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旗意思】揭秘中國國旗的深層含義!認識五星紅旗背後的故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國旗

國旗製作與規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製作國旗之企業由各省級行政區政府指定。國旗之長寬比為3:2。有關國旗製作辦法,詳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之《GB 12982-2004:國旗》標準。

中國國旗意思 Play

《國旗法》亦提供五種國旗尺度規格。一號國旗適用於大型運動會之開幕或閉幕儀式,或大型會議場之背景旗。二號國旗適用於高度超過15公尺之旗杆。三號國旗一般懸掛於高度10至13公尺之旗杆。四號國旗適用於高度9至10公尺之旗杆。五號國旗常作為未懸掛於立地旗杆之用途。此外,六號、七號國旗則常作為彩旗、導遊旗等用途。八號國旗主要用於手搖旗、串旗等。九號國旗則可用於會議桌旗。

升降國旗儀式

進行升旗儀式時,應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參與者應肅立面向國旗並行注目禮,軍人敬禮,少先隊員敬少先隊禮。國旗應於晴朗時早升晚降,惡劣天氣時可暫不升降國旗。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企業旗幟、校旗、區旗等同時升掛時,國旗應懸掛於顯著位置,其他旗幟應懸掛於國旗兩側,並保持較低高度。全日制中、小學應於非假日每週舉行升旗儀式。

中國國旗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列隊持國旗和其他旗幟行進時,國旗應置於其他旗幟之前。」

於2017年7月30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閲兵行列中,中國共產黨黨旗領先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此舉被視為違反《國旗法》規定。

2020年,《國旗法》修訂將第十條改為第十一條,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升掛、使用國旗的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下半旗誌哀

下半旗為公眾表示哀悼之重要禮儀,也是當今世界通行之一種哀悼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特定人士逝世時,應下半旗誌哀。相關人士包括在任領導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傑出貢獻者,以及對世界和平或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傑出貢獻者。下半旗之日期與場所,由國家成立之治喪機構或國務院決定。根據《國旗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重大傷亡事故發生時,國務院亦可決定下半旗誌哀。

下半旗時,應先將國旗升至旗頂,再降至旗頂離杆頂三分之一處。降下時,應先升至旗頂,再降下。截至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建國後曾下半旗約50次,其中47次為中國及外國政要逝世。

旗桿變遷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天安門廣場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長460公分,寬338公分,由五幅紅緞拼接壓制而成。旗杆高22.5公尺,原本要求與天安門城樓等高,但因當時條件限制,未能實現。1991年,天安門廣場之旗杆更換為30公尺高的新旗杆。原旗杆於1991年改造後,最初放置於中國革命博物館,後於2007年拆裝,收藏於館內庫區。2011年6月21日,重新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國旗護衞隊

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歷經多階段演變。建國初期,由北京市糾察總隊負責。後於1977年5月,北京市衞戍部隊接手升旗任務,形成三人護衞隊,時稱為「國旗護衞隊」。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總隊第六支隊十一中隊五班進駐天安門,負責升降旗儀式。1991年2月23日,擴建國旗基座,改由武警北京總隊六支隊十七中隊(即「天安門中隊」)負責。1992年12月,在原國旗班基礎上,成立國旗護衞隊。2018年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與軍樂團取代武警國旗護衞隊,接手國旗護衞任務。

國旗設計

象徵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即「五星紅旗」,為紅色旗幟,左上角鑲嵌五顆黃色五角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團結。旗幟上之四顆小五角星環繞在一顆大五角星之右側,象徵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五顆星之排列呈現中國領土之海棠形狀。旗面之紅色象徵革命,而黃色五角星用以凸顯光明。

設計者及徵集過程

此國旗設計者為浙江省瑞安市之曾聯松。1949年7月,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發布徵集國旗圖案之通告。經過毛澤東與周恩來的修改審定,《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於各報刊刊登,並提出國旗圖案之注意事項。

截至8月20日,收到應徵國旗圖案2992幅(一説為3012幅)。1949年9月23日,政協討論國旗方案,大體上贊同紅地五星旗之設計。9月29日,《人民日報》刊出新國旗之圖樣與製法説明。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首次於天安門廣場升起了五星紅旗。

中國國旗意思

中國國旗又稱五星紅旗,由紅色的底布和左上角黃色的五角星和四顆小五角星組成,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偉大勝利。

國旗象徵意義

圖案 意義
紅色底布 革命、勝利和進步
五角星 中國共產黨領導
大五角星 黨的領導核心
四顆小五角星 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國旗顏色意義

顏色 意義
紅色 革命、勝利和進步
黃色 光明、輝煌和富貴

國旗設計理念

中國國旗由曾聯松設計,於1949年9月27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正式採用。國旗的設計理念基於以下原則:

  • 象徵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大五角星代表黨的領導核心,四顆小五角星代表其他四個社會階級。
  • 表示革命和進步:紅色底布象徵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進步。
  • 體現民族團結:五顆五角星分佈在紅底上,象徵中國各民族的團結和一致。
  • 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黃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顏色,象徵著光明和輝煌。

國旗使用禮儀

根據中國國旗法,中國國旗應當在以下場合懸掛或使用:

延伸閲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國旗上五星代表甚麼?是各大民族? 不要再搞錯了| 人文地理 …

  • 全國性的慶祝活動和紀念日
  • 政府機關、學校、企業、社會團體的辦公場所
  • 公共場合和主要街道
  • 升旗儀式和升降旗儀式
  • 其他由國務院規定的場合

違規使用國旗處理方式

根據中國國旗法,違規使用國旗的行為將受到行政處罰,包括:

  • 故意損毀、玷污或踐踏國旗
  • 在非規定的場合懸掛或使用國旗
  • 使用國旗作商品或廣告宣傳用途
  • 其他不尊重國旗的行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