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我想擁有和父母一樣花香鳥語,青翠欲滴小院。
春天播種希望,秋天收穫,低頭種菜,抬頭看花,一闕田園美景盡收眼底!週四下午回家看望父母,喜形於色父親迫不及待説,院子裏找到了四五個節流鬼(稱知了猴)了。
呵呵,這麼早節流鬼急着鑽出來了。
父親拖着腿,一瘸一拐領着我,看他發現節流鬼幾個小洞。
童心未泯我手指摳摳洞,觸到了洞裏生命餘留和父愛醇香。
父親我一次逗樂了,沒有啦,沒有啦,春天雨水,節流鬼爬出來,不是澆菜時淌水了那塊地方,這小東西出不來。
每年夏天,父親和母親自家院裏費力氣撿到爬眼前節流鬼百十個左右,這些收穫父母帶來了茶餘飯後消遣!父親喊着母親,孩子她娘,黃瓜要澆水啦! 母親應答走出屋。
母親看我一愣,了。
你怎麼不説閨女回來了?瓜要澆水了。
母親識破騙局父親摸着自己頭笑了。
我們三個人笑聲響徹整個院落。
父親指着面前一畦黃瓜架説:“閨女,你看結滿黃瓜可以吃了,現摘現吃,!拔點小紅蘿蔔,割點韭菜捎回去,咱自家種菜施肥打藥,綠色蔬菜,放心吃好了!”我瞅了一眼菜地裏灑落了一層灰白草木灰,“草木潤心,人生淡然”。
這些草木灰於草木生命,人間煙火燃燒着生命光芒,化為灰燼融合於,草木心迴歸生命本真,遵從了規律。
草木有情,何況是人呢?別小看這草木灰,不僅是菜園裏天然有機肥,有殺菌作用。
父母草木灰寶貝攢着,適時灑菜地裏。
站小院裏,我聞到了菜園裏一股悠然氣息,直抵人心!父母院子六十平方米,牆處開闢了一片地方。
種植了幾樣愛吃青菜,有西紅柿、黃瓜、扁豆、茄子、紅蘿蔔、韭菜……每次回家,這菜苗我,生命力。
上次回去還是花蕾綻放,今天目睹了它們成果。
一根根青綠黃瓜掛蔓上,黃瓜頂端殘留着花謝皺眉。
有蔓上金色黃瓜花開,只能賞花結果,是一朵謊花。
母親捨得掐掉,説:“留着吧,生命自有它存在,有其它!”紫色茄花里正孕育着生命希望,映託着盛夏,發蓬勃生長。
西紅柿花像一顆顆五角星點綴翡翠葉隙裏閃爍着光芒,白色扁豆花知性含笑,, 只管努力盛開一片藤蔓間。
母親深情凝望着菜園裏身影,説:“ 沒事時候,坐在院子裏,看着菜園生長模樣,呼吸着蔬菜淨化空氣,心情!”院子的東牆邊,栽植着豔芬芳月季花,金色瀑布金銀花和遷入小院玉蘭樹,空隙地裏培上幾裏葱。
葱長的鬱鬱蒼蒼,花開繽紛多彩。
周圍一圈花盆圍成一個方形,每個花盆裏生着品種花。
仙人掌伸出手掌如千手觀音展現出造型,含苞待放石榴花像一個個紅彤彤小燈籠掛紅莖上,紫色韭蓮花朵朵爛若雲霞,環抱着金色花蕊迷醉了芳華歲月,羞答答堂紅靜靜的開,梔子花開香滿院……環視院子,發現屋外窗台上擺放了幾盆花,有潔白無瑕夜來香和如米粒黃燦圓潤米蘭花;有嬌紅海棠花和似火燃燒千里紅。
父親買花,怕養,憐惜夭折生命。
養花,父親買了一本學習養花知識書,什麼花使用什麼肥料,父親養花書本裏分析,用錯了方法,誤了生命成長。
其實,父親種菜養花已有多年經驗。
年時,父親在校園角落,鋤耕了一方土地。
買回好多蔬菜種子,灑在地裏。
喜鵲窩門朝向哪邊,説示着要刮什麼風,下什麼雨。
有時父親課間領着孩子們一起觀察青菜生長狀況,讓孩子們看想寫成作文。
父親同事見青菜喜人,總是拔些喜歡吃小菜,抖抖根上沾土帶回家,順便跟上一句:“李老師,謝謝你種菜!”看到帶走嫩菜,聽着熟悉聲音,父親樂呵呵笑容盛開。
這片青菜伸伸身子如父親挺直腰桿兒,吮吸着大地靈氣歡脱。
其實,父親小菜園,為同事們開闢綠色田園!退休後父親,。
一如既往是種菜養花。
那時父親身體,自己能管理小菜園,需要母親搭手。
