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唐宋八大家與其傳奇生涯
文壇巨人,八大散文家崛起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他們領軍的古文運動革新了詩文面貌,為漢語散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蘇軾家族中的父子情深
三蘇,指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蘇軾在文學史上獨領風騷,而其家風的傳承亦不遑多讓。蘇洵悉心培養兒子,三父子並稱文壇,流芳百世。
分久必合的兩大文壇派別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佔兩席,宋朝佔六席。其中,柳宗元與韓愈並稱唐二家領袖,而歐陽修、三蘇等人則是宋學界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
文學巨擎,官場路異彩紛呈
八大家雖在文壇聲名斐然,但在仕途上卻命運各異。有的名滿天下,位極人臣;有的懷才不遇,鬱鬱終生。他們政治生涯的故事,反映出封建官場錯綜複雜的人情世故。
表格:唐宋八大家概況
人物 | 時代 | 文壇派別 | 重要事件 |
---|---|---|---|
韓愈 | 唐中期 | 唐二家 | 平藩起義 |
柳宗元 | 唐中期 | 唐二家 | 柳州刺史 |
歐陽修 | 北宋初期 | 宋六家 | 太和殿爭執 |
蘇洵 | 北宋中期 | 宋六家 | 制科考試第一 |
蘇軾 | 北宋中期 | 宋六家 | 烏台詩案 |
蘇轍 | 北宋中期 | 宋六家 | 三蘇並出 |
王安石 | 北宋中期 | 臨川派 | 變法新政 |
曾鞏 | 北宋中期 | 臨川派 | 散文論述 |
古文八大家口訣
古文口訣:「唐宋八大家,韓柳歐蘇眉,曾王孟範史,文章卓絕傳至今。」對於理解和欣賞古代漢語散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結合古文八大家口訣,介紹八大家的寫作特色與代表作品,以幫助讀者更深入地領略其文學成就。
歐、梅、曾、王的多元風貌
「宋代四大文豪」韓、劉之後,蘇軾、王安石、歐陽修、曾鞏等名士相繼崛起。歐陽修的散文講究「平正簡潔、清麗婉約」,風格典雅、含蓄,在口訣中以「眉山」作為其代號。「眉山」,即眉州,是蘇軾的故里。蘇軾散文特點為豪放不羈、想象奇特、氣勢磅礴,尤擅長豪放詞風,詞作一洗往昔婉約之風。曾鞏、王安石,雖並稱「眉山兩蘇」(曾鞏號稱小蘇),但其文風卻有顯著區別:曾氏文風樸實凝鍊,語言平白、説理透徹;而王氏文筆鋒利犀疾,行文峭拔奇特。《戰國策序》是曾鞏的代表文章,文中主張文以載道,並強調「文」與「史」的關係。《遊褒禪山記》則是王安石散文中的名篇,文章借描寫遊歷名山之景,表達「窮則變,變則新,新則通,故曰『易』」。
孟、範、史的文學貢獻
孟郊、范仲淹、史浩是古文運動中的先驅人物,他們的文章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范仲淹的文筆雄偉有力,在散文發展中繼承唐代韓、柳風格,開創了一代新風。史浩是兩宋之交的重要史官,《皇祐西華錄》,記錄了北宋皇祐至嘉祐時期的史料,在史學與文學領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古文口訣不僅便於記憶「唐宋散文八家」,更重要的是,通過瞭解每一家的風格與作品,幫助我們深入鑑賞古代經典散文,領悟其語言之美、思想之深,從而傳承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
延伸閲讀…
唐宋八大家記憶順口溜(分享唐宋八大家簡介及記憶口訣)
分享唐宋古文八大家口訣| 語文學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