日本、朝鮮、韓國、蒙古國、老撾、泰國、菲律賓、新加坡、哈薩克斯坦國有十二生肖,國家十二生肖和中國。

  關於十二生肖國際上如何起源,目前學界有結論,但普遍認為“東方文化圈”內眾多亞洲國家有十二生肖傳統習俗,體現出中華文化傳播和影響力。

  當生肖文化國家和地區傳播時,地資源和人們情感訴求發生了“結合”,這使各國各地區十二生肖既有共通性,呈現本土化特徵,形成自身特色。

比如,柬埔寨牛首、鼠居末位,越南十二生肖中國大體,但“兔”變成“貓”,緬甸有8種生肖。

  虎嘯神州攜歲去,兔躍中華迎春到。

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進入中國農曆癸卯兔年。

此癸卯年有哪些特點?兔子是如何躋身於十二生肖列?“兔”有哪些文化意象呢?  有人説,2023年癸卯年是千年遇一回。

之所以如此説,是因為有三個處:雙春年、兔年和閏二月。

下一次再出現如此年景是3283年了,可謂千年一回。

  雙春年,即一年中有兩個春日。

第一個立春日是農曆癸卯年正月十四日,第二個立春日是農曆癸卯年臘月二十五。

造成雙春年原因,是曆法“差陽錯”所致。

延伸閱讀…

農曆新年|越南十二生肖以貓代兔原因是傳説故事、讀音不盡相同

兔年説兔:兔子為什麼能進入十二生肖?竟是這個原因

陽曆是陽運行軌跡計算,而曆是月亮盈虧變化規律制定。

這樣陽曆就出現了偏差,於是產生了“雙春年”現象。

  民間有“雙春雙喜”説,説雙春年是吉利,人們往往會選擇這一年娶妻嫁女。

諺語説:“雙春兼閏月,結婚時年。

”有諺語説,“一年打兩春,黃土變成金。

”因為立春後陽氣上升,象徵着勃勃生機,預示着豐收年景。

諺語説:“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一年內兩個立春節氣,風調雨順,田地裏農活兒多,耕牛去勞作了,牛欄是。

諺語説:“一年兩個春,帶毛如金。

”年初和年尾兩個立春,冬季會,古人禦寒多用皮衣,所以帶毛皮草。

有地方有諺語説:“兩春夾一冬,無暖烘烘。

”説雙春年春天時間要長,天氣多,出現暖冬。

這些現象是地區、年景而言,不可而論。

  説兔年。

古代曆法天干、地支相配而成,形成六十循環紀元法,故而稱“干支歷”。

干支歷是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稱為“四柱”。

“癸”是天干之一,“卯”是地支之一。

五行中“癸”屬性“水”,傳統文化中“水”代表黑色,“卯”即兔,所以癸卯年稱為“兔年”。

諺語説:“兔來送財,黃牛起不來。

”古人用水比作財,兔年即水兔年,是財年。

財年豐收年,農事,耕牛累得起不來。

有諺語説:“明年迎水兔,春秋見天。

”水兔年會迎來時間雨水天氣,春秋兩季降雨多,陰雨,所以見到乾燥土地。

  2023年是閏二月。

協調迴歸年農曆年矛盾,防止農曆年月迴歸年即四季脱節,每2到3年置一閏,以此來保證每年農曆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後月份節令。

諺語説:“雙春閏二月,春寒逢秋旱。

”雙春年加上閏二月年份,當年可能有“倒春寒”,出現春天、秋天乾旱情況。

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説法。

一些地區民俗中,逢閏年閏月,兒女要父母買雙鞋,報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體、福壽延年。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孝道體現。

現在有商家抓住這一商機,加工製作各式各樣、花色品種“閏月鞋”,供應市場,賺上一筆。

有些地方,每逢閏年閏月,孃家人要出嫁女兒請回家中相聚就餐,叫吃“閏月飯”,稱“六親飯”,有團圓意;飯後,要送女兒雨傘、蕉扇,意思是孃家是女兒保護傘,祝福女兒早生貴子,為夫家招財,財丁兩。

  兔十二生肖中,人印象是温順,惹人喜愛。

兔子之所以能入選十二生肖,且排名第四,學者認為,這古人對兔子文化認知有關,究其原因如下:  其一,兔子是古代祭品之一。

古人重視祭祀,作為祭品犧牲並非隨意擺設,而是有含義和説法。

祭品人們飼養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主。

延伸閱讀…

兔年“説文解字”:“卯兔”有哪些文化內涵?