吃不了菜父親摘下來裝滿蛇皮袋子,騎着電動車兒女送菜。
放下菜充會電,父親騎行二十多里路返回。
一年一年,一茬一茬,父親送完菜,我吃心安理得。
後來,父頭暈胸悶,心臟來城裏送菜了。
母親放心父親提水澆菜,母親嘮叨着父親,幹不了活,撐能,出毛病,花錢受罪,不知哪邊?聽到母親數落,父親,反而像個小孩子。
母親着父親身體,憐愛奄奄一息的蘿蔔青菜,這些體力活兒母親獨攬身上。
這兩年父親腰彎曲,腿,身體。
即使這樣,父親閒着, 站井邊母親接水,七八個大小不一水桶排着隊等待着父親發號施令。
母親用力提起一桶水,晃晃悠悠走入幾步行菜園。
“咕嘟咕嘟”水,流入乾菜地,喝水青菜又支稜起來,水靈靈綻放着生命光芒。
看着它們起來, 母親眼裏,多了一絲笑容,煥發出少女時!有時回家,母親澆菜,放下東西,接過母親水桶搖晃着倒入菜畦地。
幾番來回,我氣喘吁吁。
古稀之年母親是強撐幹,不免起母親:“娘,幹不動咱別種了,你累壞了!”母親神情熠熠説:“閒着沒事急,種上點菜伺候着,有話説有事幹,省了錢能吃鮮菜,打發着時間,轉眼一天過去了,日子充實。
”今年節,大哥和二哥買來了水泵,下線,扯水管了一天,終於解決了父母親澆菜。
哥哥們做如此心和孝順父母,使我倍感欣慰和感動。
現在,不管是父親是母親,只要看到菜地裏缺水,拉上電閘,扭開閥門,那順菜地裏水管瞬間飽滿起來,水流冒着水泡撒着兒“唰唰” 竄入菜地,一棵棵青菜“咕咚、咕咚”飲一番,打着飽嗝兒拍着流淌水流,一副滿足人間處處是風景模樣,生命葱蘢!大風颳倒了大樹,樹上喜鵲窩掉落,四隻喜鵲受傷,無家可歸。
夫婦倆小喜鵲抱回家,療傷餵食,如今,住在家裏,不肯離開……關於人和動物之間友誼總是那麼令人感動,但這類故事並鳥類有關,而今天我們鏡頭中人鳥故事。
23日早上,記者聯繫到照料四隻喜鵲郭宗先生,他記者講述了救助小喜鵲:5月上旬,唐山經歷了幾場大風天氣,5月11日上午,家住遷安市上莊鄉東孟莊郭宗滿先生發現距離自家300米外一棵大樹風吹倒了。
走近一看,一個喜鵲窩樹枝上摔了出去,裏面還有四隻受傷喜鵲。
大喜鵲飛走不管它們了,他四隻喜鵲抱回了家,悉心照料。
“四隻喜鵲,出羽毛,羽毛,能看到下面皮膚顏色。
當時有兩隻喜鵲受傷重,一隻大腿受傷、趾甲掉了,有一隻翅膀受了傷。
我消炎藥片磨碎,灑小喜鵲傷口上,包紮,上了三四次藥,小喜鵲身上傷好了。
”郭先生是愛鳥人,前些年養過鳥,但養喜鵲是頭一次,十多天來,他和老伴、外孫、外孫女這四隻喜鵲悉心照料,小喜鵲不但養好了傷,學會了飛翔,個個油光鋥亮。
郭先生説,小喜鵲院子裏散養,現在它們傷好了,會飛了,還是沒有離開。
“我覺得他們有靈性,每次我們外邊回來,四隻喜鵲會我們身上撲,人親。
現在我們一家人它們放院裏散養着,它們喂水餵飯,如果有一天它們想飛走了,讓它們飛向天空。
”(請注意是阿拉伯數字1),“褂子,前襟,站枝頭報喜訊。
”這説是喜鵲。
喜鵲祥瑞鳥,誰喜歡?回頭想,當年人們拆鵲巢有多?如今,喜鵲樹上樹下任,成了備受呵護鳥。
面電腦旁那塊酷似喜鵲靈璧石,想寫點什麼東西,,傳來一陣鳥鳴。
隔窗望去,那綠柳枝杈間,隱隱約約有一個鵲巢,蹦蹦跳跳着兩隻喜鵲。
愛鳥是我天性。
從牙牙學語到髮蒼蒼,看到鳥窩,總會讓我眼前一亮。
那年和老伴坐鐵去廣州,一路上景色喜鵲窩美?可我車廂裏,地關注着那些大樹上一閃而過鵲巢。
我想寫一篇散文“一路鵲巢”,沒顧得上寫,但那喜鵲窩是我心頭一道風景。
今年一開春,眼前鳥窩透着多。
樓房隔窗外,兩隻喜鵲柳樹上搭窩,讓我見證了“萬丈高樓平地起”過程。
農家院隔壁銀杏樹上,喜鵲築巢。
兒子發來視頻,他單位窗前,喜鵲正忙着搭窩。
