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六牙白象:慈悲與智慧的化身
六牙白象,是普賢菩薩的聖潔坐騎,以其超凡的神韻而聞名。牠的三根象牙威嚴聳立,猶如蓮根般純潔無暇,令人不禁聯想白雪皚皚的高遠山巔。
在《西遊記》中,六牙白象化身為妖怪黃牙老象,與文殊菩薩的青獅和孔雀明王的兄弟大鵬金翅鵰共同下凡,企圖奪取唐僧肉而與孫悟空等人展開激烈的較量。面對三妖的強勢攻勢,孫悟空無力應對,只得前往天界請來普賢菩薩等人相助,方得以將其收服。


相傳,六牙白象前生乃一位菩薩。一次轉世為象王時,牠與一隻母象隱居深山中,過著安逸的生活。然而,一批覬覦象牙的獵人尾隨而至,將毒箭射向象王。
瀕死的象王並未怪罪獵人,反而以智慧教誨其放下瞋恨,熄滅煩惱之火。牠告誡獵人:「煩惱如瘋病,應予以救治而非譴責。若我來日得道,必以佛法斬斷煩惱之源,消弭眾生之苦。」
獵人聞此教導,心中羞愧不已,淚流滿面。牠感歎自己的殘忍不如畜生,而象王的人品道德則超越人類的範疇。於是,牠放下屠刀,皈依佛法,從此改邪歸正。
六牙白象:佛陀座騎的傳奇典故與象徵意義
在佛教典籍中,六牙白象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神話生物,與佛陀的誕生和教化息息相關。據傳,六牙白象是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夢見後受孕而生,象徵著佛陀的殊勝與高貴。
六牙白象的傳説
根據佛教傳説,六牙白象原名「善慧」,是一位天上的帝釋天,為了護衞佛陀而化身為白象。他在摩耶夫人懷孕期間,化身為六牙白象進入其夢中,預示著佛陀的降生。摩耶夫人在夢中接受了白象的洗禮,從而受孕懷下了佛陀。
佛陀出生後,六牙白象又化身為四頭、八牙白象,持水灌浴佛陀,代表著水的洗滌和 очищення。白象的六顆牙齒象徵著佛陀的六度波羅蜜,包括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代表著佛法追求的理想德行。
六牙白象的象徵意義
除了傳説之外,六牙白象在佛教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代表著以下幾方面:
象徵意義 | 解釋 |
---|---|
王者 | 白象 издревне 在印度等國家被視為聖潔和高貴的象徵,代表著王者風範和威嚴。 |
胎藏 | 摩耶夫人夢見白象意味著佛陀在母胎中的化生,因此白象也象徵著佛陀的胎藏和誕生。 |
功德 | 白象的六顆牙齒象徵著佛陀的六度波羅蜜,代表著積累功德和追求佛法的智慧。 |
雨水 | 白象在佛教中又稱為「淨穢王」,能夠帶來甘露洗淨汙穢,因此也象徵著雨水或淨化的力量。 |
教化 | 白象持水灌浴佛陀,代表著佛陀的教化和慈悲,用甘露淨化眾生的煩惱和業障。 |
六牙白象在佛教藝術中的表現
六牙白象作為佛陀的座騎,在佛教藝術中得到了廣泛的表現。在佛教造像中,佛陀經常被描繪成騎乘在六牙白象之上,象徵著佛陀的威嚴和教化的力量。
在敦煌壁畫、印度阿旃陀石窟和中國雲岡石窟等佛教藝術遺址中,都可以找到精美的六牙白象形象。這些象徵性的藝術表現,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對六牙白象的崇敬和其深遠的象徵意義。
結論
六牙白象不僅是一個神話傳説中的生物,更是一個具有深刻象徵意義的佛教吉祥物。它代表著佛陀的殊勝、高貴、智慧和教化力量,在佛教藝術中得到了廣泛的表現。隨著佛教的傳播,六牙白象的形象也深入到了各個佛教國家的文化之中,成為佛法莊嚴與慈悲的見證。
延伸閲讀…
六牙白象 – 維基百科
《大莊嚴論經》(七)六牙白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