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古代成語典故
遠志鴻鵠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遠志」意指遠大的志向,比喻胸懷壯闊。「鴻鵠」指天鵝,喻志在四方,不拘泥於一隅。
夙興夜寐
《書·無逸》:“文王……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


「夙」意為早,「寐」意為睡。形容勤勉不倦,勤奮治國。
誠心誠意
[《歧路燈》二八回:“又連各色小事件扣算,只費二千金,這也是他們大商真心誠意置買。”]
「誠心」意為真心實意,「誠意」意為誠摯不假。
桃源遺世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源」指與世隔絕的仙境。「遺世」意為遠離塵世。
自薦毛遂
清李漁《奇窮歌為中表姜次生作》:“才技精時品自高,羞向權門自薦毛。”]
「自薦」意為自我推薦,「毛遂」為戰國時期一位自薦於趙王之士。
忿而去之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逃走)。何聞信亡,不及以聞(來不及先告知劉邦),自追…]
「忿」意為憤怒。「而去之」意為憤而離去。
典故大全: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典故大全,顧名思義,是收錄各種典故的集大成者。它猶如一座浩瀚的文化寶庫,記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深厚的思想底藴。
1. 典故的定義與種類
典故,指具有特定寓意或出典的詞語、成語或故事,常被用於文學、詩歌、演講等場閤中。典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
種類 | 説明 |
---|---|
成語 |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組成,具有固定結構和含義的詞組,如「一鳴驚人」、「畫蛇添足」 |
俗語 | 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慣用語,具有簡潔生動、貼近生活等特點,如「瓜田李下」、「偷雞摸狗」 |
諺語 | 流傳於民間的格言式短語,多反映生活經驗和教訓,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知足常樂」 |
故事 | 具有完整情節和人物形象的短篇敍事體,如「卧薪嘗膽」、「破釜沉舟」 |
人物 | 歷史上或傳説中具有一定影響力或代表性的個人,如「諸葛亮」、「屈原」 |
事件 | 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或影響力的社會事件,如「甲午海戰」、「孫中山辛亥革命」 |
2. 典故大全的歷史沿革
典故大全的編纂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漢代。東漢時期的應劭所著《風俗通義》一書,便收錄了許多漢代以前的典故。
唐代,李商隱編纂了《韻海鏡源》,其中收錄了大量的典故和故事。宋代,朱熹編纂了《資治通鑑綱目》,也收錄了許多典故。
明清時期,典故編纂進入鼎盛階段。明末清初,張溥編纂了《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收錄了大量唐以前的名人詩文典故。清代,永瑢主編了《古今圖書集成》,其中「理學彙編」和「經籍彙編」部分收錄了大量的典故。
3. 典故大全的價值
典故大全對於中華文化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豐富語言內涵:典故為漢語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底藴和文學色彩,使得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含蓄雋永。
- 傳承歷史文化:許多典故記載了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事跡等,有助於傳承和瞭解中華歷史文化。
- 涵養民族精神:典故中藴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道德規範和人生哲理,可以涵養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 促進教育傳承:典故大全為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歷史觀念和道德情操。
4. 典故大全的現代應用
典故大全不僅在古代文學、史學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現代生活中也具有廣泛的應用:
- 文學創作:典故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可以增添作品的文化深度和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шарм。
- 演講表達:典故可以提升演講者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其更加生動有力、令人信服。
- 宣傳設計:典故可以融入宣傳設計中,使得畫面更加典雅莊重、具有文化底藴。
- 文化交流:典故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交流中可以增進相互理解和尊重。
結語:
延伸閲讀…
中華典故大全/傳世經典
中華典故大全
典故大全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記錄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通過典故大全,我們可以深入瞭解中華文化,汲取民族智慧,涵養民族精神,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