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北斗七星,天界之標,時序之鑑
七者合稱北斗,天樞為魁,天璇、天璣、天權並列,玉衡、開陽、瑤光杓尾,指陳方位,識時節序。
古人崇星,北斗尤盛。史載帝車巡遊,以北鬥為軸,規律萬象,節度紀時,皆繫北斗。五代徐鉉《步虛詞》詠嘆:「旋綱躡九星,旋踏北斗。」


九星之説,歷有探尋。輔弼雙星,開陽中耀,相傳為輔星。緯學添輔、招搖,亦論北斗九星,以其形態不變,星光相近。
戰國《鶡冠子》言:「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指極,北極星現。時移世轉,歲差偏移,古今斗柄昏時所指,已異往昔。
北斗與曆法息息相關,昏時觀柄,識辨時序。冥通古籍載北斗九星,「今星七見,二隱不出」,傳説兩星隱而不明。
七星之名,各具意藴: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瑤光、破軍。北斗,天界之標,時序之鑑,亙古至今,熠熠生輝。
北斗七星是哪七星?
北斗七星,又稱北車、七政、勺子等,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扮演著重要的導航和占卜角色。其位於大熊座的尾巴上,由七顆恆星組成,依次為:
序號 | 恆星名稱 | 視星等 |
---|---|---|
1 | 天樞 | 2.06 |
2 | 天璇 | 4.0 |
3 | 天璣 | 2.35 |
4 | 天權 | 2.44 |
5 | 玉衡 | 5.00 |
6 | 開陽 | 5.09 |
7 | 搖光 | 5.77 |
北斗七星的排列與用途
北斗七星呈勺子形排列,勺口朝向東北方。古人利用北斗七星的勺口指向來確定方向,勺口指向北極星,則勺柄指向南方。
確定時間:古人還根據北斗七星的運行來確定時間。北斗七星每夜運行約4度,每隔7日,北斗七星勺柄所指方向會偏移大約一個時辰。
占卜預測:在古代,北斗七星也被用於占卜。不同位置的北斗七星被賦予不同的象徵意義,可以預測天氣、農作物收成和吉凶禍福。
北斗七星的傳説
在中國神話中,北斗七星被視作天帝的戰車,七顆恆星分別代表七位將領。傳説中,北斗七星守護著天庭的北門,抵禦外敵入侵。
另有一説,北斗七星是玉皇大帝的七位女兒,因觸犯天規而被貶入人間。她們化作七顆恆星,守護著人間並為迷失的人們指引方向。
現代科學對北斗七星的認識
現代天文學表明,北斗七星並非一個真正的星團,它們距離地球也不等。其中,天樞距離地球約38光年,而搖光距離地球約85光年。
北斗七星的恆星類型也各不相同,有的屬於聯星系統,有的屬於恆星羣。其中,天樞和天璇都是聯星系統,由兩顆恆星組成。
儘管如此,北斗七星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天體標誌,在導航、占卜和文化傳承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延伸閲讀…
瑤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斗七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