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三號強風信號
項目 | 簡介 |
---|---|
等級 | 三級 |
俗稱 | 三號風球、三號波 |
風速 | 每小時 41-62 公里 |
陣風 | 超過每小時 110 公里 |
影響範圍 | 香港近海平面處 |
持續時間 | 長時間 |
起源與演變
- 1931 年設立 1-10 號信號,其中 2 號和 3 號分別表示強風來自西南和東南方向。
- 1935 年取消 2、3、4 號信號。
- 1950-1956 年設立「本地強風信號」,警報強風來自季候風或強度較弱的熱帶氣旋。
- 1956 年重新設立三號強風信號,區分季候風和熱帶氣旋引發的強風警報。
下達時機


- 熱帶氣旋突然增強或在香港附近形成時,天文台可能會跳過一號戒備信號而直接發布三號信號。
典型例子
- 2000 年 6 月 18 日,熱帶低氣壓在香港境內形成,天文台於晚上 9 時 15 分懸掛三號強風信號,該熱帶低氣壓後來登陸香港。
解除時機
- 隨著熱帶氣旋進入內陸或開始消散。
提示
- 強風來襲時户外活動應小心。
- 做好防風措施,將鬆散物品固定或移入室內。
- 注意最新天氣預報和天文台發布的信號。
三台風:影響台灣甚鉅的熱帶氣旋
三台風是指接連侵襲台灣的三個大型颱風,分別為三星颱風、三一一颱風和三二二颱風。這三個颱風在短時間內先後登陸台灣,造成嚴重的災害和損失。
颱風名稱 | 登陸時間 | 中央氣象局編號 | 最大陣風 | 最低海平面氣壓 |
---|---|---|---|---|
三星颱風 | 1986年7月25日 | 8605 | 73 m/s | 940 hPa |
三一一颱風 | 1987年8月29日 | 8709 | 56 m/s | 955 hPa |
三二二颱風 | 1987年10月14日 | 8713 | 50 m/s | 950 hPa |
三星颱風
三星颱風於1986年7月25日登陸台灣,帶來強烈的狂風豪雨。由於颱風登陸時正值漲潮,導致多處沿海地區淹水,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颱風過後,政府緊急成立救災小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災後重建。
三一一颱風
三一一颱風於1987年8月29日侵襲台灣。由於颱風移動速度緩慢,在台灣徘徊多日,導致各地降下暴雨。中部地區受災最為嚴重,大肚溪等河川暴漲,造成多處地區淹水。颱風過後,政府宣佈台中市、彰化縣等地區進入災害緊急應變狀態。
三二二颱風
三二二颱風於1987年10月14日登陸台灣。雖然颱風的強度較三星颱風和三一一颱風弱,但仍帶來強風豪雨。由於颱風登陸時正值中秋節,造成各地賞月民眾受到波及。颱風過後,政府動員大量人力物力協助災區復原。
三台風的影響
三台風接連侵襲台灣,造成嚴重的災害和損失。根據統計,三台風共造成超過200人死亡,近千人受傷,房屋倒塌3萬餘間,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三台風也對台灣的環境造成重創,山坡地崩塌、河川改道等現象隨處可見。
防颱措施
經歷三台風的教訓,台灣政府強化了防颱措施,包括:
- 建立完善的氣象預報系統,提高颱風預測和警報的準確性。
- 加強防洪工程建設,提高沿海地區的防範能力。
- 宣導民眾防災知識,提升民眾的防颱意識和應變能力。
- 成立颱風災後重建小組,加速災區復原。
結論
延伸閲讀…
輕度颱風三巴(2023年) – 維基百科
颱風三巴
三台風是台灣歷史上重大的自然災害。經歷三台風後,台灣制定了更加完善的防颱措施,提高了對颱風的應變能力,大大減低了颱風帶來的災害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