我老伴去潮白河畔,眼見樹上鵲巢多了起來。
我馬路一側,手機拍出一張照片上,有七個喜鵲窩“框”,形成了“鵲巢小區”。
大多數人喜鵲窩是陌生。
話説:“喜鵲叫,客人到”,可見人們喜歡聽到喜鵲叫聲。
説來,喜鵲有恩於我。
10歲時,我一陣喜鵲叫聲中,撿到了一隻鷹抓住而叼走野兔,讓我們一家人吃到了一頓野兔肉;18歲時,我揹着荊條行走山澗裏,餓得邁開步時候,喜鵲核桃樹上碰落了一個核桃,解了我“燃眉之急”。
聽爺爺説,從前家裏還養過一隻喜鵲,即使它送到山那邊那邊,它會飛回來,蹲爺爺家屋檐上喳喳地叫。
喜鵲多啊!可回想起來,當年有些人待見喜鵲窩。
大人小孩們拆喜鵲窩、掏喜鵲蛋,是常有事。
“看像個球,看像座樓。
”看,喜鵲窩黑乎乎呈球狀,但近距離看喜鵲窩,像樓格局。
喜鵲窩是一層層柴火搭建,其結構錯落,一根柴火,有序地交織一起。
喜鵲窩底部,鋪了一層泥巴,上面鋪了一層毛髮,多獸毛、鳥毛,鵲知道從哪裏撿來人頭髮。
喜鵲泥巴和毛擀成“氈”,可見它們心靈手巧。
至於喜鵲窩門,講究,且有説辭。
他以為是大雪反照強光,刺花了眼,使老伴兒產生了幻覺:寶青,喜鵲哪啊?瞅花眼了吧?顧寶青笑了,抬手指着:你這二五眼啊,你看,你看,兩隻呢!喜鵲呼啦啦飛過,唐榮斌眼睛還是迷迷糊糊。
民間傳説,喜鵲窩門是天開,那於是天窗。
若如此,乾旱少雨年頭,會下雹子。
喜鵲這麼有靈性,什麼有人要破壞喜鵲窩呢?原因有二。
一是説喜鵲窩燒樹。
喜鵲窩是一堆樹枝子、柴草堆積而成,坐落樹杈上。
人們認為這一大堆柴火燒樹,影響樹生長,所以會喜鵲窩拆掉。
二是説喜鵲窩招蟲,蛇。
説有人摸喜鵲蛋時候,樹上躥出來蛇嚇暈過。
當年我,鬥膽爬上過木蘭樹,得到幾枚喜鵲蛋。
有個夥伴,去掏喜鵲窩回回落空。
他或喜鵲蛋放進帽殼裏,或嘴叼着,樹上下來。
他掏喜鵲蛋,那是高手,而我去掏喜鵲蛋,喜鵲窩裏多是空空如也。
喜鵲蛋是個東西,煮了吃美味。
當時婦女們,怪罪自家母雞下雞蛋,説是喜鵲蛋,可見她們是見過喜鵲蛋。
至於掏喜鵲窩,有一層“煙火氣”用途。
拆掉一個喜鵲窩,於得到了一大堆柴火。
那些樹枝撿起來,能裝滿一簍子。
簍子柴火揹回家去燒,貼餅子、煮餃子,夠做幾頓飯。
有個喜鵲窩傳説,有意思。
老人們説:如果一棵樹上有一摞9個喜鵲窩,那喜鵲窩裏會藏着一根隱身草。
當年我們一棵樹上發現了一摞9個喜鵲窩,孩子們喜鵲窩裏隱藏着隱身草。
於是我們幾個孩子結伴去掏那喜鵲窩,想得到隱身草。
可那無數柴草中,哪一根不能“隱身”,但喜鵲窩我們化整為零,每個孩子分得了一簍子喜鵲窩“建材”,回家柴燒。
因為這個事兒,當時喜歡上寫作我,寫了我第一篇短篇説《隱身草》。
少年是多麼天真啊!得到幾枚喜鵲蛋、幾隻喜鵲,得到一堆柴火、一根“隱身草”,拆毀了多少喜鵲窩呀。
記得那兩隻大喜鵲,空中飛着,追趕着我們,因為那天我們它們小喜鵲樹上掏了下來。
我分得了一隻。
小喜鵲沒長出羽毛來,像個肉球,光知道張着嘴吃螞蚱。
我沒能它養,它羽毛沒長齊,死了。
那年我13歲。
那後,我掏過喜鵲窩。
我內心深處,喜歡枝頭喜鵲了。
它們叫着、飛着、跳着、舞着……而喜慶。
當年我們什麼要禍害它們?離得開喜鵲嗎?大樹離得開喜鵲嗎?人們生活離得開喜鵲嗎?此時此刻,望着案頭上那塊酷似喜鵲靈璧石,我當年所作所為深深懺悔。
我愛喜鵲,愛像喜鵲奇石,可我喜鵲形狀石頭好像什麼緣分,幾次失之交臂。
那次我一家石館,看到了圖案喜鵲塊靈璧石。
磬石,擊為動聽。
這是可遇而不可求“喜鵲鴛鴦”呀,時説好了價錢,我説我去打車,回頭它拉走。
可我回來時候,那石頭搬到人家車上了。
女石農笑吟吟地對我説:大哥,人家多了500塊錢哩,他了。
