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台灣民間辟邪吉祥物:劍獅
劍獅,一種台灣民間常見的辟邪物,以其威武的獅姿和手中寶劍聞名。傳説劍上的北斗七星具有驅邪之效,而獅身象徵著鎮宅之威。
在安平聚落中,劍獅尤為普遍,其起源眾説紛紜。一説起源於中國祥獸獅,隨著移民傳入台灣,演化為劍獅。另一説是源於《封神演義》中口咬太極圖的「雷震子」,其形象與劍獅相仿。


劍獅的造型多樣,額頭上常繪有「王」或八卦,彰顯其威嚴。劍獅多安置於門簷或照壁,藉由其辟邪護宅的力量,保全吉祥。劍鞘上常見蝙蝠紋飾,寓意「福氣雙臨」。
除了辟邪,劍獅也藴含祈福之意。寶劍由左向右,代表祈福;由右向左,代表辟邪。獅咬單劍、雙劍,分別具有辟邪和鎮煞的雙重寓意。
劍獅的顏色也有講究。紫獅為官階最高,屬總兵級;朱獅或紅獅次之,為副將;青獅為中級官階;黑獅為低階官兵。安平最大的守將為副將,故安平常見朱獅或紅獅。
隨著時代變遷和民居改建,門牆上的劍獅逐漸減少。為了保存這份文化遺產,人們將劍獅文化融入生活,推出相關產品。從門牆到客廳,劍獅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傳承辟邪祈福的使命。
劍獅圖案:台灣傳統建築的吉祥守護獸
劍獅圖案是台灣傳統建築中常見的裝飾元素,其歷史悠久,寓意深遠,代表著威武、辟邪和守護的象徵。
起源與特色
劍獅的起源眾説紛紜,一説為諸葛亮的發明,用於震懾三軍;另一説為源自唐朝的獅子圖騰,隨著移民傳入台灣。劍獅圖案通常由石材或陶土製成,呈立體獅頭狀,口咬寶劍或金錢,頭頂八卦太極,具有以下特色:
特徵 | 描述 |
---|---|
造型誇張 | 獅頭威武雄壯,鬃毛飛揚,表情張牙舞爪 |
嘴巴銜寶物 | 咬著雙刃劍或金錢,象徵驅邪招財 |
頭頂八卦 | 具有道教色彩,代表著天地萬物的運行 |
寓意與功用
劍獅圖案不僅是建築裝飾,更承載著豐富的寓意和功用:
寓意 | 功用 |
---|---|
威武 | 嚇阻邪靈,保護家宅安全 |
辟邪 | 抵禦煞氣,驅逐外來侵害 |
守護 | 守衞住宅,防範盜賊 |
招財 | 咬著金錢的劍獅具有招財進寶的意涵 |
形式與種類
劍獅圖案的形體多樣,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型:
類型 | 特徵 |
---|---|
高浮雕劍獅 | 立體感強,具有強烈的威懾力 |
浮雕劍獅 | 嵌於牆面或屋頂,較為平坦 |
陶塑劍獅 | 以陶土製作,色彩豐富 |
木雕劍獅 | 雕刻於木板或門窗上,靈活生動 |
分佈與演變
劍獅圖案廣泛分佈於台灣各地,尤其集中在南部地區的古厝建築。隨著時代的變遷,劍獅的造型和寓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時期 | 特徵 |
---|---|
清代 | 造型威武雄壯,以威嚇辟邪為主 |
日治時期 | 受日本民俗影響,表情較温和 |
戰後時期 | 融合現代元素,造型更加多元 |
結語
劍獅圖案是台灣傳統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威武的造型和深遠的寓意,不僅保護著家宅平安,更寄託了人們祈求平安順遂的美好願景。如今,劍獅圖案不僅出現在傳統建築中,更廣泛應用於工藝品、服飾和吉祥物等領域,成為台灣文化中永恆的象徵。
延伸閲讀…
劍獅
【民俗採風】劍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