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可取名【劉厚培】,讀音 hòu péi。
:字原義是指扁平物體上下兩面距離,或者指其距離大,引申為、、。
我國古代,人是否作衡量其道德準則之一,認為是一種應有品德。
人名中,多表示有層次、有內含、有修養,達深處,表層。
培:培字4.可取名【劉山頭】,讀音 shān tóu。
山:山字
如果“姓名“主題,畫一個座標軸,你會發現,時期,中國人名字高度集中於某些詞彙、某種意向表達。
無論生於幾零年代,我們名字裏寫了時代記憶,那是半部共和國歷史。
如果見到“江疏影”“白敬亭”這樣名字,是股清流。
前者取自《山園小梅》裏“疏影橫斜水清淺”,加上“江”姓加持,整個名字如一副水墨丹青,有一番勁兒。
後者出自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碰上“”姓,眼前出現了一位冷清翩翩公子。
這兩個名字出現,證明瞭中國人名字可以很美。
那場盛大開國大典顯示出能量,全國有40萬人名字裏帶上了“國慶”二字,地個人國家綁定。
@FancyMark:家裏老人有叫元修,遐思
@賬號忘了:我爺爺叫奕聲,感覺聽!他哥哥叫奕琛,聽
這其中,有詩意、猶如氤氲一片江南水鄉:
@葱葱那年:爺爺叫同書,字寫得
@天鵝會舞:朋友奶奶叫懷若谷,取自成語虛懷若谷。
@:外婆 增嶽,這個名字格局
“讀讀”祖父叫謝起雲,化用自“行到水處,坐看雲起時”。
初讀名字,有一種天地間悠然行走人生態度躍然紙上。
這一時期名字脱胎於名著古籍,用字雅緻,會追求而生僻字。
於有統一文化根基,所以即使祖輩們名字交由我們這些後人來品鑑,能一秒鐘產生人格聯想。
比如:
蘭雲德,聽上去端莊大氣,有主事人氣概;
彭元斐,何穎卿,像深門大户裏走出來教養小姐;
劉松蘭,徐時芳,一看書香門第出身,有才情大家閨秀;
段美媛,朱玉蓉,像是嬌寵慣了千金小姐;
王綠柳,鍾曼華,化“舞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大方不落俗套。
祖輩們名字,瞬間人拉回到那個時代,那裏有鬱書卷氣,和遺留文人風骨。
如果生名門大家,需擔心名字取。
因為民國時期留下文學氛圍,詩書精神延續,手邊放着是古籍典故,內心遵循是孝悌信義。
如果生鄉野農家,他們父母大多會去找老秀才、教書匠有文化人來取名。
加上那時嚴格遵循族譜,繼承祖上排下來字輩,名字裏門道多且講究。
有一小部分人長後,走出農村,受了教育,自己土名改了。
@hengwujiushi:我爺爺他們名字是去找村裏有文化飽讀詩書老頭子取,像現在很多小孩子名字是父母假裝有文化湊……
風雅和底藴,是那個年代名字獨有韻味。
漢語和味道,盡其中。
如果説大家族譜中字輩來起名,以此來銘記家族和傳承血脈,那麼建國初期,名字地承擔了“大事記”功能。
如果你通訊錄裏有一個叫建國、建華、國強、國昌、擁軍人,那麼他有概率生於建國後頭二十年裏。
即使父母輩擁有一個詩名字,並不妨礙他們孩子一個看上去很一片丹心太陽名字:
@蘆匣子胡桃:我外公叫辛梓維,多麼有文化名字。
結果我舅和我媽取名一個叫辛向黨,一個叫辛向軍。
這一歷史時期,波譎雲詭動盪折射進了每一個人名字中,名字變得政治化起來:
建國初期(1949~1950):建國、建華、國強、志華扎堆,姓名領域實現了黨政軍民水乳交融;
完全統計,全國有98萬人叫建國,其中有29萬多位“建國”出生60年代前後。
而19001909,全國只有17位“建國”。
叫國人,光是張國強、李國強各有4萬多人。
演藝界,有生於1952年唐國強微微一笑,轉身去做了領導人特型演員,名字和職業方向貼合程度令人驚歎。
比起郭敬明之流,要火多了。
比如生於1968年歌手蔡國慶,有什麼“國慶”適合這位軍裝筆挺歌手?
