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合浦縣:歷史悠久的濱海之城
合浦縣,舊稱廉州,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東瀕北部灣,西鄰欽州市,南接博白縣和廣東省廉江市,北與浦北縣相連。總面積2762平方公里,擁有超過百萬的户籍人口。
自然風貌
合浦縣坐落於亞熱帶季風型海洋性氣候區,氣候温和濕潤,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縣境內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北部為丘陵地帶,中部為沖積平原,東部則包括鐵山港和周邊濱海平原。


歷史沿革
合浦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漢時期,合浦屬象郡管轄。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置合浦郡,治徐聞,下轄合浦縣。
三國時期,合浦郡改稱珠官郡,後又復舊。隋煬帝時,併入合州。明朝設廉州府,隸屬廣東省。清朝前期,合浦仍屬廣東管轄,直至1987年才劃歸北海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合浦縣下轄14個鎮和1個鄉。合浦鎮作為縣治所在地,西鄰北海市鐵山港區,東接博白縣。其他主要鎮區包括曲樟鄉、調風鎮、石灣鎮和廉州鎮。
經濟發展
合浦縣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1.43億元。縣內產業結構多元,以農業、工業、服務業和旅遊業為主。素有「荔鄉」、「龍蝦之鄉」、「海鮮之鄉」的美譽。
文化遺產
合浦縣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多處古蹟和文物。合浦漢墓羣、合浦真武閣、廉州府城垣等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合浦縣還保留了豐富的民間文化,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廉州歌班、合浦木偶戲和客家民俗風情。
生態環境
合浦縣生態環境優良,綠化率達94.66%。縣內擁有眾多野生動物,其中包括珍稀瀕危物種中華白海豚和綠孔雀。
合浦:古代中國的海上重鎮
歷史沿革
合浦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境內,是古代中國著名的海上重鎮。西漢年間始置合浦縣,歷經東漢、晉、南朝、隋、唐、明等朝代,一直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對外交往通商口岸。
地理位置
合浦位於北部灣西岸,瀕臨大海。著名的合浦港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是國內外貿易的樞紐。合浦背靠鬱江流域,擁有豐富的農業和漁業資源。
經濟發展
合浦是古代中國重要的經濟重鎮。早在漢朝時期,這裡就已經發展成為對外貿易中心。合浦港口貿易繁榮,主要出口特產如珍珠、玳瑁、貝殼等。此外,合浦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製鹽中心之一,鹽業發達。
政治文化
合浦作為海上重鎮,歷來受到朝廷的重視。秦始皇曾派遣徐福率領3000童男童女到合浦尋找長生不老藥。漢武帝時期,合浦被列為交趾九真郡之一,是中國版圖中最早接觸東南亞國家的地區。唐朝期間,合浦更是被升格為都督府,管理交趾、愛州等地。
文學作品
合浦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南朝梁代詩人王融的《入合浦》描寫了合浦的秀麗風光,將其比作人間天堂。唐代詩人李白的《贈仙壇合浦江上王舍人》則讚美了合浦的自然美景和繁榮富足。
文化遺存
合浦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代遺存,如合浦漢代古墓羣、合浦東漢龐沖墓羣、合浦唐代南山寺遺址等。這些遺址是研究合浦古代歷史和文化的珍貴寶藏。
延伸閲讀…
合浦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合浦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下轄縣)
表格:合浦歷代政區劃分
朝代 | 政區名稱 |
---|---|
漢朝 | 交趾九真郡合浦縣 |
東漢 | 合浦郡 |
晉朝 | 合浦郡 |
南朝 | 合浦郡 |
隋朝 | 合浦郡 |
唐朝 | 合浦都督府 |
明朝 | 合浦縣 |