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北斗七星的傳奇
北斗,紫微垣下的星官,以七星排列成鬥狀而得名。北斗,也稱「帝車」,掌管時序、曆法,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其七星自斗柄至鬥尾依序為天樞、天璇、天機、天權、玉衡、開陽、瑤光,西洋則對應於大熊座各星。


北斗之名源於三鬥的存在,除北斗外,尚有南鬥(二十八宿之鬥宿)和天市垣中之鬥。斗杓之頭為斗魁,即天樞、天璇、天機、天權四星,其後為斗杓,即玉衡、開陽、瑤光三星。另有輔星和弼星位於開陽左右,與北斗七星合稱九皇,其神為道教尊崇之星君。
北斗與古代曆法息息相關,其斗柄所指變化,指示著季節更迭。傳説中,北斗九星顯見,另有二星隱而不現,此二星即為輔星與弼星。至於九星北斗之説,一説來自緯書,認為輔星與招搖列入北斗,另一説則將輔星認作大熊座80星,而弼星為梅西耶天體。
北斗所處北天紫微垣,故稱七元解厄星君。北斗分四季、定月令,掌管天道運行。北斗之左方輔星屬土,右方弼星屬火。九皇信仰中,北斗七星加上輔弼二星,化生為九皇道體,為鬥姆之九子星君。
《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載,鬥姆化生九寶樓閣,應現九皇道體,由天皇至破軍九星,掌管乾坤運化。另有一説,將北斗九星視為鬥姆之子,為九辰星君。
「夫九星者,寔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宗淵也。」九星主宰天運、地靈、人命,掌管陰陽九宮、五嶽四海,為宇宙運行之樞紐。
北斗七星輔星:指路明燈,助你探索宇宙奧秘
北斗七星位於大熊座的尾巴附近,是由七顆亮星組成的著名星羣。其中一顆名為輔星,在北斗七星中,輔星是最亮的一顆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
北斗七星輔星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 導航工具:北斗七星自古以來就被用來導航,輔星作為北斗七星中最亮的星,很容易辨認,可以幫助人們在夜間找到北極星。通過連接輔星和天樞星,可以畫出一條指向北極星的線,從而確定方向。
- 距離參考:輔星的距離也被用來作為天文距離的參考點。天文學家通過觀測輔星的視差來計算出地球和輔星之間的距離,進而可以推算出其他恆星的距離。
- 物理特性:輔星是一顆F型主序星,其表面温度約為6,000攝氏度,質量約為太陽的1.4倍。輔星自轉速度非常快,每秒旋轉約210公里。
下面是北斗七星輔星的特徵總結:
特徵 | 數值 |
---|---|
亮度 | -2.4等 |
距離 | 約43.4光年 |
質量 | 1.4倍太陽質量 |
表面温度 | 約6,000攝氏度 |
自轉速度 | 約210公里/秒 |
光譜類型 | F型主序星 |
輔星在北斗七星中的位置如下:
從地球上觀察,輔星位於北斗七星的第一個拐角處,也是北斗七星指向北極星的那一端。輔星與北極星之間的距離約為25°,通過連接輔星和北極星,可以畫出一條指向北極的線。
北斗七星輔星是宇宙中一顆重要的恆星,它不僅作為導航工具,還為天文學家提供了 valuable 的物理資訊。通過對輔星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瞭解宇宙是如何運作的。
延伸閲讀…
北斗七星
北斗九星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