後來,這位女石農弄來了一對“”報喜鳥,活靈活現地依偎一起,一唱一和樣子,,形。
她知道我喜歡這喜鵲,獅子開口。
我囊中,割愛。
那女石農笑着説:大哥,石頭喜鵲不愁賣呢。
院子裏一棵杏梅樹,枝繁葉茂,樹齡十年以上,樹身樹冠而,籠罩半個院子,遮天蔽日讓人有透不過氣感覺。
是前後落花季節,每日清晨,白色飄逸,花瓣地。
季節,讓人心生哀思。
有一砍了之念,可耄耋之年老父親説啥讓我動斧頭,説是留待夏天外地孫輩們回來能嚐到自家院裏杏梅鮮果。
討老人家歡心,這棵讓我時分看到杏梅樹才存活下來。
春雨伴,兩隻花喜鵲光顧,落杏梅樹枝頭髮出一陣“喳喳喳”叫聲後飛走了,聽到這般叫聲,非但沒有,反覺些哀傷。
家鄉有“喜鵲叫,客人到”俗語。
不過這喜鵲叫聲還算靈驗,昨晚接到侄兒深圳打來電話,説他要帶媽媽一起乘鐵回來,趁節假期回家他奶奶和爸爸上墳掃墓。
侄兒電話,勾起我痠痛回憶,這痠痛,是母親和一年前突然離世大弟弟道坡懷念。
大弟我三歲,兄妹中他排行老二,我倆後走進軍營,同在54軍下屬部隊兵,39年前,我倆同時上了那場南疆衞擊戰場。
光陰荏苒,雖然那場戰爭淡出人們記憶,但於兄弟雙雙上戰場我而言,往事歷歷目,母親和弟弟思念釋懷。
1979年2月,部隊所在北方白雪皚皚,南疆火藥味。
我和弟弟所在部隊進入了一級戰備,官兵們執行戰前命令,停止休假,晩上不得脱衣睡覺,不得外出與外界聯絡,準以電話或寫信方式與家人談論部隊打仗事,作好出征準備。
整軍參戰,我和晩我5年入伍弟弟做好了準備,兄弟倆要上戰場。
當時收音機、報紙全都充斥着中越邊境局勢,箭在弦上,而我們家長時間得不到兄弟倆消息,萬分。
牽掛兩個兒子是我們母親,她整日睡覺,吃不下飯。
母親沒文化,出門,催促父親去豫北部隊所在地探聽情況,希望能得到兩個兒子消息。
父親沒有怠慢,動身部隊駐地。
延伸閱讀…
因為弟弟,母親叮囑,父親去了弟弟所在部隊。
到部隊一打聽,部隊出發,父親晚到了一步。
部隊首長看到父親樣子,算算時間來得及,派車帶我父親火車貨運站。
到車站,部隊裝載完畢,準備發車。
父親軍列裝載站台終於見到了弟弟。
相見,軍列徐徐開動,弟弟其中。
(圖:弟弟1975年入伍,當年我倆合影,左為弟弟) 父親目送弟弟乘坐軍列去後,我所在部隊駐地,母親囑託,兩個兒子能見要見。
那天,我們營接到機動命令,4時後開始登車南下。
説是出發前師首要來作戰前動員,全營幹部戰士集結操場上。
一會,一輛北京212吉普車飛奔而來,車上下來一位個子軍人。
營長跑上前去報告:“師長同志,全營集合完畢,請指示!”是師長來了。
見師長走到隊伍前面開始講話:“同志們,於戰場指揮,我來和大家見見面。
我是趙國斌,是你們師長……”師長講話五分鐘,接着驅車下一個部隊動員去了。
趙師長走後,我們幾個連隊開始分頭,抓緊做好裝載準備。
這時有人告訴我:“你父親來了。
”我抬眼,父親到了跟前。
戰前時間,有許多工作要去,我顧不上和父親多説話,忙着我工作。
出發前各項工作安排妥當了,離出發還不到一個時。
我知道父親這次來意,知道母親在家掛念,所以請父親轉告母親:“我和弟弟兵多年,不要我們擔心。
”時後,父親目送着我隨部隊走向南征戰場。
回想起這次時刻,父親千里迢迢赴沙場兩個兒子送行,會面,父親一塊吃頓飯時間沒有,我心裏此感到。
戰爭打響後,我師越南省會諒山以西穿插,全師作戰任務是奪下制高點,切斷涼山敵軍退路,阻止河內方面增援敵,保諒山主攻部隊側翼安全。
我營配屬483團穿插到越南脱浪縣境內,異域山區作戰,其程度可想而知。
弟弟所在師攻打越南重鎮高平,弟弟160師前線指揮,負責前後方所屬部隊無線通信聯絡。