解碼兔年丨高巍:眾多“神獸”,中國人如何選出“十二生肖”?

馬古代主要於軍事作戰,代表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所以不能宰殺。

而兔子數量多,古人行饗射禮射兔首,所以並非六畜之一兔子代替馬列入祭品中。

  其二,兔子是星宿名稱。

八大行星之一水星古代叫辰星,兔星。

河南南陽出土漢畫像石上有兔星形象。

兔星出現,不僅説兔子傳統文化中內涵,是月兔產生源頭之一。

  其三,兔子能順利進入十二生肖,其分佈地域有關。

我國黃河流域和大西北草原是兔子出沒主要區域,而十二生肖文化則起源於黃河流域。

儘管嶺南一帶兔子十分,但嶺南十二生肖是中原傳過去,兔子位列其中。

是越南十二生肖是中國傳入,過那裏貓代替了兔子位置,有學者説是翻譯有誤導致。

  其四,兔瑞獸。

古人認為:白兔瑞,黑兔為祥。

《新唐書》有“赤兔上瑞”記載。

此可見兔子視為祥瑞象徵,有“玉兔拜福”説。

兔“途”諧音,故有前途(兔)似錦、大展宏圖(兔)吉祥寓意。

兔子月宮中搗制長生藥,視為壽象徵。

兔子民俗中是夫妻團聚、家庭幸福代表,兔子生育繁殖能力強,喻多子多孫、人丁興旺。

  其五,兔子是象徵。

成語“狡兔三窟”比喻兔子,善於保護自己。

“動若脱兔”是説兔子機靈。

以來,民間故事中兔子角色。

  “兔”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兔子,本義兔子。

它既是人生肖之一,人類生命、人們希望密切,古人常用“兔”字形容一些事物,賦予它內涵文化意象。

  玉兔,月亮代稱,傳説嫦娥奔月帶走了玉兔。

嫦娥故事出現商朝卦書《歸藏》,不過該書佚失。

現存記載“嫦娥奔月”文獻是成書於漢初《淮南子》。

提到月兔是屈原《天問》:“夜光何德,死育?厥利維,而顧菟腹?”顧菟,即月中兔名。

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傳説,給月亮增添了而色彩,使玉兔與月亮聯繫起來。

人們習慣“兔月”指代農曆八月,連閏八月有了一個名字,叫“玉兔重生”。

  時間向前走,春節臨。

生肖紀年的説法,2020年應該是農曆鼠年。

,出生年份來算,我們有一個“屬相”。

那麼,十二生肖是怎麼來?什麼看上去很不起眼老鼠會排在首位呢?  十二生肖,叫“屬相”,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它們歷史,先秦時期,典籍中就出現了相關記載。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出兩批秦代竹簡:其中,《日書》裏有關“盜者”內容十二生肖接近,如“子,鼠,盜者鋭口,;醜,牛,盜者鼻長頸……”  到了漢代,十二生肖基本定型。

東漢時期,王充寫了一部《論衡》,其中提到:“寅,木,其禽虎……亥,水,其禽豕……”寫明瞭十二生肖和對應十二地支屬性。

  時間流逝,有關十二生肖説法斷完善,人們接受並流傳。

  比如,南朝時,沈炯寫過一首《十二屬》,詩中寫道:“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窗開。

龍隰青翠,蛇柳徘徊。

馬蘭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蹠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官。

”  有關生肖掌故,人們總能聊上幾句,但它們由來論。

  有一種説法認,生肖文化起源於圖騰文化,有象徵意義:上古以來,部落有自己崇拜動物,例如牛是農耕社會象徵,相傳神農氏炎帝是“牛頭人身”,所以炎帝後裔牛圖騰。

  還有人表示,十二生肖起源於動物崇拜。

原始社會中,人類生產力,豬、牛、羊牲畜農事活動關係密切,虎、蛇動物可能威脅到人自身安全,人們會感到恐懼……以上種種原因,導致生肖形成。

  除此之外,有學者提出一種觀點:十二生肖既動物有關,有“天文學”背景,與古人對星象聯想有關係。

午馬、辰龍、寅虎,這些星座形象有關係。

  ,有“十二生肖是外來”説法,但得到認可。

  十二生肖作為紀年一套符號體系,看似不起眼而且有點討人嫌老鼠,其中名列榜首,這是啥原因?   中國古代學者一晝夜十二時辰角度作出解釋。

天地一片時,鼠類時夜半時出來活動,將天地咬出一道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開天闢地後,人們要種田生,牛那時是耕田主力,所以應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