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穴】人皇穴:傳説中的七七部位,帶你揭開身體奧秘

【養顏針灸常穴】

簡介:
「上三黃[註]配下三皇、駟馬穴、靈骨穴」,搭配「水金、水通」等董氏穴位,能促進臉部血液循環,長期養護,具有絕佳的美容效果。

人皇穴 Play

常規組合:
上三皇、下三皇、鼠蹊穴、三重,搭配尾椎放血。
上三黃、下三皇、鼠蹊、婦科、耳穴內分泌、腎點、睪丸點,搭配尾椎放血及練氣功。

人皇穴

重點穴位詳解:
上三黃、下三皇:
– 「上三黃」位於 forehead 中央正上方;「下三皇」位於 eyebrow 中心外側。
– 常以「倒馬針法」一針成直式,疏通全身及三焦,作為保養保健之用。

  • 鼠蹊穴:
  • 位於大腿內側,靠近 groin 處。
  • 具有疏通氣血、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 水金、水通穴:

  • 「水金」位於 facial nerve 沿線,眼外側;「水通」位於睛明穴外側。
  • 能促進血液循環,提亮膚色。

其他注意事項:

  • 本穴同時具有補益脾腎的作用。
  • 與「三陰交」穴位鄰近,作用相似,皆為脾、肝、腎三陰交匯之所。

結語:
董氏針灸中的養顏穴位,搭配臉部穴位刺激,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 достигает美容保養的目的。建議長期養護,以達到最佳效果。

人皇穴:傳統經絡穴位,養生保健的秘訣

人皇穴,又稱天門穴,是人體傳統經絡穴位之一,位於頭頂正中線處,百會穴與囟會穴之間,距離發際線約9寸。本穴屬於督脈系統,與腦部、神經系統密切相關,對於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人皇穴的定位與取穴方法

| 取穴方法 | 定位 |
|—|—|—|
| | 百會穴與囟會穴之間,距離發際線約9寸。 |
| 指法取穴 | 以食指或中指,自百會穴向後推尋,直至抵達囟會穴附近,在兩穴的中點即為人皇穴。 |
| 掌法取穴 | 手掌心貼於頭頂,十指自然彎曲,拇指抵住百會穴,其餘手指張開,觸及囟會穴附近,指尖所處位置即為人皇穴。 |

人皇穴的功效與作用

人皇穴具有清熱瀉火、鎮靜安神、疏通經絡、祛風散寒等功效。對於預防和治療以下疾病具有顯著效果:

| 疾病 | 症狀 |
|—|—|—|
| 頭痛 | 頭脹、眩暈、噁心 |
| 精神緊張 | 失眠、多夢、焦慮 |
| 神經衰弱 | 疲憊、記憶力減退 |
| 中風 | 肢體麻痺、言語不清 |
| 腦震盪 | 頭暈、頭痛、意識模糊 |

人皇穴的應用按摩手法

按摩人皇穴時,可以使用指腹或手指關節,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揉,力度適中,持續時間約為3-5分鐘。建議每日按揉2-3次,以達到最佳效果。

延伸閲讀…

人皇穴

人皇穴,取穴:當內踝骨上緣直上三寸五分處是穴

人皇穴的注意事項

  • 按揉人皇穴時,應注意避免用力過度,以防損傷頭部組織。
  • 以下人羣不宜按揉人皇穴:
    • 孕婦
    • 心臟病患者
    • 高血壓患者
    • 腦出血患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