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中銀大廈】中環地標揭秘:中銀大廈的壯麗與象徵

香港中銀大廈:摩天大樓的象徵

屹立於香港中環金融區的中國銀行大廈,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貝聿銘親自操刀設計。這座拔地而起的74層摩天大廈,於1989年完工之際,曾經榮登亞洲最高建築物的寶座,至今仍是香港的標誌性地標之一。

中環中銀大廈 Play

大廈的獨特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竹節,象徵著茁壯成長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其四個玻璃幕牆與鋁合金構成的三角形柱體,交織成一座晶瑩剔透的立體幾何圖形,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

中環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的內部空間規劃同樣匠心獨具。頂層的觀景樓層,可將維多利亞港的壯麗景觀盡收眼底;3樓的營業廳,提供專業高效的金融服務;17樓的餐廳,為高級職員提供專屬的用餐空間;19樓的員工食堂,則滿足了一般職員的日常用餐需求。

大廈建成之初,曾引發一場風水爭議。傳言其「刀鋒」形的設計,與當時港督尤德爵士的逝世有關,港督府甚至一度在面向大廈的一側種植柳樹以化解煞氣。

時光流轉,中銀大廈已成為香港繁榮昌盛的象徵,其獨特的外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將永垂青史。

中銀大廈概覽

特徵 數據
樓層 70層
高度 315米
動工日期 1985年4月
落成日期 1989年
建築師 貝聿銘
建築風格 解構主義
地點 香港中環花園道1號

中環中銀大廈:香港的標誌性摩天大樓

中環中銀大廈是香港最具標誌性的摩天大樓之一,聳立於中環商業區的中心地帶。這座標誌性的建築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尖端的技術而聞名,成為香港天際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築設計

中環中銀大廈由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於1985年竣工。大樓 высотой 315 米,共有 72 層,外觀呈三角錐形,靈感源自竹子的形狀。這種獨特的設計象徵著堅韌、向上和繁榮。

大樓由三座相連的主塔組成,每一座都有22層。主塔由鋁製框架支撐,外覆粉紅色花崗巖和玻璃幕牆。幕牆採用了蜂窩狀結構,能夠調節室內温度並減少反射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技術創新

中環中銀大廈不僅以其建築設計而著稱,還以其尖端的技術而聞名。大樓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建築技術:

技術 描述
空氣調節系統 通過地源熱泵和輻射冷卻系統提供高效的空調
電梯系統 使用了當時最快的雙層電梯
光纖電纜 提供了高頻寬的通訊連接
智能大樓管理系統 自動化建築運作和監控

象徵意義

中環中銀大廈被視為香港的標誌性建築, 象徵著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地位。這座摩天大樓也是中銀集團在香港的總部,體現了中銀對香港經濟和貿易的承諾。

延伸閲讀…

Bank of China Tower | 中銀大廈| 博思物業顧問

中銀大廈, 花園道1 號| 商業香港放租| 仲量聯行

表格摘要

特徵 描述
高度 315 米
層數 72 層
建築師 貝聿銘
竣工日期 1985 年
建築風格 現代主義
主要材料 鋁製框架、粉紅色花崗巖、玻璃幕牆

其他事實

  • 中環中銀大廈是香港第二高的建築,僅次於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 大樓的三角錐形結構能承受高達每小時 300 公里的風速。
  • 大樓內部設有一個藝術收藏館,展示了中國和國際藝術品。
  • 中環中銀大廈曾出現在多部電影和電視節目中,包括「蝙蝠俠:俠影之謎」和「變形金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