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開公司,取個好記又有意義的台灣公司名稱可是門學問。從傳統產業到新創科技,公司名稱往往反映了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今天就來聊聊台灣公司命名的有趣現象,還有一些實用的命名技巧。

台灣公司名稱常見的類型大致可以分成這幾種:

類型 舉例 特色
傳統吉祥型 金興發、永慶 常用「金」、「發」、「永」等字,討個好彩頭
創辦人姓名型 王品、徐園 直接用創辦人姓氏或名字,簡單好記
產業特性型 台積電、聯發科 一看就知道公司做什麼的
外文音譯型 鴻海(Hon Hai)、華碩(ASUS) 國際化考量,方便外國人記憶
創意組合型 蝦皮、酷澎 年輕化、網路感強烈

說到命名技巧,很多台灣老闆會找命理老師算筆畫,這可不是迷信喔!像「台塑」這個名字就是經過精心計算的,筆畫數要符合五行相生。現在年輕人開公司則更注重網路搜尋,會先查查看域名能不能註冊,免得取好名字才發現網址被搶走了。

最近還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很多新創公司喜歡用食物當名字,像「鮮乳坊」、「綠藤生機」,給人親切自然的感覺。傳統產業則偏好穩重的名字,像「中鋼」、「台泥」這種簡潔有力的稱呼。不過要注意的是,公司名稱不能跟別人重複,經濟部商業司的網站可以查詢,建議取名前先上去確認一下。

取好名字後,別忘了考慮商標註冊的問題。有些公司名字很棒,但後來發現早就被註冊成商標了,只好忍痛換掉。像之前有家科技公司想叫「流星」,結果發現已經有同名的咖啡廳註冊了,最後改成「星流」,反而更有科技感!

台灣公司名稱

台灣公司名稱怎麼取?創業老闆必看命名技巧

開公司第一關就是要取個好名字啦!在台灣創業,公司名稱不只是註冊用,更要讓人一聽就記住、有親切感,最好還能帶出品牌特色。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幫你避開地雷、找到最適合的企業名稱。

首先要注意的是公司名稱審核規則,經濟部規定不能跟現有公司重名、不能有敏感字眼(像是「銀行」、「證券」這類特許行業用詞),建議可以先上公司名稱預查系統確認。取名字時可以把握幾個方向:

命名方向 舉例說明 適用產業
在地化關鍵字 鮮茶道、大苑子 餐飲、零售
創辦人姓名結合 鼎泰豐、王品 傳統產業、服務業
英文諧音 蝦皮(Shopee)、酷澎(Coupang) 電商、科技業
行業特性關鍵字 快潔清潔、安心搬家 專業服務業

很多老闆會糾結要不要用英文名,其實要看目標客群。如果是做國際生意或科技業,取個好記的英文名很加分(像Gogoro、Appier);但如果是社區型小店,用台語諧音或在地元素反而更親切,像是「呷尚寶」、「阿嬤的灶腳」這種名字就超有記憶點。

另外提醒,名稱最好避開難念的生僻字或太長的組合(例如「鑫龘有限公司」這種客人根本不會念),簡單好打字搜尋最重要。現在年輕人很吃「梗圖感」命名法,像「人生有限公司」、「我就爛工作室」這種幽默路線也很容易在社群擴散喔!

為什麼台灣公司名稱要有『有限公司』字樣?

每次看到公司招牌後面掛著「有限公司」四個字,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台灣公司名稱要有『有限公司』字樣?其實這跟法律規定和公司型態有很大關係啦!在台灣,公司名稱加上「有限公司」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法律明定的義務,這樣才能讓大家一眼就知道這間公司的責任範圍到哪裡。簡單來說,有限公司的股東只需要對公司債務負「有限」責任,不像獨資或合夥要扛無限責任,對創業者來說風險比較可控。

說到有限公司的規定,其實在《公司法》裡寫得很清楚。有限公司的股東人數最少1人、最多50人,而且資本額不用像股份有限公司那麼高,很適合中小企業或剛創業的朋友。不過要注意的是,公司名稱一定要標明「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不能隨便亂取,不然會被主管機關要求改正喔!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下台灣常見公司型態的比較:

公司型態 股東責任 股東人數限制 資本額要求 名稱標示
有限公司 有限 1-50人 無最低限制 必須標示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 2人以上 無最低限制 必須標示
無限公司 無限 2人以上 無規定 必須標示
兩合公司 有限/無限 2人以上 無規定 必須標示

其實「有限公司」這個制度是從國外引進的,台灣在1929年制定《公司法》時就採用了。這種設計讓創業者不用擔心公司倒閉會賠到脫褲子,只要出資額度內負責就好。不過相對地,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限制比較多,不像股份有限公司那麼自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長大後會選擇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路上那麼多公司都要掛「有限公司」了吧!這不只是形式上的要求,更關係到股東的權益和責任範圍。下次看到公司招牌時,不妨多留意一下後面的字樣,就能大概知道這間公司的組織型態和風險承擔方式囉!

台灣公司名稱

台灣公司名稱登記流程懶人包,一次搞懂

最近很多朋友在問開公司要怎麼登記公司名稱,其實流程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台灣公司名稱登記的詳細步驟,讓想創業的朋友可以少走點冤枉路。首先要提醒大家,公司名稱預查是免費的,不用急著找代辦,自己來也能輕鬆搞定喔!

公司名稱登記必備資料

在開始登記前,記得先準備好這些東西:
– 負責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 公司營業項目(至少要寫3個)
– 備用名稱(建議準備3-5個,避免跟別人重複)
– 公司所在地地址證明

登記流程步驟表

步驟 內容 所需時間
1. 名稱預查 上經濟部商業司網站或臨櫃申請 1-3個工作天
2. 準備文件 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等 視情況而定
3. 送件申請 向所在地市政府或經濟部辦理 當天完成
4. 繳納規費 公司設立登記規費1,000元 當天完成
5. 領取執照 約3-5個工作天後領取 3-5個工作天

最近發現很多人卡在第一步的公司名稱預查,這邊要特別提醒,台灣的公司名稱不能跟現有公司重複或太過相似,建議可以先上經濟部公司名稱預查系統查詢。如果名稱被駁回,通常會收到通知告訴你原因,這時候就要趕快換其他備用名稱重新申請。

另外要注意的是,公司名稱登記完成後,記得在15天內到國稅局辦理營業登記,不然會被罰錢喔!現在很多流程都能線上辦理,不用特地跑一趟,超級方便的。如果對營業項目代碼不熟悉,經濟部網站也有完整的營業項目代碼表可以參考,選跟公司業務最相關的3個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