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磁場】為什麼「赤道磁場」強度僅為兩極一半?揭秘磁赤道的謎團

地磁場現象之成因與影響

地球內的導電物質運動產生電流,電流進而形成磁場,這就是地磁場產生之原理。太陽系中的天體,包含行星與恆星,皆會因導電流體運動而產生磁場。

赤道磁場 Play

地核內部熾熱的鐵合金熔融物質流動,導致磁場產生。受科氏力影響,流動的流體形成南北向的旋渦狀運動。磁場會持續驅動流體運動,且受磁場強度增強時阻礙流體運動之影響,此過程會產生新的磁場。

地球磁場主要由自轉軸傾斜 11° 的磁偶極子來近似描述,類似於將一根磁棒偏斜地放置在地球中心。目前地磁北極位於格陵蘭島附近,實際上它代表著磁場的南極,而地磁南極則是磁場的北極。

赤道磁場

磁場在地表上的強度約在 25 至 65 微特斯拉之間。磁場強度隨著離極點越遠而減弱,且在南美一帶的南大西洋異常區達到最低點,而在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南部的南極海岸達到最高點。

地磁傾角為地磁場線與地平面夾角,數值介於 -90°(向上)和 90°(向下)之間。地磁北極點的地磁傾角為 90°(正下),而地磁南極點的地磁傾角為 -90°(正上)。地磁赤道是地磁傾角為 0° 的線,在此處磁場線與地表完全平行。

地磁偏角為地磁場線與正北方向夾角,往東偏時為正,往西偏時為負。地磁北極正從加拿大北部朝西伯利亞方向移動,速度逐年上升。

地磁場變化範圍包含數毫秒至數百萬年的時間尺度。短暫的變化主要是電離層和磁層中的電流波動與地磁暴所致。長期的變化反應地球內核的變化,尤其是富含鐵的內核部分。

地磁場會阻擋來自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的帶電粒子,保護地球大氣層不受侵蝕。當太陽風強勁時,地磁場會受到擠壓,導致磁暴發生,對地球上的通信和電力系統造成影響。

地磁場的強度自 2000 年前達到高峯後,迄今已逐漸減弱。地磁北極正以逐年加速的速度向西伯利亞方向移動。

赤道磁場

赤道磁場是地球磁場的一個成分,其磁場方向平行於地球赤道。赤道磁場主要產生於地球外部,即由電離層電漿對太陽風的相互作用所產生。

地磁場架構

磁場來源 磁場方向
地核 由內向外
電離層電漿 與赤道平行
外部電流 垂直於地表

赤道磁場的特性

  • 緯度分佈:赤道磁場主要分佈在赤道帶附近,其磁場強度隨著緯度的增加而減弱。
  • 日變化:赤道磁場會隨著太陽風的強度和方向而發生變化。白天強於晚上。
  • 季節變化:赤道磁場在不同季節的強度和方向會有所不同。
  • 空間結構:赤道磁場在不同的緯度和高度上有不同的分佈形態。

赤道磁場的形成機制

赤道磁場主要是由電離層電漿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當太陽風帶電粒子與電離層電漿發生碰撞時,會產生電流,進而產生磁場。

赤道磁場的影響

  • 衞星導航:赤道磁場會影響全球定位衞星(GPS)信號的傳輸,從而影響定位的精度。
  • 空間天氣:赤道磁場會影響地球周圍的空間環境,影響通信和電網系統的運作。
  • 生物效應:赤道磁場可能對動物和人類的生物節律產生影響。

赤道磁場的測量

赤道磁場可以用地磁台或衞星進行測量。地磁台可以記錄地磁場的變化,而衞星可以提供全球的磁場分佈圖。

結語

赤道磁場是地球磁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和變化對地球和空間環境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瞭解赤道磁場的特性和影響,對於航天器設計、空間天氣預報以及人類活動的規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延伸閲讀…

地磁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磁赤道_百度百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