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距離】路燈隔多遠才亮?台北市路燈距離一次看懂!

路燈安裝原則

前言

路燈距離 Play

依據「市區道路條例」,路燈為道路附屬設施,故都市計畫道路應於開闢時同步設置路燈。此外,本處亦受理市民及公所建議,在公私有土地現有道路上裝設路燈。

公私有土地現有道路路燈裝設原則

路燈距離

  1. 通路特性:建議裝燈地點為供公眾通行且無路障或門禁管制之通路。
  2. 業主同意:徵得業主同意,並提供適當立桿地點。
  3. 電源供應:台電公司須可供應電源。

路燈設置間距

路燈間距視路燈高度而定,設置原則如下:

路燈高度 間距
4 米 8-12 米
6 米 15-20 米
8 米 25-30 米
12 米 依據道路條件調整

其他注意事項

  • 非道路用地之通路,地權屬公私單位或個人者,須取得土地所有權人無償使用同意。
  • 防火間隔淨寬未達 3 公尺者,於防火巷巷口裝設投光燈;淨寬達 3 公尺以上,通路淨高保持 4.5 公尺以上,且無路障或門禁管制,始同意申請裝設路燈。

路燈距離:規劃設計與安全考量

路燈距離是路燈規劃設計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在確保道路照明充足、行人視線清晰和道路安全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適當的路燈距離可以優化照明效果、節省能源並減少眩光。

照明需求與亮度分佈

路燈距離直接影響照明需求和亮度分佈。太近的路燈會導致過度照明和眩光,而太遠的路燈則會導致照明不足和視線受阻。通過計算所需的照度(單位面積的發光強度)和均勻度(照度均勻程度),工程師可以確定合適的路燈距離,以滿足具體道路的照明需求。

視線清晰度與眩光

適切的路燈距離對於確保行人視線清晰度至關重要。過度照明會干擾駕駛人視線,導致眩光失明,而照明不足會使行人難以看清周圍環境。通過優化路燈距離,可以找到平衡點,既能提供足夠的照明,又能最大程度地減少眩光。

安全考量與犯罪預防

路燈距離也會影響道路安全。充足的照明有助於預防犯罪,因為犯罪分子傾向於在黑暗的地方活動。通過減少路燈之間的間隔,可以提高道路照明度,使犯罪分子更難隱藏並實施犯罪行為。

規劃設計考量

路燈距離的規劃涉及多項因素,包括道路類型、交通流量、行人流量、周圍環境和當地法規。寬闊的主幹道通常需要更大的路燈距離,而狹窄的輔助道路則需要更短的路燈距離。交通流量高的道路需要更亮的光線和更小的路燈距離,以確保安全和清晰度。

道路類型 路燈間距建議值
主幹道 30-40 米
支線道路 20-30 米
輔助道路 15-20 米
人行道 10-15 米

技術進步與智慧控制

近年來,路燈技術已取得重大進步。LED 路燈能耗更低、壽命更長,並可在需要時調暗或調亮。智慧控制系統使路燈能夠根據實際照度水平自動調節亮度,從而優化照明效果和節省能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