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前庭系統 | 本體覺 | 前庭覺 | |
---|---|---|---|
定義 | 感知身體平衡感和空間感,連接前庭神經和肌肉神經結構,使我們保持直立 | 身體對自身的認識,控制肢體位置和行為 | 傳達重力、平衡、空間和動作訊息,判斷環境變化和做出反應 |
解剖結構 | 半規管(感知旋轉)和耳石器官(感知加速度) | 無具體解剖結構 | 內耳,包含半規管和耳石器官 |
感測方式 | 半規管液體移動刺激毛細胞,產生神經信號 | 感受肌肉和關節的位置變化 | 察覺重力和運動的變化,刺激毛細胞產生神經信號 |
系統 | 靜態平衡(耳石器官)和動態平衡(半規管) | 無特定系統 | 接受外部動態環境刺激 |
影響 | 視覺清晰度、保持平衡 | 精準模仿動作、控制力道 | 判斷環境變化、控制肌肉 |
發展時期 | 5-6 歲 | 出生後至青少年 | 胎兒期至幼兒期 |
重要性 | 維持平衡、清晰視覺、控制姿勢 | 身體控制、協調動作 | 空間導向、動作協調、注意力 |
前庭:與平衡和聽覺相關的內耳結構
前庭的定義和位置
前庭是指位於內耳中的三對半規管和橢圓囊和球囊的結構。半規管負責維持身體的平衡感,而橢圓囊和球囊則對於頭部位置的感知和聽覺功能至關重要。


半規管
半規管有三個相互垂直的通道,分別平行於三個身體平面。每個通道內充滿了液體,並且內襯有毛細胞。當頭部運動時,液體的流動會導致毛細胞彎曲,產生神經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根據這些信號來判斷頭部的運動方向和角度。
橢圓囊和球囊
橢圓囊位於前庭的水平軸上,而球囊位於垂直軸上。它們都含有毛細胞,這些毛細胞被一個叫做耳石的碳酸鈣晶體覆蓋。當頭部位置改變時,耳石產生的壓力會觸發毛細胞彎曲,將信息傳遞到大腦,從而幫助大腦感知頭部的位置和加速度。
前庭功能異常
前庭功能異常會導致嚴重的平衡問題和眩暈。常見的前庭功能障礙包括:
-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BPPV):耳石從橢圓囊脱落並進入半規管,導致眩暈。
- 前庭神經炎:前庭神經發炎,導致眩暈、平衡問題和聽力下降。
- 梅尼爾氏症:內耳中有過量液體積聚,導致眩暈、耳鳴和聽力喪失。
前庭測試
前庭測試可以評估前庭功能。常見的測試包括:
測試 | 目標 |
---|---|
Dix-Hallpike 測試 | 檢查 BPPV |
轉椅測試 | 檢查半規管功能 |
熱量刺激測試 | 檢查前庭神經功能 |
電圖 (ENG) | 記錄前庭神經的電活動 |
治療
前庭功能異常的治療取決於病因。治療可能包括:
- 康復治療來改善平衡
- 藥物來控制眩暈和噁心
- 手術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糾正功能異常
延伸閲讀…
前庭是什麼意思
前庭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