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堅會忘記那個讓他心碎畫面,急診室裡一個小女孩阻止醫生插管她爸爸。
那天晚上,三個看起來像高中生女孩帶著她們爸爸來到急診室,醫生看了一眼決定要他插管。
然而,小女兒地阻止了醫生,她告訴他們爸爸是末期病患了,需要插管了。
不到兩個半時,女孩爸爸過世了。
可是,我們沒想到過了4天,爸爸狀況沒有轉,我們覺得無助,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
所以,我們決定爸爸送回醫院接受治療。
因為爸爸接受了插管,急診醫生只能處理,並爸爸放在壅塞急診走廊旁洗手間裡。
黃勝堅看到後他安置住院,護理師病人狀況表達了:“什麼要接收這樣病人呢?如果治療話,不要住院了。
現在要寫住院病例,接著要寫出院病例,我們,是整我們嗎?”黃勝堅他們道歉,解釋說急診裡有很多病人,而且這是一個小孩子,所以他安置單人病房。
然而,當骨折病人來到金山分院時,發現沒有骨科部門。
遺體牀推過護理站時,大姊姊一手拉著病牀、一手拉兩個妹妹跪下磕3個頭:「謝謝叔叔、阿姨沒讓爸爸死廁所旁邊,」霎時整個護理站結冰。
第二天護理師黃勝堅道歉,坦言病人和家屬活生生幫她上了一課。
事後她想,萬一孩子爸爸死廁所,後她們會怎麼想?她體悟,老天爺讓她穿上白衣,只要她照顧病人,要她照顧病人家屬。
「病人去世,是為了讓活著人活得,」黃勝堅深信不疑。
推動安寧照護背後,目的於減輕病人家屬痛苦。
他們需要不是高科技,而是醫療團隊提供陪伴和面對死亡勇氣。
延伸閱讀…
這是醫療愛核心,彼此之間互相支持,讓患者和醫護人員能活得。
黃勝堅報到台大金山分院第一天,他接受了一場達40分鐘訓話。
然而,他這場訓話中領悟到了一個道理:只有離開自己圈,走到民眾身邊,才能拉近彼此距離。
第一天從金山分院下班後,黃勝堅原本只是想四處逛逛,順便買炸雞犒賞員工,點了700多元後,闆問他怎麼買這麼多,一看發現,「你是那家『兩光』醫院新來院長,」於是炸邊念,他知道當初什麼人想接院長……。
人們了解這家醫院重要性,原本金山附近居民期望它是台大醫院。
然而,當骨折病人來到金山分院時,發現沒有骨科部門。
延伸閱讀…
即使有骨科醫師進行手術,但缺乏麻醉醫師。
於附近居民而言,台大金山分院多只是一個醫療轉運站。
他帶領金山分院醫療團隊走進社區,才看到醫療背後「人」。
半身不遂婆婆怎麼擦藥,皮膚病好不了,到婆婆家裡發現,照顧她哥哥他顧,只能放任她螞蟻、老鼠咬。
發動志工打掃環境後,婆婆不藥而癒。
我了20年醫生,發現醫療體制有問題「我了20年醫生,發現台灣醫療體制有問題。
我們沒有照顧到勢人,只因為用了某些制度便宜行事,結果訓練了一堆『器官專家』、『疾病專家』,看見背後人。
」改寫腦重症治療頂醫,到山間田野病榻個臨終安慰者,黃勝堅坦言:「很多人覺得我腦袋了,」他相信,只要見證過一次那種醫病關係,回不了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