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北斗星,指引時空的星象
引言:
北斗七星,亙古流傳的星體,四季可見,尤為春夜奪目,由七星組成勺形,猶似古時酒器“鬥”,故稱“北斗”,亦稱“北斗七星”,為時空指引之標。


| 項 目 | 時 間 段 落 描 述| 導 引 意 義| 時 空 指 引|
| :—-: | :—–:| :——-:| :——: | :——: |
| 七星 鬥 形| 古今皆然| 辨識指向| 北斗定位器 | 確定方位 |
| 斗柄變位 | 隨季而變 | 季節判別 | 古代農時曆 | 估算時令 |
| 勺鬥指 東|3- 5 月 | 陽春伊始| 春季來 臨| 迎春綻柳|
| 鬥 柄 南 指|6- 8月 | 酷熱難當 | 夏季炙烤 | 盛暑難耐 |
| 斗柄西指 |9 -1 1 月| 逐漸蕭索| 秋 風送爽| 收穫累 累 |
|斗柄北指 |12 – 2月 | 隆冬季 節 | 大雪封山| 蟄居避寒|
北斗星的名號和組成分星
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七星組成。前四星稱「鬥魁」後三星稱為「鬥杓」,現代星號為大熊座 α 、 β 、 γ 、 δ、 ε 、ζ 和 η 。通過鬥柄的指極兩星連線,並向著從天璇到天樞的方向延伸五倍的長 度 ,即可找尋北極星,它們也稱為「指 極 星」。
在古代神話傳説與星佔術中,人們認為北斗星有九顆,稱之「北斗九星」,相較常見的七星多了兩星,推測是因觀測視角與星象變遷而致,其位置與星號至今眾説紛紜,尚未有定論,仍待進一步的研究與考據。
北斗星與古代曆法的關聯性:
北斗星在傳統曆法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指標作用。古人通過觀測鬥 柄 在不同時段的方位,推測出季節的轉移。這種「鬥 柄 指 向,季節更替」的規律被記載於古籍《鶡冠子》:「 鬥 柄 東 指 ,天下皆春; 斗柄 南指,天下皆夏;鬥 柄 西指 ,天下皆秋; 鬥 柄 北指 ,天下皆冬」。不過,由於時空背景與觀測工具的限制與進步,現代的北斗星與古時的指向有所差異。
儘管歲月變遷,鬥 柄 與季節變化的關係依然緊密的糾結在一起,成為人們記憶時序的永恆標記。
北斗七星在七月夜空中的位置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夜空中著名的星羣,由七顆亮星組成。每年的7月,北斗七星在夜空中處於較高的位置,方便觀察和識別。
北斗七星的形狀和亮度
北斗七星由七顆亮星組成,排列成一個勺子形狀。勺子的柄由三顆較亮的星組成,分別是天樞、天璇和天璣。勺子的碗由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分別是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
星名 | 視星等 |
---|---|
天樞 | 1.79 |
天璇 | 1.88 |
天璣 | 2.34 |
天權 | 2.42 |
玉衡 | 2.85 |
開陽 | 3.18 |
搖光 | 3.75 |
北斗七星在7月夜空中的位置
7月份,北斗七星位於北半球的夜空中。從台灣地區觀測,北斗七星在晚上約9點左右出現在東北方地平線上。隨着時間推移,北斗七星逐漸上升至較高的位置。到凌晨時分,北斗七星位於北方的最高點,也就是所謂的”斗柄指北”。
利用北斗七星尋找極星
北斗七星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北極星。從勺子柄的最尾兩顆星(天樞和天璇),沿着勺子柄延長約5倍的距離,就能找到一顆明亮的星,這就是北極星。北極星位於北天極附近,幾乎不動,可以作為指引方向的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