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輻射:認識與避開
隨著科技進步,電器應運而生,為生活帶來便利。然而,伴隨而來的電磁波問題也值得關注。電磁波的過度曝露可能對健康造成潛在影響,包括白血病、癌症等疾病。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磁波來源:


- OA機器、家用電器
- 高壓電輸電纜
- 電熱毯
瞭解安全電磁波強度: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荻野晃也指出,安全的電磁波強度約為 0.1 mG(毫高斯)。超過此值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不同電器產生的電磁波強度:
各種電器產生的電磁波強度會因距離而異。例如:
- 微波爐:門縫處和啟動時輻射值最高,達 1500 V/m。
- 電吹風:高功率運作時,輻射值接近 1700 V/m。
- 電熱毯:不加阻隔時,輻射值高達 1700 V/m。
降低電磁波曝露建議:
- 保持適當距離: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電器。
- 隨開隨用:使用電磁波較高的電器,如電吹風,不宜長時間開啟。
- 起牀關閉電熱毯:被褥温暖後,立即關閉電熱毯。
- 遵循安全使用規範:按照電器説明使用,確保設備良好運作。
認識常見電器的輻射值:
- 冰箱:低於 1 V/m,屬於安全範圍。
- 洗衣機:低於 1 V/m,使用安全。
- 電視機:距離 1.5 公尺以上基本無害。
- 手機:輻射較高,但距離遠時輻射較小。
結論:
瞭解電磁波 Hazards,採取適當防護措施,有助於減少電磁波對健康的潛在危害。在享受電器便利的同時,別忘了關注自身健康,合理使用電器,避免過度曝露在電磁波環境中。
冰箱輻射:虛幻的恐懼還是潛在的威脅?
冰箱輻射一詞常被用來描述一種所謂來自冰箱或冷凍櫃的電磁輻射。儘管沒有具體證據證明冰箱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任何負面影響,但這種説法仍然讓許多消費者感到擔憂。
電磁輻射與冰箱
電磁輻射是一種由電氣及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能量形式。這種輻射被分類為電離性和非電離性兩種類型。
- 電離性輻射:具有足夠能量將原子或分子的電子移除,從而產生離子。例子包括 X 射線和伽馬射線。
- 非電離性輻射:能量不足以產生離子,但仍可以使物質的分子或原子振動或旋轉。例子包括微波、無線電波,以及冰箱發出的輻射。
冰箱發出的輻射屬於非電離性輻射,低於任何已知危害或損壞人體組織的水平。根據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 (ICNIRP) 的標準,冰箱輻射遠低於允許的暴露水平。
冰箱輻射的潛在影響
儘管沒有證據表明冰箱輻射會造成健康風險,但一些研究發現非電離性輻射可能與某些健康問題有關,例如:
- 電磁過敏症 (EHS):一種自稱對電磁場敏感的人所出現的一系列症狀(例如頭痛、噁心和失眠)。
- 癌症:一些研究表明,長時間接觸高水平非電離性輻射可能與某些類型的癌症有關,例如白血病。
然而,這些研究結果尚不具決定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非電離性輻射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預防措施
儘管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持冰箱輻射會造成健康風險,但仍然建議消費者採取預防措施,例如:
- 將冰箱放在離人體 30 公分以上的地方。
- 不要長時間站在正在運作的冰箱前面。
- 避免購買帶有「智能」功能的冰箱或設有電子顯示面板的冰箱,這些冰箱可能發出較高的電磁輻射。
比較不同電器發出的非電離性輻射
下表比較了來自各種電器的非電離性輻射水平:
| 電器 | 電磁輻射水平 (μT) |
|—|—|—|
| 冰箱 | 0.1-0.5 |
| 微波爐 | 1-5 |
| 電磁爐 | 3-10 |
| 吹風機 | 5-15 |
| 手機 | 0.5-2 |
| Wi-Fi 路由器 | 0.1-0.5 |
結論
然而,出於謹慎起見,消費者建議採取預防措施,例如將冰箱放在離人體較遠的地方,避免長時間站在正在運作的冰箱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