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蔡】筆畫順序
引言
探索《筆順字典》的「蔡」字頁面,深入瞭解其15劃的筆順奧秘。
筆劃 | 動畫筆畫 |
---|---|
1 | 執筆,由左上向右下方寫一橫。 |
2 | 右端提筆,從右上向右下方寫一撇。 |
3 | 頓筆,由右向左寫一橫。 |
4 | 左端提筆,從左下向右上方寫一撇。 |
5 | 頓筆,由右向左寫一橫。 |
6 | 左端提筆,從左下向右上方寫一撇。 |
7 | 頓筆,由右向左寫一橫。 |
8 | 左端提筆,從左下向右上方寫一撇。 |
9 | 頓筆,由右向左寫一橫。 |
10 | 左端提筆,從左下向右上方寫一撇。 |
11 | 頓筆,由右向左寫一橫。 |
12 | 左端提筆,從左下向右上方寫一撇。 |
13 | 頓筆,由右向左寫一橫。 |
14 | 左端提筆,從左下向右上方寫一撇。 |
15 | 收筆,從左向右下點。 |
其他資源
- Emoji 對應符號:☘ (三葉草), 🥬 (綠葉蔬菜)
- 橫排 PNG 圖片
- 動畫 GIF 圖
- 九宮格、米字格字型
- 英文解釋
- 倉頡字碼
蔡比劃:台灣手語的獨特符號系統
蔡比劃,又稱蔡氏手語,是由台灣聾人蔡金進先生於 1955 年創立的一套獨特手語系統。蔡比劃以寫實的動作和符號,具體呈現台灣手語的語法和文化背景。
蔡比劃的特色
蔡比劃具有以下特色:
特色 | 描述 |
---|---|
寫實性 | 使用寫實的動作和符號來表示概念,例如「吃飯」的動作是實際的用筷子吃飯。 |
符號性 | 使用特定的符號來表示抽象概念,例如「愛」用兩隻手輕輕拍打。 |
語法性 | 有完整的語法系統,包括時態、語氣、疑問句和否定句等。 |
文化性 | 反映台灣手語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例如「阿公」用兩隻手比鬚髮。 |
蔡比劃的發展
蔡金進先生原本是一位木匠,他從觀察聾人比劃溝通中獲得靈感,創造出蔡比劃。隨後,蔡比劃在台灣聾人社羣中逐漸推廣,成為主流手語系統之一。
蔡比劃在教育中的應用
蔡比劃在台灣聾人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聾人學生透過蔡比劃學習國語和數學等科目,讓他們能夠與聽人世界有效溝通。
蔡比劃的影響
蔡比劃不只對台灣聾人教育產生影響,也對台灣手語文化和社會認同帶來深遠的影響。蔡比劃讓聾人擁有自己的溝通方式,提升了他們在社會上的參與度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