抗美援朝時期(1951~1953):抗美、援朝、衞華、保國成了出鏡率名字,或者説,是“名字”,而是一種激勵全民號角。
當時,不僅是普羅大眾取名時會選擇這些字眼:
總司令朱德是如此,他1951年出生孫取名“援朝”。
取這些名字有多少人呢?493位“張援朝”裏,有442位出生60年代以前。
一位援朝戰爭結束後出生老人回憶,於出生地消息閉塞,父母以為志願軍朝鮮奮戰呢,於是“抗美”這個名字跟了她一輩子。
許多影視、文學作品裏,“援朝”身影缺席。
比如,《咱爸咱媽六十年》裏,入作戰臨行前,男主角為自己孩子取名“高援朝”。
比如《血色》裏那個有手段大院孩子,叫黎援朝。
無論如何,足以見得這場戰爭國人心中留下印記。
朱德孫名叫朱援朝,而朱援朝生於三改造階段弟弟,朱德應景地起名為“朱和平”。
人們共和國期待,寫進了無數新生兒名字裏。
躍進時期(1958~1959):叫躍進、勝天、超英、超美、躍華不勝枚舉,一副戰天鬥地的羣像栩栩如生。
歷史書上形容躍進時期浮誇宣傳畫叫“放衞星”,巧合是,我時候看過湖南演員周衞星演出。
一查,生於大躍進初期。
習慣了喜訊捷報裏看到各行各業幹出的成績,取名時候不能落後於時代。
“這一時期,取名‘躍進’多得不得了。
一個李躍進,縣有上百人。
“哈爾濱市公安局户政支隊工作人員説。
電視劇《金婚》裏,男女主角鄰居莊嫂生下兒子,名字叫“躍進”。
雖然後是沒能實現英超美,但名字上,我們過了一把癮。
文革時期(1966~1976):那個人人年代,人們想方設法表達着。
名字成為了首選。
直接叫“文革”:一代媒體大亨默多克前妻鄧文迪,縱橫名利場數年。
很少有人知道,生於1968年她,原名叫鄧文革。
延伸閱讀…
美國一份報告研究發現,1966年5月以前,北京新生男孩門30個名字中,只有不到7%屬“政治正確名字”,而到了同年9月,超過了25%。
新生兒名字是這樣,那個歷史時期,人了表示對“文革”擁護而改名。
這波改名風潮天安門城樓上颳起:毛主席接見衞兵時候,問起其中一個女生名字。
她回答“宋彬彬”,領袖搖頭:“文質彬彬,要武嘛!”
後來,《光明日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我毛主席戴上紅袖章》,文章署名宋要武,括號宋彬彬。
一位名叫“抗美”老人回憶道,她同學們嫌棄自己名字“封資修”了,有徵求父母情況下,改成了“東”和“文革”。
綜合,整個五六十年代國人因為政治活動,受到了方方面面影響,起名字行為原本個體化,轉為統一和遵從性。
其説這些風行於5、60年代“名字”是“名字”,不如説是端正意識形態保證書。
生於8、90年代:後餘温,
80年代,大街上喊一聲“張偉”,會有無數個人回頭。
歌手張偉原名“張偉”,而他只是30萬分之一。
電視劇《愛情公寓》裏角色張偉,每次出場總廁門口,名字配上出場方式。
率能張偉高下,只有全國29萬“王偉”們、27萬“王芳”們、26萬“李偉”們和25萬“李娜”們了。
什麼這一時期流行取單字,而且帶些泥土氣呢?
