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建築之美:三級古蹟─深坑黃氏永安居】
在台北的深坑區,佇立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厝─永安居,它始建於清朝末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歲月。永安居為閩南建築風格,是一座三合院式的民宅,由北屋、正廳與南屋組成,屬於三級古蹟。
北屋正門為三開間,門額上刻有「永安居」三字,門柱上飾有對聯,上聯「清風明月千秋業」,下聯「道德文章百世芳」,展現古人重視德行的風範。步入北屋,左右兩側是卧房,中央是客廳,牆上掛著幾幅古色古香的文人畫作。


正廳前設有門廊,門額上書「誥恩堂」,門廊內放置著香案和神龕,供奉著祖先牌位。正廳堂屋寬敞明亮,地面鋪設青石板,廳中央懸掛著燈籠,兩側陳列著古董傢俱。
南屋與正廳格局相似,但規模較小,用於日常起居生活。南屋西側小廂房曾作為書房使用,牆上懸掛著幾幅 пейза畫,書架上擺放著各種書籍。南屋東側設有廚房,門前有水井,方便日常生活用水。
永安居的屋頂為傳統的硬山式,屋脊上有剪黏裝飾,屋簷下懸掛著紅色的燈籠,增添喜慶氣氛。屋頂的青瓦歷經歲月洗禮,已顯斑駁,卻更添古色古香的韻味。
走進永安居,彷彿走進了一座時光隧道,感受著古人生活的點滴。永安居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見證著台灣先民的辛勤與智慧。如今,永安居已成為台北市重要的文化資產,供後人參觀與緬懷。
【建築特色】
特色 | 描述 |
---|---|
建築類型 | 三合院 |
建築風格 | 閩南 |
年代 | 清末 |
格局 | 北屋、正廳、南屋 |
屋頂 | 硬山式 |
裝飾 | 剪黏 |
用途 | 居住 |
現狀 | 三級古蹟 |
三合院圖:中國古代建築的經典代表
三合院圖是中國古代建築中一種常見的平面佈局形式,由三座建築物組成,呈前後相連的「凹」字形佈局。其中,前院為正廳,兩側為廂房,後院為廚房、倉庫等生活場所。
三合院圖的基本元素
元素 | 説明 |
---|---|
正廳 | 房屋的主體建築,用於接待客人、舉行儀式等 |
廂房 | 附屬於正廳的建築,通常作為卧室或書房 |
後院 | 正廳後面的區域,包括廚房、倉庫、馬廄等 |
照壁 | 正廳前方的牆壁,用於擋風遮雨和美化外觀 |
門廳 | 正廳的入口處,通常設有門廊或前庭 |
三合院圖的類型
根據正廳的數量,三合院圖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正廳數量 | 特點 |
---|---|---|
一進三合院 | 1個 | 最基本的佈局,空間較小 |
二進三合院 | 2個 | 在正廳後方再建一個後廳,空間較大 |
三進三合院 | 3個 | 規模較大,在二進三合院的基礎上再建一個過廳 |
四進三合院 | 4個 | 規模宏大,通常用於王府或官宦之家 |
三合院圖的優點
1. 隱私性好:後院與前院相對獨立,保證了居住者的隱私。
2. 功能分區明確:以正廳為中心,廂房、後院等區域劃分明確,方便使用。
3. 通風採光性好:正廳和廂房之間的門窗形成良好的空氣流通,採光充足。
4. 防禦性強:照壁和門廳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保護居住者的安全。
三合院圖的影響
三合院圖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後世的建築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民居建築:三合院圖成為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主流佈局形式,至今仍廣泛應用於鄉村地區。
2. 寺廟建築:許多寺廟的主殿也都採用三合院圖的佈局,例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
3. 園林建築:三合院圖的空間佈局被引入園林設計中,形成了獨特的「四合院」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