戰場上,兄弟間雖然音信無,自己戰鬥崗位上,地履行着一個共和國軍人應盡職責,戰後我們兄弟倆表現突出而榮立了三等功。
那些日子裏,舉國上下,人們議論話題是戰場上事兒,談論多是死、是傷、是。
戰爭,本來意味着有流血,有犧牲。
一個家庭同時有兩個兒子去了生死難料戰場,家裏時間有我們音信,當時可能是猜測是傳言,有人説我們兄弟倆戰場上陣亡。
消息不論是真是假,於一個農村母親來説,兒子國家上前線無可厚非,而聽到傳言或遇到好心人前來安慰時,母親什麼話沒有,總是低頭淚流滿面。
那段時間,家人整日沉浸一雙兒子掛念之中,飯吃不香,覺睡。
他們去向人打聽消息,生怕那些傳言變成現實。
母親默默地燒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兩個兒子。
老人家整天抹着淚水默默地等待,期盼着有一天得到兒子音信。
白天,她老人家躲在家裏悄悄哭,晚上到村外沒人地方放聲哭。
戰爭期間,一心想着前線戰事,家裏發生什麼情況我們兄弟倆知道。
直到那年3月中旬,撤軍命令,我和弟弟地活着歸來,隨部隊安全撤回了國內,廣西內地休整時,兄弟倆這才與家裏有了通信。
通過父親來信,我們兄弟倆知道歸來。
一個多月後,部隊我和弟弟兩個立功喜報寄到家鄉。
一時間,兄弟倆雙雙上戰場,雙雙立戰功事,在家鄉政府和羣眾中傳話。
公社、大隊幹部到家裏父母親祝賀,親戚、左鄰右舍來看望,一時間家裏小院,誇獎這個家庭兩個兒子。
面如此場面,我母親忍不住,哭成了淚人。
戰爭結束後三個月,部隊安排我們兄弟倆同時探親,見到戰場歸來兩個兒子,母親流淚了,這迴流下是淚,是淚,我和弟弟明白,活着回來是母親安慰。
戰後兄弟倆同時探家,驚動了家鄉父老,公社和母校請去作報告介紹戰場情況。
地記得當時我和弟弟母校請去演講情景,弟弟道坡結合自己戰場經歷,師生們講述他們部隊奪取高平和程度,我側重介紹了本師奪取諒山以西650高地時湧現出的英雄集體和幾個戰鬥英雄事蹟。
沒有準備演講,收到效果響。
所見,當時我們台上講,台下鴉雀無聲,學生們感動着。
校長總結發言時本次活動於評價,稱“這次請兩個戰場功臣兄弟回母校演講,是一次愛國主義和國防意識教育,沒有經歷過戰爭師生來説意義……”唐榮斌和顧寶青夫婦望着雪花。
他們夫婦有個小秘密, 兩天前,駱駝灣村支書顧潤金到家裏來,讓他們準備一下,有上級領導來慰問,哪位領導説。
雞叫二遍,他們起牀,唐榮斌炕上爬起來,穿上破棉衣,拿起小笤帚疙瘩,將自己土啦光嘰棉衣打掃乾,顧寶青換了一件衣裳,頭髮梳得規整鋥亮,臉上皺褶舒展開了,透着少有紅潤。
太行山冬天有下完雪。
這道山谷,拐到駱駝灣這裏開始瘦了,得只剩下一道梁。
脊樑彎曲山頂,有點像駱駝脊樑,山峯突兀,疊嶂錯落,早晚霞光照耀,看像一個卧着駱駝。
到了歪頭山那邊,山體,地勢,無路可走。
但是,有許多獸奇鳥出沒。
比如鳥蒼鷺,喜歡駱駝灣山澗飛翔。
太行山見證了這個普通村莊變遷。
明代洪武年間,衞河碼頭,駱駝商道得名。
村南幾座山峯稱“遼道背”,南有駝梁,東有橋瀑,西側60公里山西五台山了。
“遼道背”上落葉松、槐樹、楊樹越得,如果碰上雪天,白白的雪掛。
喜鵲呱呱叫了兩聲,震落院裏樹上雪粉,飛向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顧寶青地喊了一聲:頭子,你看,喜鵲!唐榮斌佝僂着腰鑽出來,仰着髮斑斑頭顱,什麼沒有。
他以為是大雪反照強光,刺花了眼,使老伴兒產生了幻覺:寶青,喜鵲哪啊?瞅花眼了吧?顧寶青笑了,抬手指着:你這二五眼啊,你看,你看,兩隻呢!喜鵲呼啦啦飛過,唐榮斌眼睛還是迷迷糊糊。
