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三等親有哪些」這個問題,特別是遇到要辦喪假、贈與稅或是探親簽證的時候,真的會一頭霧水。其實三等親的範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搞清楚之後真的能省下不少麻煩事,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要知道的是,三等親的計算方式是以「自己」為中心往外推。用最白話的方式來說,就是跟你血緣關係比較近的那些親戚啦!這邊直接整理一個表格給大家看,這樣最清楚:
親等關係 | 具體成員 |
---|---|
一等親 | 父母、子女 |
二等親 | 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
三等親 | 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曾孫子女、曾外孫子女、伯叔姑姨舅、姪子女、甥子女 |
看到表格應該就比較有概念了吧?像是阿公阿嬤是二等親,而阿祖那一輩的就是三等親了。另外像叔叔阿姨這種父母的兄弟姐妹,還有他們的子女(也就是你的堂表兄弟姐妹)也都算在三等親範圍內。不過要注意的是,配偶的親屬是另外計算的喔,這點常常有人搞混。
講到實際應用面,三等親的認定在台灣真的滿重要的。像最近有朋友公司請喪假,人資就要求出示三等親內的關係證明;還有人要辦大陸親屬來台探親,移民署也是卡在三等親的證明文件。另外在贈與稅的免稅額計算上,三等親內外的稅率也有差別,這些都是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
如果要申請三等親證明,通常會需要戶籍謄本這類文件,建議可以直接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現在很多縣市都有線上申請的服務了,不用特地請假跑一趟。記得要帶齊身分證和印章,如果是幫家人代辦的話還要準備委託書,這些小細節不注意的話可能會白跑一趟喔!
什麼是三等親?親屬關係一次搞懂
每次填表格遇到「三等親」這個欄位就頭痛嗎?其實台灣法律對親等劃分有明確規定,搞清楚之後真的會方便很多。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大家一次弄懂這些親屬關係,以後遇到要填寫親屬資料的時候就不會再霧煞煞啦!
在台灣民法裡,親等計算是用「世代」來算的。從你自己開始算,父母、子女是一等親,祖父母、孫子女是二等親,以此類推。簡單來說,每差一個世代就加一等。這樣算起來,三等親就是曾祖父母、曾孫子女、伯叔姑姨舅這些長輩,還有姪子姪女這些晚輩。
親等 | 直系血親 | 旁系血親 |
---|---|---|
一等親 | 父母、子女 | 無 |
二等親 | 祖父母、孫子女 | 兄弟姐妹 |
三等親 | 曾祖父母、曾孫子女 | 伯叔姑姨舅、姪子姪女 |
特別要注意的是,配偶雖然不是血親,但在法律上會被視為「姻親一等親」。而像是表哥表妹這種,其實已經算是四等親了。很多人常會搞混堂表兄弟姐妹的親等,其實堂兄弟姐妹是三等親,表兄弟姐妹因為是媽媽那邊的親戚,所以也是三等親喔!
實際生活中,三等親的認定會影響很多事,像是請喪假、保險受益人指定,或是某些公務員的任職限制。比如說公務員任用法就規定,三等親以內不能在同機關擔任監督職務。所以了解這些親等關係,不只是填表格方便,對日常生活也很有幫助呢!
三等親包含哪些人?常見疑問解答
每次填寫表格遇到「三等親」這個欄位就頭痛嗎?其實台灣法律對親等計算有明確規定,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到底哪些親戚算在內。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清楚,以後遇到這個問題就不用再煩惱啦!
親等計算方式
台灣的親等計算是用「羅馬法」來算的,簡單來說就是看兩個人之間隔了幾代。比如說你跟父母是一親等,跟祖父母是二親等,這樣一直往上加。三等親就是指跟你隔了三代的親屬,這個範圍其實比大家想像中要廣很多喔!
三等親範圍一覽表
親屬關係 | 具體對象 |
---|---|
直系血親 | 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曾孫子女、曾外孫子女 |
旁系血親 | 伯叔姑姨舅、堂表兄弟姐妹、姪子女、甥子女 |
姻親 | 配偶的祖父母、配偶的外祖父母、配偶的伯叔姑姨舅、配偶的堂表兄弟姐妹 |
常見問題解析
很多人會搞混「堂表兄弟姐妹」到底算不算,其實只要是父母那一輩的兄弟姐妹的子女,都算是三等親內的旁系血親。另外像是「配偶的伯叔姑姨舅」這種姻親關係,雖然感覺比較遠,但法律上也是列入三等親範圍的。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是「曾孫輩」,現在大家壽命都變長了,四代同堂的家庭越來越多,這些都要注意喔!
填寫資料時如果遇到不確定的情況,建議可以把這張表格拿出來對照看看。畢竟每個單位的認定標準可能有些微差異,但基本上不脫離這個大範圍。特別是在辦理繼承、保險或是某些公務申請時,搞清楚親等關係真的超級重要!
為什麼要瞭解三等親?這些情況會用到,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台灣,從遺產繼承到結婚登記,甚至是公司職場的利害關係迴避,都會用到三等親的觀念。很多人以為只有法律文件才需要,但其實連申請某些政府補助或保險理賠時,都可能被要求填寫親屬關係,這時候搞不清楚誰是三等親內,真的會很頭痛啊!
先來搞懂什麼是三等親吧!簡單來說,三等親就是跟你血緣或婚姻關係比較近的親屬。像父母子女是一等親,兄弟姐妹是二等親,而叔叔阿姨、侄子姪女這些就是三等親了。下面這個表格幫你快速對照:
親等 | 關係舉例 |
---|---|
一等親 | 父母、子女 |
二等親 | 兄弟姐妹、祖父母、孫子女 |
三等親 | 伯叔姑姨舅、侄子姪女、曾祖父母 |
講到實際會用到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遺產分配啦!依照民法規定,繼承順位會考量親等遠近,如果搞錯親等可能會影響繼承權益。另外像公務員任用作業要迴避三等親以內,或是有些公司規定親屬不得在同部門任職,這些都是為了避免利益衝突。還有啊,像是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時,政府會計算全家人口收入,這時候三等親內的親屬經濟狀況都可能被納入評估。
婚姻方面也有相關規定,台灣法律禁止與三等親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所以想跟表兄弟姐妹結婚是不行的喔!這些規定都是為了優生學和家庭倫理考量。另外在醫療場合,當病人無法表達意願時,三等親內的親屬常會被徵詢醫療決定,這時候知道誰有決定權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