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餘韻環繞:搬家必知「入厝」傳統與現代儀式
傳統入厝習俗,慰藉鄉愁寄望
「入厝」,意即搬入全新住宅。此習俗源自先人告別過去,希冀嶄新開端的祈願。儀式繁瑣,包含選吉日、備供品、拜土地公等,祈求神庥護佑、家運昌隆。


現代儀式簡化,實用便捷
時光流轉,現代人生活忙碌,入厝儀式也趨於簡化。「舊習俗新詮釋」,現今入厝注重心安與喜悦,8個步驟引導新居順遂。
搬前準備,儀式順利
儀式前,規劃完善的搬家進度,騰出時間準備吉祥物品。挑選吉日,清除煞氣,淨化磁場。
入宅儀式:祈福納祥
踏入新居,攜帶物品象徵衣食無虞。撒硬幣,祈求財源滾滾。開啟電燈、水龍頭,寓意風生水起。備齊柴米油鹽醬醋茶,祈望生活富足。
其他步驟:辟邪保平安
安放喜氣之物,營造吉祥氛圍。祭拜地基主,祈求福澤。擺設安牀硬幣,驅邪安眠。
簡化儀式,心安無虞
5個步驟,輕鬆完成簡化入厝儀式。擇良時淨屋除煞。開啟門窗,迎納財氣。準備「開門七寶」,象徵生活必需。拜拜祖先,祈求庇佑。
入宅心法:喜悦安居
入厝,不只是一個儀式,更是一種慶祝與展望。與親友同聚,歡喜入新宅。入厝,不只是居住的遷移,更是寄託希望的所在。
入厝:迎接新居的傳統習俗
入厝,也稱「搬家」、「遷居」,象徵著移入新居、開啟新生活。自古以來,入厝便被視為重要的民俗儀式,包含了祈福、淨宅、驅邪等意涵。
入厝流程與意義
入厝流程大致可分為以下步驟:
步驟 | 意義 |
---|---|
選擇吉日 | 根據黃曆擇定適宜入厝的吉利日期 |
安香拜神 | 入厝當天在門口或客廳安放香爐,供奉神明 |
放水入宅 | 打開水龍頭持續流放自來水,象徵財源廣進 |
招財進寶 | 入屋後灑落米、鹽或糖,寓意招財納福 |
撒淨淨宅 | 使用淨香或艾草在屋內繞行,清除穢氣 |
開門祈福 | 開啟全部門窗,讓吉氣進入並排出煞氣 |
燃放鞭炮 | 鳴放鞭炮驅邪安宅 |
入厝注意事項
入厝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 擇日:挑選良辰吉日入厝,避免選擇與屋主生肖相沖的日子。
- 安牀:牀應擺放在卧房吉位,牀頭靠牆,避免牀底堆放雜物。
- 點燈:入厝後應點亮客廳、卧房和廚房的燈,營造温馨祥和的氛圍。
- 寵物:避免在入厝時帶寵物進屋,以免帶入外煞。
- 不吵架:入厝當天切勿與人發生爭吵或口角,以免影響宅運。
常見入厝習俗
除了上述基本流程外,各地還流傳著不同的入厝習俗,例如:
延伸閲讀…
入厝儀式6大步驟解析:入宅禁忌&注意事項一次看!
讓入厝儀式不再複雜!簡單入厝5步驟,搬家當天就能睡新家
- 踩屋頂:在客家文化中,入厝時需由家長踩踏屋頂,祈求平安順利。
- 搬磚吉祥:台灣習俗,入厝時將一些磚塊或瓦片從舊居搬到新居,象徵「搬磚吉祥」。
- 燃香引路:傳統信仰,入厝前可以使用燃香引領神明入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