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台灣知名企業百和工業家族財產紛爭爆發,第二代鄭智瑜告發母親和妹妹侵佔遺產,彰化地方法院判決鄭母賠償 3075 萬餘元,鄭母及鄭妹連帶賠償 415 萬餘元。
據判決書記載,鄭智瑜父親鄭國禎過世後,大部分遺產登記在他名下,當時未成年的鄭智瑜委任母親代管。由於鄭智瑜曾遭詐騙,成年後仍委任母親保管。


然而,2018 年,鄭母和鄭妹將鄭智瑜帳户內的資金轉移到鄭母帳户,並填寫贈與税申報書偽造贈與事實,從鄭智瑜帳户匯款支付贈與税。
鄭智瑜認為鄭母和鄭妹侵佔遺產,對其權利造成損害,提起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鄭母未經鄭智瑜同意,擅自轉移資金並偽造文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因此,法院判決鄭母賠償 Zheng 智瑜 受損的 3075 萬餘元,鄭母和 Zheng 妹賠償鄭智瑜委任鄭妹支付的 415 萬餘元贈與税損失。
家族恩怨綿延不斷,鄭國禎的弟弟鄭森煤、鄭國禎和鄭國煙共同創立百和工業,打造市值近 200 億的企業。然而二代接班後,鄭智瑜逐漸在家族企業中失去影響力。
鄭家的親友表示,婆媳問題和經營理念分歧導致家族風波。而鄭智瑜遭遇意外,以及事業上的挑戰,加劇了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
百和工業的創立者鄭森煤和其兄弟鄭國禎、鄭國煙共同撐起企業,如今二代接班後的紛爭引發關注。
民進黨彰化縣議員賴清美認為,百和工業兄弟和氣、評價良好,家族紛爭令人惋惜。鄭智瑜的父親鄭國禎過世後,鄭智瑜進入公司,但逐漸失去舞台,引發爭議。
案件 | 原告 | 被告 | 案由 | 判決結果 |
---|---|---|---|---|
家族財產紛爭 | 鄭智瑜 | 鄭母 | 侵佔遺產 | 鄭母賠償 3075 萬餘元 |
家族財產紛爭 | 鄭智瑜 | 鄭母、鄭妹 | 連帶賠償 | 鄭母及鄭妹連帶賠償 415 萬餘元 |
台灣百和家族: 族裔融合的歷史見證
台灣百和家族,是一個源自於南明永曆年間的「朱氏」後裔。因先祖朱術桂奉命來台招撫,與當地原住民族融合通婚,形成獨特的族羣文化。此後,台灣百和家族歷經清領、日治、民國等時期,成為台灣社會多元族羣的代表之一。
歷史淵源
人物 | 年代 | 事蹟 |
---|---|---|
朱術桂 | 1646年 | 受封永明王,奉命來台招撫 |
朱亨嘉 | 1661年 | 承繼永曆帝位,建立「明鄭王朝」 |
朱弘桓 | 1683年 | 明鄭王朝滅亡,投降清朝 |
朱一貴 | 1721年 | 領導農民起義,反對清朝統治 |
朱莊 | 1842年 | 參與戴潮春事件,反抗清朝統治 |
族羣文化
台灣百和家族的文化受漢、原住民族影響,形成獨特的融合特色:
文化元素 | 特色 |
---|---|
語言 | 平埔族語、漢語融合 |
服飾 | 保留平埔族服飾元素 |
祭祀 | 兼具漢族與平埔族的祖先崇拜 |
節慶 | 過漢人農曆新年,也有傳統平埔族祭典 |
生活方式 | 保留傳統平埔族捕魚、狩獵的習俗 |
傳承與挑戰
台灣百和家族經過數百年的傳承,面臨不同的挑戰:
挑戰 | 影響 |
---|---|
族羣認同 | 漢化影響,原住民族文化流失 |
文化保存 | 家族傳統漸漸式微 |
經濟發展 | 族人遷移都市,傳統產業蕭條 |
為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台灣百和家族積極推動族羣語言、習俗、歷史的研究與傳承,並與政府、學術單位合作,建立博物館、文化園區等保存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