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鹽米妙用」
用途繁多,淨化居家空間
鹽米是一種由白米和粗鹽組成的混合物。它具有驅除穢氣、淨化磁場的功效,可用於以下用途:


用途 | 方法 |
---|---|
淨化居家空間 | 將鹽米裝入空碗,與陰陽水(一半熱水、一半冷水)混合。用柳枝或榕樹枝沾鹽米水,灑在屋子各處,包括角落和中心點。 |
淨身驅穢 | 若從醫院、墓地等地返回,可用鹽米水擦拭手腳和身體,驅逐穢氣。也可泡腳或洗澡,直到身體微汗。 |
改善睡眠 | 將少量鹽米放入紅包袋,置於枕下,可有助改善失眠。 |
調理身體 | 用鹽米水泡腳或洗澡,可舒緩輕微身體不適。 |
探視病人 | 前往醫院探望重症患者時,可帶少量鹽米放入紅包袋,隨身攜帶。離開醫院後,將紅包袋丟棄。 |
看屋保心 | 看屋時攜帶鹽米紅包袋,可避免受陰靈影響思緒。 |
禁忌事項:
使用鹽米淨化前,務必提醒靈體迴避。鹽米具有殺傷力,靈體被鹽米碰觸會受傷,投胎後可能殘缺。為免遭報復,請禮貌請靈體讓路。
另外,鹽米淨宅後需放置三日再清理,並將清理後的鹽米倒入馬桶或水溝,不可隨意丟棄於户外或路邊,以免他人踩到引穢。因果報應,禍福自受。
去殯儀館鹽米:傳統習俗中的儀式與禁忌
在台灣傳統習俗中,「去殯儀館鹽米」是參加喪禮後的一項重要儀式。這項習俗源自於古代的信仰,認為殯儀館陰氣重,為了避免將陰氣帶回家,需要進行「鹽米淨身」的步驟。
儀式步驟
1. 準備鹽米
在參加喪禮之前,準備一包鹽米,約莫拳頭大小即可。
2. 離開殯儀館
離開殯儀館後,在門口或附近找一個空曠的地方。
3. 撒鹽米
將鹽米均勻撒在地上,並念誦「鹽米淨身,陰氣退散」等話語。
4. 踩踏鹽米
用雙腳踩踏鹽米,將鹽米踩碎。
5. 拂去鹽米
用鹽米拍打全身,並拂去身上的鹽米。
物質 | 作用 |
---|---|
鹽 | 具有殺菌、消毒作用,能去除肌膚上的細菌。 |
米 | 含有澱粉,能吸收空氣中的濕氣,並將陰氣吸附。 |
注意事項
- 對於皮膚敏感者,可將鹽米用布包起來再踩踏。
- 撒鹽米時,應選擇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鹽米散落到他人身上或家中。
- 鹽米淨身是一種心理安慰的作用,並非萬能的防護措施。參加喪禮後仍應注意個人衞生,並保持正向的心態,以減輕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