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穴位名稱|別稱|位置|功效|
|—|—|—|—|
|消積穴|奇穴|腳後跟往上三寸,腳後筋正中|診斷與治療積食|
|胃倉穴|食倉穴|第12身材椎棘突下,旁開3寸|調胃消積|
特徵 | 功效 | 定位 |
---|---|---|
胃倉穴 | 調胃消積 | 背部,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開 3 寸 |
消積穴 | 診斷積食 | 腳後跟往上三寸,足後跟大筋正中央 |
胃倉穴,又稱食倉穴,是調胃消積的要穴。它位於背部,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開 3 寸。


消積穴是一個奇穴,位於腳後跟往上三寸,足後跟大筋正中央。它可以用來診斷積食,若壓痛,則表示身上有積。
小兒積食常見症狀有頻繁眨眼、感冒咳嗽等。家長可揉按手部胃經穴和肺經穴,清300次,消食於無形。
肺與大腸相表裏,清大腸經也可改善食積引起的感冒、發燒等症狀。
消積穴:改善消化、緩解腹脹的穴道
消積穴,顧名思義,具有「消積」的作用,位於背部中央,第 4 胸椎棘突下緣,1.5 寸旁開 0.5 寸處。穴位左右對稱,各有一個消積穴。
功效
消積穴具有以下功效:
- 消化不良
- 腹脹
- 嘔吐
- 胃痛
取穴方法
- 正坐或俯卧,背部露出。
- 從下往上找到第 4 胸椎棘突(位於後正中線上,雙肩胛骨內側連線的中點)。
- 在第 4 胸椎棘突下緣,左右旁開 0.5 寸處,即是消積穴。
按摩手法
- 用指腹輕輕按壓消積穴,左右交互。
- 按壓時以適當的力度,有酸脹感即可。
- 按壓時間約 5-10 分鐘。
注意事項
- 孕婦不宜按摩消積穴。
- 飯後 1 小時內不宜按摩消積穴。
- 若按壓後出現不適,請立即停止。
穴位鄰近
穴位名稱 | 位置 | 功效 |
---|---|---|
膈俞 | 第 7 胸椎棘突下緣 | 疏肝理氣、理氣止痛 |
肺俞 | 第 3 胸椎棘突旁開 1.5 寸 | 滋陰潤肺、止咳平喘 |
膻中 | 兩乳頭連線中點 | 理氣活血、疏肝解鬱 |
現代研究
研究發現,按摩消積穴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加強食物消化吸收,還能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痛和腹脹。
結論
消積穴是一個重要的穴道,具有消積化滯、緩解腹脹的功效。透過規律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狀。
延伸閲讀…
消積穴的準確位置圖
倪海廈針灸大成,消積穴,如果有壓痛需要注意。 –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