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荼鬱壘故事】神荼鬱壘的傳奇故事:驅邪除魔,保佑安寧

[神荼鬱壘,民間信仰之門神]

相傳於上古時期,東海度朔山有一棵蔓延三千里的巨大桃樹,其東北曰「鬼門」,萬鬼出沒之處。門前坐鎮著兩位神人,名喚神荼與鬱壘,專司審查惡鬼。

惡鬼擾民間,荼與壘輒取蘆葦索綁之,投餵猛虎。漢武帝知悉此事,遂命百姓繪二神像於門扉,驅鬼逐魅。

神荼鬱壘故事 Play

史籍考證

《論衡·訂鬼》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閲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

神荼鬱壘故事

傳説演變

自漢武帝立桿而後,神荼鬱壘尊為門神,人們於宅第門口畫其神像,並書「桃符」,取辟邪之意。久之,門神畫演變成門聯、春聯,成為過年期間家家户户張貼之習俗。

相關神祇

神荼
* 讀音:身書
* 職責:審查惡鬼,扼守鬼門

鬱壘
* 讀音:鬱律
* 職責:審查惡鬼,驅逐邪魅

其他相關

  • 度朔山:位於東海之山,桃樹繁茂,鬼門所在
  • 桃木:仙木,五木之精,辟邪氣,鎮百鬼
  • 蘆葦索:神荼鬱壘拘縛惡鬼之法器
  • 猛虎:食惡鬼之神獸
  • 桃符:繪有神荼鬱壘像,辟邪之物,門神畫前身

神荼鬱壘故事:門神的起源與傳承

神荼鬱壘故事在中國神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講述了兩位傳奇人物在鎮守人間免受邪魔侵犯中的故事。

根據古老的傳説,神荼和鬱壘是黃帝手下的一對將軍。他們武藝高強,嫉惡如仇。有一天,他們奉命巡視各地,途中發現有許多厲鬼橫行,禍害人間。

神荼和鬱壘大怒,決定除魔衞道。他們揮舞著桃木劍,將厲鬼斬殺殆盡。黃帝得知他們的功績後,封他們為「門神」,守衞天宮北門,防止邪祟進入。

此後,神荼鬱壘故事流傳開來,人們便繪製他們的畫像貼在門上,祈求他們庇護,免受妖魔鬼怪的侵擾。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門神信仰。

神荼鬱壘的傳説和習俗

傳説或習俗 描述
神荼鬱壘故事 講述兩位將軍鎮守人間,斬殺厲鬼的傳奇
門神信仰 將神荼鬱壘的畫像貼在門上,祈求庇護
桃木劍 神荼鬱壘使用的武器,具有驅邪除魔的功效
除夕守歲 在除夕夜貼上神荼鬱壘畫像,防止邪魔侵擾
大年初一迎春 移除神荼鬱壘畫像,象徵新年的開始

神荼鬱壘的文化影響

神荼鬱壘故事不僅是傳統神話的一部分,更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驅邪除魔的象徵:神荼鬱壘的形象與桃木劍成為驅邪除魔的象徵,廣泛用於各種民俗儀式。
  • 門神信仰的淵源:神荼鬱壘是中國門神信仰的鼻祖,他們守護家庭和社區免受邪祟侵擾。
  • 藝術與文學題材:神荼鬱壘的故事激發了無數民間藝術作品和文學創作,豐富了中國神話題材。
  • 民俗活動的主角:神荼鬱壘在傳統民俗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除夕守歲和包餃子等。

神荼鬱壘的故事是中國神話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體現了古人對驅邪除魔、保佑平安的渴望。經過千年的傳承,神荼鬱壘的形象早已滲透到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信仰中,成為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

延伸閲讀…

神荼鬱壘:上古傳説能制伏惡鬼的兩位神人

門神的故事神荼與鬱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