延伸閱讀…
顧寶青嗔怨説:唉,你啥瞅不見!去吃藥吧!唐榮斌要精神集中到內心,而不是眼睛上,呵呵一笑説:那啊,看到了,雙喜鵲有喜事啊!説着,回到破爛石屋裏吃藥。
主卧門口放着一個櫃子,上邊擺滿了大瓶小瓶藥品,那是唐榮斌吃藥。
唐榮斌記性,吃藥是顧寶青、包。
顧寶青背靠着院裏巨石看雪,臉上充滿了期盼。
莊稼人生活啊,什麼時候才能改變呢?顧寶青目光落到自家破落房子上,心情起來。
雪花和喜鵲是,破敗歪斜舊房子,讓她思緒回到無情現實。
她記得,她嫁到唐家,房子沒有翻修過,舊房山牆上裂開了大口子。
如果雨天,房頂滴滴答答地漏水。
她家有三小間屋子,黑黑的牆壁上掛着玉米棒子和紅辣椒,一盤土炕佔去一半,火炕上不能藏任何東西, 種土豆和玉米用的傢什散擺放在角落裏。
兒子分家閨女們出嫁後,她知道那隻破箱子擺哪兒,索性擺堂屋,冬天往箱子蓋上壓大白菜,夏天放被子和棉衣,一塊灰布罩住。
顧寶青認為自己是個苦命女人,要了一輩子,自己蓋不起房,兒女蓋不起房!貧窮總是讓她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領導慰問,她理解於憐憫,讓別人憐憫自己總是不光彩,這讓領導看見這破屋爛舍,是一件多麼事情啊!唐榮斌吃了藥,抓了一把掃帚哧啦哧啦掃雪。
顧寶青看來,老唐沒心肺,整天吃蔫睡。
顧寶青彎腰捧着大團雪,往黑洞洞牆縫裏填。
唐榮斌愣了,這個莽撞婆娘,今天犯是啥神經?雪化了,房子裏該滲水啦,你是不是啊?顧寶青拍打幾下粘泥帶雪手,掃雪唐榮斌説:這房子破了,人家客人來了,瞅見這窟窿小眼,多啊。
唐榮斌説:你呀,死要面子活受罪!幫倒忙,人家領導慰問,看我們房子有多破,家有多,你日子富得流油啦,還慰問你幹啥?顧寶青七上八下心了一些,嗔怨地瞪唐榮斌一眼:沒骨頭貨,受腦袋!唐榮斌吭聲,繼續掃了一陣雪,然後挺直腰,揉了揉發木太陽穴,腦子一片空白。
他嘆息了一聲:唉,阜平啊,能是我老唐一人錯嗎?過往啊,扶貧幹部慰問,有啥大驚小怪呢?顧寶青不吭聲了,撿起笤帚嘩啦嘩啦地掃雪。
唐榮斌掃到門口,一探頭,瞅見衚衕裏泥土小路雪蓋得嚴嚴實實。
唐榮斌手扒拉着牆頭上雪。
石頭牆壁七擰八歪,參差,一片破敗景象。
唐榮斌和顧寶青夫婦是河北保定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普通農民。
,普通人遇到了大喜事。
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到了他們家,唐榮斌和顧寶青了,説領導來慰問,做夢想是習總書記來他家慰問。
天氣,温度是-13℃。
習近平總書記踏雪到來,讓唐榮斌一家倍感温暖,忘。
這些莊稼人忘記了勞累和,臉上充滿了和,各自地盼望着出現生活契機。
習近平總書記她家盤腿坐在炕上火盆一旁,噓寒問。
習總書記他們家帶來了一桶食用油,一袋50斤麪,炕上一牀嶄棉被和一件軍大衣。
唐榮斌和顧寶青記得,那天雖然,還下着雪,但是她們家小院像過年喜慶。
一台21英寸彩電,是唐榮斌家惟一電器,習總書記讓他打開電視,問他能看幾個台,問到家裏電話能不能打長途?唐榮斌説:能打長途啊!習總書記叮囑唐榮斌,小孫子教育搞好,希望下一代,下一代要過生活,得有文化。
顧寶青記得習總書記駱駝灣講過話,“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信心多麼,他們記心裏了!雪住了,唐榮斌和顧寶青站自家門口,地望着自家小院,聽自己心跳:天哪,這不是做夢吧?習總書記駱駝灣看望了陳得印和唐宗秀夫婦一家。
