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概念與法定代表人
前言
根據法律規範,一個社會團體能形成法人,即法律賦予的人格。法人的職能必須落實到特定的人員上,即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的定義
法定代表人是根據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法人行使權利的關鍵責任人。如工廠的廠長、企業的董事長等。
法定代表人的特質
- 資格明確: 法定代表人的資格由法律或章程確定,我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商事主體的法定代表人通常為其正職行政負責人。
- 職權來源: 法定代表人的權利來自法律授權,不需法人的另行授權。
法定代表人和法人代表的區別
- 概念: 法定代表人是法人權利的行使者,法人代表是被法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權代表法人的人。
- 對象: 法定代表人只能是一個人,法人代表則可以包括多人或組織。
- 權限:法定代表人的權限由法律規定,法人代表的權限則受授權範圍限制。
- 登記:法定代表人的變更需申請登記,法人代表則不需要登記。
法定代表人的地位和責任
法定代表人處於公司管理的核心,代表公司對外行使權利。其行為等同於公司的行為,法律後果由公司承擔。
舉例説明
小紅和小白共同出資成立紅白針織有限公司,小白被選為執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那麼,小白在公司中的職位並非老闆,而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其職務行為都代表公司。
代表人,又稱代理人,是指由他人授權,代表其行使權利或義務的人。代理人在其權限內採取的行為,對委託人具有效力。
特徵
代表人制度具有以下特徵:
- 雙方同意:委託人和代表人必須達成協議,才能建立代表關係。
- 代理權:代表人擁有代表委託人行事的權力,範圍由委託書或其他授權文件確定。
- 代理效力:代表人在其權限內採取的行為,對委託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 個人責任:原則上,委託人對代表人的行為負有責任,但代表人對其個人過失行為也負有個人責任。
種類
代表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説明 |
---|---|
法定代理人 | 由法律賦予代理權,例如父母對未成年子女 |
委託代理人 | 經委託人授權,代表其行事 |
默示代理人 | 透過委託人的行為或默許,被推定具有代理權 |
表見代理人 | 第三方善意地認為某人具有代理權,而實際上並未授權 |
權限
代表人的權限由代理權決定,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 處分權:出售、購買或處分委託人的財產
- 請求權:代表委託人主張權利或請求債務
- 訴訟權:代表委託人提起或應訴訴訟
- 其他權限:根據授權文件或代理關係的性質而定的其他權限
責任
代表人對其行為負有以下責任:
代表關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結束:
- 撤銷:委託人撤銷代表人的授權
- 辭任:代表人辭去其職務
- 當事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委託人或代表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
- 任務完成:代表人完成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