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紅包袋滿溢葬禮之路 民眾避之唯恐不及
丟紅包袋習俗 | 葬禮避晦象徵 |
---|---|
儀式結束後丟紅包袋 | 象徵晦氣遠離 |
紅包袋內常見樹葉、米鹽 | 除穢避晦之用 |
葬禮紅包袋成環境髒亂來源


- 紅包袋沿路散落、草叢堆積
- 居民反應:視覺髒亂、小朋友受驚嚇
- 殯葬組長:每天清除數次
- 丟棄於路易遭誤拿帶來厄運
屏東殯儀館周遭紅包袋遍地 惹居民不滿
- 紅包袋裝榕樹葉、芙蓉
- 喪禮習俗:避邪除穢
- 居民反應:亂扔紅包袋破壞市容
殯葬業者:民眾習慣性隨手丟棄
- 火化館、殯儀館附近散落紅包袋
- 殯葬業者請人定時清除
- 民眾習慣遠距離再丟棄
- 紅包袋不易發現,影響環境觀瞻
習俗提醒
- 民眾參加喪禮拔榕樹葉隨身攜帶
- 除榕樹葉外,芙蓉葉、米鹽亦有避晦用意
- 喪方謝絕奠儀會以紅包袋回禮
結語
紅包袋丟棄習俗雖源自宗教信仰,但亂丟棄的行為引發環境問題和民眾困擾。殯葬業者提醒民眾適當處理,維護市容環境。
去殯儀館帶紅包的禮儀與注意事項
去殯儀館帶紅包是表達對逝者家屬的慰問,也是協助他們辦理喪禮的一種傳統禮俗。
紅包金額
- 一般視個人經濟能力而定,金額可彈性調整。
- 建議金額:台幣 600-3000 元不等。
紅包種類
- 黑色或白色信封:傳統上使用黑色或白色信封,象徵哀悼之意。
- 紅包袋:現在也有專門設計的紅包袋,印有哀悼相關的圖樣或文字。
紅包內容
- 新台幣:建議使用新台幣,紙鈔金額應為吉祥數字,例如:168、666、1000 元。
- 慰問卡:可於紅包內夾附慰問卡,表達慰問之情。
遞送紅包
- 時機:通常在參加公祭、守靈或告別式時遞送。
- 方式:雙手捧著紅包,親自交給逝者家屬,並表達簡短慰問之詞,例如:「請節哀順變」、「如有需要,請隨時告知」。
- 禮金簿:若喪家設有禮金簿,請填寫姓名、紅包金額並繳納。
其他注意事項
- 衣著莊重:穿著素色或深色衣物,避免鮮豔、花俏的服裝。
- 言行得體:説話舉止莊重肅穆,避免喧嘩吵鬧。
- 尊重習俗:注意遵循當地喪葬習俗,例如:守靈的規定、公祭的禮儀等。
常見疑問
問題 | 解答 |
---|---|
紅包可以先用轉帳方式嗎? | 不建議,傳統上以現金禮金較為適宜。 |
紅包上需寫明姓名嗎? | 建議在紅包信封上寫明姓名,以便喪家日後整理禮金。 |
可以代替他人遞送紅包嗎? | 可以,但需徵得對方同意,並於紅包上註明「代」。 |
遇到不請自來的親戚或朋友,需送紅包嗎? | 視情況而定,若與逝者家屬關係親近,可酌情決定。 |
總而言之,去殯儀館帶紅包是表達關懷與協助之意,需遵循基本的禮節與注意事項,讓逝者家屬感受到温暖與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