習總書記進屋坐下來,他們地聊天。
唐宗秀家,一張土炕佔去半間屋子,炕上擺着一個取暖火盆,餘下半間,擺放着兩個櫃櫥和一張桌子。
習總書記問他家種了幾畝地,糧食夠吃不夠吃,養豬了沒有,問到他們有什麼要求沒有?唐宗秀家門外小路,石頭鋪砌而成,走上面深一腳淺一腳,她扶着習總書記走出門外,她説總書記着點走。
習總書記叮囑她説,路滑,你走!天黑了,日頭一下子掉進太行山背後,天空開始,如奶液注了清水,薄薄的亮色透出來,地,天上亮出幾顆星星,地,一輪月亮走進人們視野。
駱駝灣人,到了夜晚心情不能,人們奔走相告,一羣一夥,説笑,議論,喧騰人聲,死氣沉沉的駱駝灣了!人們懷着未來生活激情,對幸福生活嚮,開始做着屬於自己規劃和準備。
大雪無鄉,阜平!雖是寒冬,可是阜平大地聽到滾滾春雷湧動。
是啊,全國脱貧攻堅號角,從阜平大地吹響!世界上沒有處境,只有處境絕望人!面困難,中國人會屈服,河北人會屈服,阜平人會屈服,革命區儘脱貧,可走千山萬水,可説千言萬語,可吃千辛萬苦,可用千方百計。
河北省委省政府成立阜平扶貧攻堅領導小組。
省委副書記趙勇擔任組長。
1月7日9日,省委書記張慶黎到阜平縣深入調研,研究解決扶貧開發工作困難和問題。
1月23日,阜平縣召開脱奔小康動員大會。
組織動員全縣21萬幹部羣眾,宣戰,小康社會進軍!唐榮斌聽顧潤金支書説,當時駱駝灣有608口人,428人人口。
2011年村民年均純收入只有900多元。
駱駝灣是一個特困村。
每家那一灣山坡地,於靠天吃飯山民,金子!駱駝灣整個阜平縣,是有原因,耕地,人均半畝地,生產農產品一,玉米、大豆和土豆,混個温飽困難,説了。
山民家鄉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可是他們生存意識往往只是活着意識,他們有想過,一個條件山村,怎樣才能利用現有資源活得呢?房子破,丟人,有了錢,蓋新房。
顧寶青和自責,駱駝灣哪家不是塌牆爛院?黃泥石頭屋子,、破舊,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院子裏有一塊碩石頭,像一塊磐石,死死堵着他們,讓人喘不上氣來!家庭,有看風水人説,這塊大石頭壓運,不僅壓兩口,壓唐家後人運氣!顧寶青看着石頭,心裏燒着火。
她想找人巨石吊車拉走,兒子唐俊峯聯繫了保定曲陽,只有曲陽有這種吊車,那地方賣石頭出名,曲陽回話説,兩輛100噸吊車,得花一萬塊錢呢,兩口嚇住了!巨石和資本面前,唐榮斌和顧寶青感到自己無助。
後來,有人過風水,説多虧了這塊大石頭,他們家帶來了喜氣和運!唐榮斌看風水罵跑了,滾吧,瞎子算卦兩頭堵,我們不信歪不信邪,老百姓只信共產黨!顧寶青瞅着那塊巨石了,過去撫摸一陣,心情,連石頭有了温度!顧寶青生性賢惠,一輩子知道挑別人不是,感情總是貼着家人感情,如果得別人一點,她心感激得如鍋裏水,沸沸揚揚。
其實,顧寶青唐榮斌是滿意,老唐雖然身體,但心眼,、實在、,跟着這樣男人,討吃要飯是放心。
山過天。
風雪過去,天空湛藍湛藍。
這一次,唐榮斌和顧寶青覺得,奇蹟出現了,他們,習總書記來了,而且到了他家,老唐得心喉嚨裏蹦出來,於駱駝灣每個農民來説,儘管是,勞動讓每一天節奏起來。
但是,駱駝灣人困難日子終於熬到頭了。
習總書記離開駱駝灣,兩週時間,駱駝灣納入國家級重點村。
政府行動起來了,唐榮斌和顧寶青印象裏,領導來了一撥一撥。
春節過,駐村幹部張玉奇帶領三名省委辦公廳同志到了駱駝灣。
他們入户走訪,瞭解每户實際情況,然後召開黨支部和村民大會,制定目標。
張玉奇組長有着任務,需要給大家完成十件好事。