客觀條件,十年動盪,政治風退潮。
80後父母輩們思想、文化、知識上受到挫傷,反映到了下一代名字品質上。
父母輩們只能看上去,有些土氣字眼,去表達望子成龍願望。
名字裏開始調個人奮鬥,堅強。
男娃要、凱、勇、傑、帥;女娃得、芳、麗、英、娜。
接下來90年代見證了後餘暉,多人有了雙名。
雙名能擺脱帶來,能多留出一個字位置,來安放父母們孩子期待。
這一時期,中國父母詞彙運能力上了一個台階,男娃名字實現了“偉、超、勇、傑”到“晨、飛、宇、鑫”跨越,女娃名字從“娟、豔、芳、敏”升級到了“雅、雪、倩、珊”。
這一現象添磚加瓦,是海峽那頭瓊瑤阿姨。
80年代末,瓊瑤書大陸賣瘋了。
當時,一本書賣一塊多錢,但印數,一開印二十萬冊,拿幾十噸集裝箱來裝運。
比起郭敬明之流,要火多了。
延伸閱讀…
如果説“瓊瑤之前,我們沒有愛情”,那麼,瓊瑤之前,我們可能取不出這樣“我見”名字。
比如:
鳳凰WEEKLY編輯部命中了這套邏輯:取單字是90後,女性同事名字是雅、琦、倩、文排列組合,男同事離不開超、偉、宇。
這一時期流行過“五格剖像”起名理論,“張馨月”成為了“人格數”、“地格數”、“外格數”和“總格數”上拿分名字。
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導致我們這些吃瓜羣眾來分張歆藝、張馨予、張雨欣和張予曦。
是這一時期,疊字開始流行起來。
要知道,1985年引進內地播出《上海灘》中,馮程程麻花辮和許文強白色圍巾,是一代人集體回憶。
見名字(稱眾名),各地區文化,而有使用名字。
在台灣,俗稱「菜市場名(菜市仔名)」。
基於中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而做同名同姓(測試版)[1],最多前:
2016年,中國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發起之一,清華大學「科技實驗室」支持項目下,數據與心理學基礎,進行姓名研究及起名服務專業機構發布。
[2][3]其中,「榜」,男孩子「」、「子軒」、「皓軒」佔前三名,女孩子「梓萱」、「梓涵」、「詩涵」佔前三名。
2021年2月8日,中國公安部公佈中國陸「2020年度全國姓名報告」,其中2020年(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出生並登記户籍新生兒,男生見名字第一名是「奕辰」,女生是「一諾」。
男生前10名依序為:「奕辰」、「宇軒」、「浩宇」、「亦辰」、「宇辰」、「子墨」、「宇航」、「」、「梓豪」、「亦宸」。
女生部分,前10名則依序為:「一諾」、「依諾」、「欣怡」、「梓涵」、「語桐」、「欣妍」、「可欣」、「語汐」、「雨桐」、「夢瑤」[4]。
稱為「菜市仔名」或「菜市場名」,源自台灣話,意指某台灣人名使用上普遍,去菜市場(菜市仔)買菜時,「喊一聲,會很多人返頭回應」意。
於時代背景及命名吉祥考量,台灣確有許多菜市仔名。
女性如雅婷、怡君[6];男性如家、志偉、志豪。
[7]
內政部統計,2010年新生兒名字之中:
2011年,户籍登記資料排行顯示,男性名字首榜「志明」、女性名字首榜「淑惠」。
2012年7月2日,户籍登記資料排行顯示,男性名字首榜「家豪」(計14,229人)、女性名字首榜「淑惠」(計33,063人)[10]。
而性別但同名同姓者,「張家華」居冠。
夫妻同名同姓者,台灣。
2013年新生兒投保資料中,統計新生兒見男嬰名「宥翔」,見女嬰名「語彤」。
而2013年見男嬰名字前10名,是「宥翔」、「宥廷」、「宇恩」、「承恩」、「宇翔」、「宥辰」、「品」、「睿恩」、「宸睿」、「柏宇」;女嬰是「語彤」、「品妍」、「詠晴」、「羽彤」、「子晴」、「禹彤」、「品妤」、「芯語」、「恩」、「思妤」。
[11]
另資料排行顯示,男性名字中含有「雄」字者,19301940年代人們,舉例:「正雄」、「武雄」、「文雄」[12],推測是受日本文化影響。
名字中含有「志」字者,19601970年代出生人們,舉例:「志明」、「志」、「志偉」、「志豪」。
19801990年代出生人們,「志豪」居榜首,而「冠宇」、「冠廷」追後。
2000年代取名轉向「承恩」、「承翰」「承」字輩主流。
2010年代新生兒「品」搶佔榜首。
女性名字中,「玉蘭」、「秀英」、「秀琴」、「麗華」,19201950年代出生人們佔多數。
「淑芬」19601970年代出生人們佔多數,緊接者則有「淑惠」、「麗婷」、「美玲」、「雅惠」名字。
而「淑婷」、「怡君」、「惠君」、「月娥」等名,19801990年代擊敗「淑芬」居於前列。
近年偶像起,「宜蓁」、「欣妤」、「詩涵」偶像劇女主角劇中名字榮獲人們青睞。
2010年代,「品」字崛起,「品妍」、「品蓁」等名分居排行榜第1、3名。
2014年6月9日,健保局公佈20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男女見名排行榜顯示,010歲(2005年2014年出生)男孩名字前10名,是「承恩」、「承瀚」、「宇翔」、「冠廷」、「冠宇」、「柏翰」、「彥廷」、「柏宇」、「宥廷」、「柏睿」;女孩是「子晴」、「詠晴」、「宜蓁」、「品妤」、「子涵」、「品妍」、「詩涵」、「思妤」、「羽彤」、「怡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