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色彩體系的分類 與運用原則
8.奧斯華德色彩體系
奧斯華德色彩體系包含 24 種色相, 由黃、紅、藍、綠等基本色相構建而成; 其明度由淺至深共分為 8 階, 符號分別為 a (白) 至 p (黑), 並以公式標示色彩組成。此外, 奧斯華德體系獨特的色立體形狀, 類似上下對稱的複圓錐體。
7.曼賽爾色彩體系
曼賽爾色彩體系以色彩三要素為基石, 色相分為紅、黃、綠、藍、紫等五種, 明度則劃分為 11 個等級, 從白到黑依次遞減; 彩度分為不同區間, 以距離中心軸的遠近表示彩度強弱。


6.伊登色彩體系
伊登色彩體系依據色料混合特性建立, 以日光光譜色為基礎, 並取紅、黃、藍為三原色; 其色立體呈球形, 分為 7 個明度區域和 12 個色相區域, 類似地球儀, 上方為白, 下方為黑。
5.CIE 色彩體系
CIE 色彩體系以色光三原色理論為根基, 利用儀器測量色彩產生的 X、Y、Z 刺激值, 構成色度圖, 並以 XYZ 值表示色彩; 又稱為 XYZ 表色系, 能用明度、色度和色相來精確定義色彩。
4. 色彩表色法的定義
色彩表色法是將色彩按照色彩理論組織成系統, 使用精確的符號或數字表示不同色彩, 以利於辨別、傳達和複製色彩, 也適用於色彩應用, 方便對比和調色。
3. 色彩體系的意義
色彩體系提供一種系統性的方法, 將色彩進行規範和組織, 確保色彩的一致性; 並且透過不同的色彩表色法, 實現色彩的精準定義和溝通。
2. 色彩體系在應用上的範疇
色彩體系廣泛運用於色彩應用領域, 例如工業設計、建築規劃、網頁製作, 以及藝術創作等, 提供設計者和使用者一致的色彩基準, 促進色彩溝通和傳達。
1. 色彩體系的種類
色彩體系種類繁多, 各自建立在不同的理論基礎之上, 例如:
– CIE體系: 利用色光三原色理論
– 伊登體系: 著重於色料混合特性
– 曼賽爾體系: 以色彩的三要素為基礎
– 奧斯華德體系: 構建於心理色彩學理論
主調色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主調色在室內設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奠定了空間的整體色調和氛圍。選擇合適的主調色可以增強空間的舒適度、提升視覺美感,並創造特定的個性風格。
主調色的定義和類型
主調色是指在室內空間中佔比最大的顏色,通常用於牆壁、天花板或地毯等主要表面。它可以是單一顏色或多種顏色的組合,但整體色調必須保持一致和協調。
主調色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特徵 |
---|---|
暖色調 | 包括紅色、橙色、黃色等,營造温暖、舒適的氛圍 |
冷色調 | 包括藍色、綠色、紫色等,營造涼爽、鎮定的氛圍 |
中性色調 | 包括灰白色、黑色、米色等,營造百搭、現代的氛圍 |
主調色的選擇
選擇主調色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 空間用途:不同空間的功能對主調色的選擇有很大影響,例如客廳適合暖色調,卧室適合冷色調。
- 採光條件:自然光充裕的空間可以使用深色調主調色,而光線較弱的空間則建議使用淺色調主調色。
- 個人喜好:主調色應反映業主的個性風格和審美偏好。
- 搭配傢俱:主調色應與傢俱的顏色和材質相協調。
- 流行趨勢:關注最新的室內設計趨勢也可以獲得靈感。
主調色的搭配技巧
主調色搭配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 60-30-10法則:60%的主調色,30%的次要顏色,10%的點綴色。
- 同類色搭配:使用同一色調的相近顏色,營造協調統一的氛圍。
- 對比色搭配:使用色輪中相對應的顏色,營造視覺衝擊力和戲劇性。
- 中性色為輔:使用中性色作為牆壁或大型傢俱的顏色,可以平衡鮮豔的主調色。
主調色的案例
下表列出了幾個主調色搭配案例,供參考:
空間 | 主調色 | 次要顏色 | 點綴色 |
---|---|---|---|
客廳 | 深藍色 | 米色 | 黃色 |
卧室 | 淺綠色 | 白色 | 淺紫色 |
餐廳 | 紅磚色 | 黑色 | 黃銅色 |
辦公室 | 冷灰色 | 白色 | 深藍色 |
結論
主調色在室內設計中起著主導作用,它影響著空間的氛圍、舒適度和美觀性。通過仔細考慮空間用途、採光條件和個人喜好等因素,業主可以選擇並搭配合適的主調色,打造一個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延伸閲讀…
設計色彩學系列|配色黃金比例60:30:10的實際 …
大放異「彩」的家居色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