鳥兒戀窩,不用説人了。
駱駝灣村和顧家台,進行了地改造,村民不用再搬遷到別處。
這讓駱駝灣老百姓歡欣鼓舞。
政府幫助老百姓蓋大房子,蓋房子!這讓顧寶青臉上有了,紅潤。
唐榮斌老漢眉頭中間疙瘩舒展開了。
土地流轉,他家玉米地變成了菌菇大棚。
顧寶青小吃街攤黃子。
有事幹日子過得,轉眼6年啊!2018年春天,傍晚時分,一切下來了,顧寶青回到家,天沒有黑,家裏人吃完了晚飯,飯是女兒唐俊娟做,飯鍋裏着,顧寶青説她小吃街吃了,然後俯身唐榮斌耳邊悄悄説:老唐,你感覺點嗎?唐榮斌睜眼望了望顧寶青,眼神發直,喃喃道:你吃飯啊!顧寶青地着頭,唐榮斌不知怎樣安慰她,可能看男人病情加重有些擔憂。
唐榮斌問:寶青,你哪嗎?顧寶青馬上意識到自己,打起精神來,笑了笑:我沒事兒,惦記你身體哩!唐榮斌長長呻吟一聲:唉,惦記,過去我們,今天日子好了,營養跟上了,身體會起來!顧寶青聽見窮字過敏了,嘴上囉嗦着:人不如鬼,酒不如水!可不願意再回到那個日子啦!唐榮斌了,道:眼下這了嗎?嘴裏啊,鬼啊,我看你是得了病啦!唐俊娟了,老爸病成這樣,咋嘴上掛着鬼呢?多吉利啊!媽,你爸説點興事兒!顧寶説:,説興事,眼下是事兒!唐榮斌話題扯到房子上。
是啊,兩口目光落新房上,這新房,大大的客廳,廚房,圓桌、木椅、沙發、衞生間、座便器、洗澡花灑,一應俱全,哪兒哪兒,看看不夠!唐榮斌吃了藥, 心裏暖暖的,整個人有泡烈酒裏感覺。
心裏有説不出和,能香香甜甜地睡去。
2018年之前,天氣轉暖。
河流差不多完全解凍,解凍小河變得起來。
河邊楊樹、柳樹萌生了綠意,梯田向陽坡上,青草拱出了黃色地皮。
雞叫二遍,駱駝灣人起牀,煮飯時辰,顧寶青聽見雞叫,睜開了眼睛。
唐榮斌精神了一些,説飯後要到村裏遛遛。
唐榮斌躺了半個月了,吃了藥,一把老骨頭有了力氣,翻身自如,腦袋瓜一點點了。
顧寶青無比,她小吃街領導請了,領着唐遛躂遛躂。
唐榮斌能夠起牀了,説了好多熱絡話,讓顧寶青心中和,她不知該説什麼了,攙扶着唐榮斌胳膊,走到東村口。
柳絮揚揚,太陽和天間遊蕩。
鳥兒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叫着。
唐榮斌挪着腳走過來,地邁着碎步,他覺得人老了腿上老,有一些特徵,躺下睡不着,坐着打盹兒,老事忘不了,事記不住,顧寶青路過自家老宅,想起過去孩子們拜年事。
因為貧窮,低人一等,眾人面前總是抬起頭來。
她觸景生情,一種懷情緒瀰漫她心頭,她嘮叨了半天,説到院裏巨石一旁柴火垛。
困難時候,唐榮斌喝兩碗湯,愁眉臉下地幹活了,顧寶青寧願自己吃,願讓唐吃,因為他山坡,顧寶青有時也去地裏幹活,她女人,地裏好多活幹起來吃力,有重活幹不了。
老唐每次到田裏幹活,砍一捆柴回來,每天一回,每一回捆,日子了,垛起規模垛。
老唐望着柴垛,享受着勞動帶來榮耀。
有一次,老唐屁股後面補丁山柴劃破了,肉露外面, 顧寶青逗笑了,笑得前仰後合。
她説上多會針線,胡串了幾針,讓開線褲子遮住醜。
無論是,唐榮斌覺得勞動是充實,不勞動,兩種勞動態度映照。
一陣咳嗽,打斷了唐榮斌思索。
唐榮斌嘆息了一聲説:我們家啊,有錢官親戚,是七不沾八不靠,攀附那個高枝,想想啦!還是我們自己勞動可靠,我看啊,勞動吃飯、哩!顧寶青聽着,夫妻間這叫三觀相合啊!唐榮斌地擺着手説:寶青,提那些陳穀子爛芝麻事了,那是曆啦!如今駱駝灣2017年脱貧了,今年是2018年,脱貧攻堅上台階時候啦!你有啥不知足?顧寶青微微一笑:知足,知足!你身體起來,我知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